家長被逼到無路可走?韓國父母頭上,都頂著「三座大山」...

2023-07-21     外灘教育

原標題:家長被逼到無路可走?韓國父母頭上,都頂著「三座大山」...

看點 近鄰韓國,年人均國民收入3.5萬美元,本科率高達70%。經濟、醫療等方面均躋身世界前十。這樣的「已開發國家」,卻已經成為全世界人口出生率最低的國家,也已經成為社會各層面內卷到極致的國度。被逼到無路可走的,何止是年輕人……

支持外灘君,請進入公眾號主頁面「星標」我們,從此「不失聯」。

文丨柯察金 編丨Leon

全球稱已開發國家的,僅有31個,門檻不低。但發達與發達之間,似乎又有著天壤之別。

北歐,高福利,高幸福感,全人教育。做家長,像是山水田園的放養;

視野拉回一衣帶水的東亞鄰國,則畫風突變。在人均GDP超3萬美元的韓國,做家長,卻更像是盤古開天、愚公移山。

很多韓國人都覺得,這輩子乾脆還是別做爹媽算了。

去年,韓國的生育率就已經掉到歷史低點0.78,世界倒數第一。世界人口組織披露,為確保人口穩定,生育率至少需要達到2.1

牛津大學人口學教授大衛·科爾曼警告,韓國很有可能,成為全球第一個因為人口減少而滅亡的國家。最後一位韓國人,將在2750年消失。

首爾一家醫院,嬰兒房幾乎空無一人

圖源:韓聯社

「真不是個生養孩子的好地方啊。」和一些韓國本地人交流過後,她們當中很多人如此感慨。

在韓國,父母頭頂上,都有著難以逾越的「三座大山」。

深入了解這個領土面積不及浙江省,人口密度世界前列的國度,如同一場身處大型「養蠱場」的探險……

除了雞娃,無路可走

在韓國,流行一套「勺子階級理論」:每個人的人生結果,早在出生時就揭曉了。

大部分孩子,出生在普普通通的家庭,所謂「土勺」、「銅勺」;家境好一些的,能到「銀勺」;至於「金勺」,對於多數韓國人來說,只存在於電視劇中。

圖源:koreastardaily

一項社會調查顯示:88.6%的受訪年輕人認為,父母的財富和地位決定了子女的未來,階層躍升幾乎無望。

那麼,普通家庭的家長能帶給孩子什麼呢?

在韓國,這個問題顯而易見:親手把孩子送到趕考大軍中。

只說是大學學歷的話,在韓國已經不值一提:在24歲到35歲區間的人口中,至少 70%都上過大學。

對於普通韓國家庭來說,把娃雞進一般的大學,意義不大。要上,就得瞄準韓國最好的幾所學校,有首爾國立大學、高麗大學以及延世大學,它們的首字母縮寫拼一起是「SKY」。韓劇《天空之城》的名字靈感,就是來源於此。

韓劇《天空之城》截圖

2022年,韓國高考共有50.8萬人報名考試,其中復讀生比例就占了31.1%。之所以復讀生比例這麼高,就是因為韓國許多家庭的目標不是普通大學,而是韓國的名校。

作為韓國家長,需要做到對身體仍在發育的孩子,足夠地狠心。

網傳,韓國有「四當五落」的說法,即睡4小時有機會、睡5小時要落榜。

徵詢韓國本地朋友後發現,有點誇張了——不過,誇張得不多——根據韓國青少年政策研究院的數據,韓國高中生平均睡眠時間僅為6小時。

作為韓國家長,還需要送孩子到各種課後補習班。

經歷過韓國高考的朋友一致表示:在韓國,每個學生都要去參加額外的補習,從沒聽說過不報班的。

韓國補習班。圖源:韓聯社

這也無可奈何。韓國高考里,居然設置了「殺手問題」(killer questions)這樣的關卡。這些題目主打一個超綱,屬於好學生也會吃力的難題、偏題。

為了讓孩子拿高分,韓國的家長不僅要給孩子找補習老師,甚至得挖空心思,找所謂名師。口碑好的補習老師與明星無異,靠著高收入,成為「移動的中小企業」。

可即便孩子每天學習18個小時,家長也得做好他們會落榜的心理準備。「SKY」大學的 平均錄取率,僅有2%。

2022年韓國高考。圖源:法新社

而韓國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就像是「房間裡的大象」,人人都看得見,卻又不得不裝作不存在。

在巨大的考學壓力下,首爾的中學生里,已有 近三分之一的學生因學業負擔和對未來的擔憂,而有過輕生念頭。

韓國麻浦大橋,530人在此結束生命

圖源:BBSnews

還記得兩年前火遍全球的韓劇《魷魚遊戲》麼?聽說第二季開播在即,想必又會引發一陣熱潮。

《魷魚遊戲》講的故事其實非常之獵奇:一座與世隔絕的島上,人們為了高額獎金,在一場場生死遊戲中奮力廝殺。

而韓國普通人觀此劇,不覺得虛構,反倒感到由衷共鳴:生在韓國,人生不正是這樣艱難的闖關之旅麼?

韓劇《魷魚遊戲》劇照

即便孩子從大學畢業,韓國家長懸著的心也難以安定。

擺在孩子面前的路,並不多。

其一,進財團大公司。

韓國有句話:人生三件事躲不過,死亡、稅收和三星。排名前10的財團,壟斷了全國75%的GDP。

沒辦法,即便韓國人討厭財閥,畢業生的首選,仍是進到大財團公司。小公司呢,一是工資低,二是普遍短命,不知道能活幾年。

空之城》劇照

外灘君請一些韓國人給「進財團」和「考SKY」做個難度排序,有人表示,前者比後者難度還要大。

三星、現代這樣的大企業,最熱門崗位的錄取比例,已經達到500:1。

其二,考公務員。

據統計,韓國每年考公人數多達26萬。10個求職者里,有4個是考公務員。

首爾有處著名的考公基地,叫鷺梁津,面積不足一平方公里,卻容納了50家考公培訓機構、200棟公寓、共計1萬名考生。

鷺梁津街,圖源:Chosun Ilbo

考公,自然也是場殘酷的角逐,以2019年為例,韓國20萬人報考公務員,最終只錄取了4953人,錄取率只有2.4%——低到碾壓任何藤校。50%的學生,得做好至少3年的長期備戰準備。

很明顯,更多的畢業生會被這場殘酷的生存遊戲篩下來。這時候,作為韓國父母,得做好繼續被啃老的準備。

學生常住的廉價出租屋

圖源:Chosun Ilbo

2023年4月,韓國20歲至39歲的青年人群中,已有66萬人登記為 不工作,不考試,不求職,不生育的「休息人口」。

孩子休息,當然是父母繼續打工。

無錢寸步難行

作為韓國普通家庭的家長,有時候看新聞,讀到韓國的人均GDP已經超過3萬美元,會為這樣的小康生活感到竊喜。

不過,一想到自己還有個孩子,恐怕立馬就笑不出來。

從SKY大學之一的高麗大學畢業的倉詩英說,她的家境一般般,當年讀大學時,家裡給支付了學費,但生活費是自己掙的。

「我做過3份兼職來賺取生活費,包括宿舍管理員、收銀員和英語家教。」

韓劇《天空之城》劇照

韓國的大學,尤其是私立大學,學費並不便宜。尤其在2010年左右,韓國大學的學費高昂程度僅次於美國,已經到了所謂 「1千萬韓元學費時代」,超過60%的學生,需要打工賺取學費和生活費。

也是從那時候起,政府頒行了「學費減半」政策。現在,普通韓國家庭已經不大需要因為學費而貸款——不過,大學費用只是教育和養育支出的冰山一角。

特別是上面提到的補習班,開銷壓力無可避免。根據韓國教育部和統計廳發布的數據,2022年接受課外輔導的中小學生,每人月均支出52.4萬韓元。

另一面,60%的韓國人,每月收入不到250萬韓元(約合13000元人民幣)。隨著韓國近些年來中產階層規模的萎縮,「土勺家庭」也越來越多。

"韓國是世界上養育孩子最昂貴的國家"

中國智庫育媧人口研究的報告表明, 韓國是世界上養育孩子最昂貴的國家,其成本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7.79倍。

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到他們穿上大學畢業禮服的那一天,父母的平均花費超過 3 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70萬)。

與此同時,物價上漲飛快。今年一份普通盒飯,價格就超過1萬韓元(約合人民幣52元);10500韓元/500克, 一顆蘋果賣到將近20塊錢。

奧斯卡電影《寄生蟲》劇照

韓國政府慷慨激昂地說,在過去十多年裡,花費了超過 280 萬億韓元,給有孩家庭補貼。這些錢放一起聽上去很多,實際還是杯水車薪。

以釜山市北區為例,政府給生育三孩及以上子女家庭發放1000萬韓元獎勵金——韓國人對這種力度的補貼,幾乎不當回事,「至少拿出10倍的錢來吧」。

此外,作為韓國家長,為孩子買房的情結,可謂根深蒂固。

愛子女之深切,怎麼也得在首爾來一套——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集中了韓國80%以上的國有企業、一半以上的醫院和學校; 只有在首爾買了房,才有可能讓孩子在今後讀書、就業以及社會地位上獲得更多的機會。

首爾江南區。圖源:namu.wiki

購置普通的住宅也很困難。根據韓國國土交通部的數據,韓國平均住宅價格是 收入的8.9倍,遠高於日本和歐美國家。

作為土地私有制的國家,韓國的大部分地都掌握在財閥手心。文在寅在位時,立志要「創造一個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可即便是他這樣的「韓國最後一位硬漢」,5年內進行了25輪樓市調控政策,最終也以慘敗告終。

文在寅任內,首爾單套房均價從6億韓元飆升到12億韓元,翻了一番。 首爾不相信眼淚。

家在濟州島的南珠恩,儘管沒考進SKY,大學時期還是帶著對首都圈的嚮往,去了首爾讀大學。

南珠恩的書店

不過,如今的她早已放棄了在首爾買房生子的打算。回到家鄉濟州島後,在當地開了一家書店,自己平時還教授園藝和手工課,雖然掙不了大錢,但勝在自給自足、歲月靜好。

社會環境:結構性的不友好

近幾年,一股濃重的厭童情緒正在韓國蔓延。

一位韓國媽媽在社交平台分享說,她想帶孩子在一家餐廳過生日,但被告知禁止入內,因為那裡是 「無兒童區」。

圖源:bruchstory

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大約從十年前開始,韓國家長帶孩子出門前,都要提前查一查目的地是否屬於「無兒童區」——人們開始厭煩幼兒在餐廳的哭鬧、喧譁,越來越多的店鋪順應顧客要求,拒絕兒童及其成人陪伴。

「我知道這有點問題,但作為不婚族,我支持無兒童區。」不為人父母的相當多韓國年輕人持此種態度。

韓泰研究公司 2021 年 12 月的一項調查顯示, 71% 的成年人(大多是20歲至30歲的年輕人)支持「無兒童區」,只有 17% 的人反對。

目前,全國有500多家企業在 Google 地圖上被標記為「禁止兒童區域」。僅度假島濟州島就有近 80 個此類區域。

谷歌地圖

難怪有人說,韓國的街頭,寵物狗都比兒童常見。

不光是孩子不受待見,常和「無兒童區」聯繫在一起的,還有一個詞語叫「mamchung」,即「蟑螂媽媽」/「蟲媽」—— 帶著吵鬧、無法控制的孩子,「出沒」於公共場所。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截圖

典型的韓國母親,長期以來都是為孩子付出一切、做一切的人。

數據顯示,25-34歲的韓國女性中,有76%接受過高等教育。然而,在韓國雙職工家庭中, 女性平均每天家務勞動時間是男性的3倍以上,但工資水平只有男性的69%。

由於工資低、工作保障少,她們被「選為」家庭的看護者。

「一名女性一旦生了孩子,就會經歷職業生涯的中斷,因為公司不提供任何育兒支持。但與此同時,人們仍然存在一種刻板印象, 認為犧牲事業的女性對社會貢獻甚少。」韓國人口和社會學研究者張秀妍如此表示。

母親所受到的結構性的歧視,存在於家庭、社會的各個層面。

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截圖

韓國女性無力破除這種困境,於是越來越多人選擇放棄所謂傳統的「家庭責任」。

「為什麼我們一定要遵守他們的標準,而放棄我們的幸福呢?我在靈魂深處感受到了這一點。這一代人正在優先考慮心理健康,這是無價的。」越來越多韓國人發出類似的聲音。

對韓國人來說,最好的事情就是永遠不要出生;退而求其次,是儘早離開。」54.3%的韓國人表示曾有過移民願望。超半數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成功移民,有意向放棄韓國國籍。

不過有意思的是,儘管韓國卷到如此,外灘君的多數韓國朋友表示,對自己的國家仍有希冀。

八零後的韓國朋友李智慧,已經移居美國多年,她說:「作為韓國人,誰都有愛國心,誰都希望祖國有光明未來。」

參考文獻:

(上下滑動瀏覽)

'노키즈존'에 없는 것,차별에 무감각한 사회를 우려하며,brunchstory;

노량진 가보니 "꼭 공무원 하지 않아도 되는 사람들이 내 일자리 뺏어가" 아우성,Chosun Ilbo;

The high price of raising a well-educated child,Korea JoongAng Daily;

South Korea most expensive country in world to raise kids,德國之聲;

What is South Korea's Next Step for Gender Equality? Reading Kim Ji-young, Born 1982- Special Contribution by Jang Su Yeon,프로필;

No-Kids Zones and the Myth of "Parasitic Mothers",Korea Expose;

South Korean lawmaker wants 'no kids' zones banned despite public support for them,PIME asianews;

In country with world’s lowest fertility rate, doubts creep in about wisdom of 『no-kids zones』,SeoulCNN ;

The Price Of Happiness In South Korea | Deciphering South Korea - Ep 3 | Documentary,CNA insider;

韓國八種大眾餐飲再漲價過半單價超50元,韓聯社。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401e61b451262cd7649ccc7c5b243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