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這樣睡覺的人,比別人提前衰老9個月!不是熬夜!

2023-10-13     世直研

原標題:科普|這樣睡覺的人,比別人提前衰老9個月!不是熬夜!

都說「睡眠好的人不顯老」,睡眠不足對身體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除了關注睡得飽、睡得好,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規律睡眠。

你每天入睡的時間點固定嗎?你周末會晚睡或者補覺嗎?不少人忽視了規律睡眠的重要性。研究發現,與睡眠習慣穩定的人相比,不規律的睡眠或可使生物年齡衰老9個月。

這樣睡覺提前衰老9個月

2023年8月發表在《睡眠健康》雜誌的一項研究表示,保持穩定的睡眠習慣,有助於減緩生物衰老過程。與睡眠習慣穩定的人相比,入睡時間偏差較大、工作日和周末睡眠差異大的參與者生物年齡老了9個月。

研究截圖

研究分析了6052名成年參與者,平均年齡為50歲,記錄了入睡時間、起床時間、持續時間、效率等參數,通過血液樣本分析了參與者的生物年齡。然後,分析了睡眠模式與生物年齡之間的關係。

研究發現,參與者平均每天睡眠持續時間差異為60分鐘,周末平均睡眠時間多了78分鐘。與保持穩定的睡眠習慣的人相比:

睡眠持續時間不穩定的參與者,生物年齡大0.63年,

補覺較多的參與者,生物年齡大0.52年,

入睡時間偏差較大的參與者,生物年齡大0.74年,

工作日和周末睡眠差異大的參與者,生物年齡大0.77年。

這意味著,與睡眠習慣穩定的人相比,入睡時間偏差較大、工作日和周末睡眠差異大的參與者生物年齡老9個月。

保持穩定的睡眠習慣,每天都保持差不多的入睡時間、起床時間,有助於減緩生物衰老過程。

「最佳睡眠」建議請查收

1.最佳睡眠時長:7-8小時

一般來說,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時間最好保證有7-8個小時,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導致免疫力低下、內分泌失調、精神狀態差等健康問題。

2021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網絡期刊上的研究發現,睡眠時長與全因死亡率之間呈現「J型關聯」——7小時的睡眠時間是與全因、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原因死亡相關的最低點;持續的睡眠不足和持續的睡眠過多都會導致死亡率升高。

男性(圖)、女性(圖)睡眠時長與全因死亡率的關係

可以說,大數據統計到7小時是一個「最佳睡眠時長」。當然具體時間還要因人而異,只要你睡醒後感覺精神飽滿、身體舒服即可。

2.最佳入睡時間:晚上10-11點入睡

一般建議晚上11點前入睡。2021年刊發在《歐洲心臟雜誌數字健康》期刊上的一篇研究顯示,晚上10:00-10:59睡覺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入睡時間在午夜或更晚的人發病率最高。

入睡時間與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之間的關係

具體來看,與10:00至10:59入睡相比,晚上11:00-11:59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12%,在午夜或更晚入睡的人高25%,而晚上10:00之前入睡的人高24%。

3.最佳睡眠習慣:記住3點

如何獲得高質量睡眠呢?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精神醫學科醫生許逸霄2023年在該院微信公眾號刊文建議

(1)保證規律作息時間:

按時上床,按時下床。儘量保證穩定的「生物鐘」,即使休息日不需要太早起床,晚上也儘量按平時的時間上床休息。每天午睡或打盹兒最好不要超過20~30分鐘,以免對夜晚的睡眠時長產生影響。

(2)保證良好睡眠環境:

適宜的枕頭高度,合理的被子厚度,睡前關燈等等都能一定程度保障睡眠質量。

室內環境較差,溫度不適宜,光線太強烈,有其他聲音嘈雜影響的情況下很難安穩入睡,久而久之睡眠質量也會降低。

(3)養成一個鍛鍊習慣:

適宜適度的鍛鍊會使肌肉疲勞,也抑制大腦分泌興奮物,促進人在疲勞下睡眠,進而形成睡眠的良性循環,改善睡眠質量。

此外,舒適放鬆的睡姿、每天曬曬太陽、睡前避免刺激性的飲料等都能夠幫助我們提高睡眠質量,睡個好覺。

來源:健康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60aa9d3b0c7c928826b77329fde402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