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視《西遊記》中,有一段曾經賺足了我們眼淚的畫面,那就是孫悟空被如來佛祖騙了,反手就被壓在了五行山下,並且一壓就是五百年。
這邊猴哥還在五行山下掙扎,那邊的天庭卻開起了慶祝會,一冷一熱的對比,落差感瞬間就來了……
要知道猴哥可是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天不怕地不怕的,整個天庭都拿他沒辦法。可是,面對天庭請來的救兵,也就是如來佛祖時,為什麼卻如此不堪一擊呢?
還是說,看似輕而易舉的舉動背後,也藏著一段鮮為人知的劇情?
楊角風談西遊系列文章第332期:為降服孫悟空,如來佛祖付出了慘重代價,難怪玉帝要大擺宴席慶祝!
一、
孫悟空之所以能大鬧天宮,除了自身條件過硬以外,主要還是因為有一個超級大牛的師父——菩提祖師。
孫悟空當年為了拜師在菩提祖師門下,幾乎遊歷了四大部洲,接連跨過了兩個大洋,才得到了這個機會。當初他找上斜月三星洞時,連祖師都覺得這麼一隻小猴子,能跑到這裡實在難以相信:
「你既老實,怎麼說東勝神洲?那去處到我這裡,隔兩重大海,一座南贍部洲,如何就得到此?」
菩提祖師對孫悟空有大恩,這種恩情不僅僅是教他本事,更重要的是,孫悟空這個姓名也是祖師起的。從情感上講,菩提祖師稱得上是孫悟空的再造父母,恩重如山。畢竟中國自古就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對於孤苦伶仃的孫悟空來講,菩提祖師就是他最親的人。
菩提祖師是超越三界般的存在,他有多厲害,就不用我(楊角風)多說了。可以這樣說,把西遊世界的那些大牛全都聯合起來,都不夠他打的。按照原著中的說法,菩提祖師是集儒、佛、道、陰陽家、墨家、醫家……等等等等於一身,是融合三教九流和諸子百家的完美化身。
當初菩提祖師讓孫悟空選擇一門,光道字門就有三百六十旁門,比如術字門、動字門、靜字門、流字門等等。隨便拎出一門來學透,就能成為西遊世界的大牛,即使不能媲美大神們,當個小神還是可以的。
二、
按照西遊記中的設定,天和地並非一直是這樣,它們是會交合的。但每交合一次,需要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稱為一元。
如來佛祖前來降服孫悟空的時候,特意提到了玉皇大帝所遭遇過的劫難,其實就是指天地的一張一合:
「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天地每交合一次,對於世間萬物來講,都是一場大劫難,基本可以毀掉全部生物。當然,也有存活下來的,這種稱之為上元大神,而菩提祖師便是其中一個。
雖說太上老君和如來佛祖也屬於這一行列,但是就能力來講,至少在西遊記原著中的描寫來看,是遠遠比不上菩提祖師的。畢竟他們只精通一行,比如佛法或道法,而菩提祖師是無所不懂,無所不精。
要知道在斜月三星洞授課時,菩提祖師也是兩三年才出來講一次課,孫悟空別看這麼厲害,實際上也就正兒八經聽了祖師幾堂課,外加幾個口訣而已。
即使這樣,孫悟空在被黑白無常勾了魂魄之後,他都納悶:
「我老孫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已不伏他管轄,怎麼朦朧,又敢來勾我?」
只不過聽了菩提祖師幾節課,孫悟空就自認為可以超越三界,不服玉帝管轄了。可想而知,菩提祖師在他心目中,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
那麼作為三界的統治者,也就是天庭的這些神仙們,會不知道有菩提祖師的存在嗎?
三、
事實上,別說天庭眾神了,連花果山的猴子都知道這世間存在超越三界,不伏閻王管轄,且與天地齊壽的神仙,可以拜師學藝:
「乃是佛與仙與神聖三者,躲過輪迴,不生不滅,與天地山川齊壽。」
正因為大家都知道世間存在這樣的大神,即使不知道孫悟空師從哪位,但從其本領上看,其師父肯定是大神。這也是孫悟空去東海龍宮後,東海龍王急忙出來迎接,還稱呼他是上仙的原因所在。
同理,孫悟空去陰曹地府,十殿閻王也是急忙出來迎接,口中也是喊上仙:
「慌得那十代冥王急整衣來看,見他相貌兇惡,即排下班次,應聲高叫道:『上仙留名,上仙留名!』」
要知道,豬八戒不過是調戲了一下廣寒宮的宮女,沙和尚更慘,不過是摔壞了一個玻璃盞。倆人,一個被貶投胎當豬,一個被貶流沙河,時不時還拿飛劍來穿他,痛不欲生。
而孫悟空,又是大鬧東海,又是打死黑白無常,還勾了生死簿,竟然沒事,甚至因禍得福,還得到了上天當官的機會,他憑啥?
沒錯,就是憑藉著師出菩提祖師,天庭也要給個面子!
確實,菩提祖師在趕孫悟空走的時候,特意強調過不要報自己的師門:
「……不許說是我的徒弟,你說出半個字來,我就知之,把你這猢猻剝皮銼骨,將神魂貶在九幽之處,叫你萬劫不得翻身!」
四、
試問三界之內誰有這麼大的本事,只要吐露半個字,立馬就能知道,還能將孫悟空的魂魄困到九幽之處,萬劫不得翻身?
這麼厲害的人物,玉帝大機率是知道的,所以,等同於賣菩提祖師一個面子,特意給孫悟空賜了個弼馬溫的職位。
更重要的是,在朝堂之上,孫悟空是沒行禮的,眾神都大驚失色,唯獨玉帝不以為然:
「那孫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禮,且姑恕罪。」
這也導致,其他神仙也得賣孫悟空面子,知道這個猴子的背景不簡單。只可惜,孫悟空不上道,原本按照玉帝的意思,先讓孫悟空干弼馬溫,回頭再升官:
「若受天命,後再升賞。」
可惜,孫悟空嫌弼馬溫的官小,玉帝聽到這話,都感到不可思議:
「凡授官職,皆由卑而尊,為何嫌小?」
是啊,封官都是從小到大的,哪有剛到天庭立馬就封個大官。而且,弼馬溫這個官不小啦,要知道天馬也是小仙,修了幾輩子,才有機會上天被大神騎。
但玉帝畢竟是玉帝,孫悟空背景再強大,也不能逾越了臣子的界限。孫悟空錯就錯在不該聽獨角鬼王的話,當什麼齊天大聖,更不該接受其禮物——赭黃袍。
要知道,赭黃袍可不是一般的袍子,這是只有帝王才能擁有的裝備。孫悟空穿上這件戰袍,帶著幾萬名下屬,等於是公開謀反,玉帝脾氣再好,遇到這種事也不能不出手啊?
五、
還是那句話,他在或者不在,他來或者不來,孫悟空的身後總是在閃現菩提祖師的影子,這也導致哪吒剛一上陣,立馬就察覺到了對方的強大。
等於是李天王的將士們還沒出手,哪吒就帶著父親屁顛屁顛回天庭復命,請求增兵。玉帝都感覺到了不可思議,是啊,就算孫悟空是大神的徒弟,也不至於這麼強大吧?
「諒一妖猴有多少本事,還要添兵?」
但冷靜下來以後,玉帝還是採納了太白金星的建議,同意了孫悟空的訴求,真就給了他一個齊天大聖的職務做。
當然,後面的事就不用多說了,孫悟空還是繼續惹禍,不僅攪亂了蟠桃盛會,還把玉帝準備開丹元大會的仙丹吃了個乾淨。更過分的是,他竟敢假傳聖旨,哄騙赤腳大仙。是可忍孰不可忍,玉帝這一次徹底被激怒了,畢竟假傳聖旨可不是小罪過。
可惜,李天王不是傻子,他採取的策略仍然是圍而不攻,後來被催的急了,把花果山的其他妖王全抓了,唯獨不去碰孫悟空和他的猴子猴孫,玉帝再次驚呆:
「叵耐這個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敵過十萬天兵!」
前來參會的觀音菩薩,大概也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了,為了確定自己的判斷,她還特意讓大徒弟惠岸行者去會會孫悟空,來確定對方的身份。
隨後,菩薩便向玉帝舉薦了二郎神,這樣一來,天庭眾神才舒了一口氣。此舉既不得罪菩提祖師,又能替玉帝出口惡氣,畢竟外甥替舅舅出頭,也說得過去。
六、
當然,即便如此,天庭還是弄不死孫悟空,再加上太上老君都來放水,又是除了孫悟空琵琶骨上的勾刀,又是刻意在八卦爐中留個位置不放火,還會在孫悟空出來的時候表演倒栽蔥。
那麼,問題就來了,菩提祖師可是囑咐過孫悟空,不讓說他的姓名。很多人理解成,菩提祖師是不會承認孫悟空這個徒弟的,畢竟他早就算出來了這猴子肯定會惹禍:
「你這去,定生不良。憑你怎麼惹禍行兇,卻不許說是我的徒弟。」
按照古代的規矩,當然,現代基本也一樣。孫悟空惹禍,人家通常會找上家門,要找他父親理論。或者,人家找上師門,找他師父理論。孫悟空沒父親,那麼他若惹禍,人家必然會找菩提祖師好好評理。
事實上,取經路上,孫悟空偷了人參果後,人家清風明月就是找唐僧理論的。還有在金兜洞,同樣是豬八戒和沙和尚偷穿了人家衣服,青牛精卻以師父管教不嚴為由拿住了唐僧。
但菩提祖師不想被打擾,故不讓孫悟空說出師門,可是他就沒想過,人家若直接幹掉孫悟空呢?
這就是菩提祖師的高明之處,因為在他固有的認知中,三界之內還沒有人敢幹掉自己的徒弟。所以,他才會在孫悟空講自己捨不得師父後,來了一句:
「那裡甚麼恩義?你只是不惹禍不牽帶我就罷了!」
孫悟空不會供出師門,那自然就不會牽帶上他,唯一能牽帶上他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孫悟空被搞死了!
七、
不管是人家找上門,讓菩提祖師收拾家門,還是徒弟被打死,當師父的去處理後事,都不是菩提祖師希望看到的結局。
玉帝也發愁,弄死孫悟空吧,萬一惹惱了菩提祖師,他要是發起飆來,捏十萬天兵就跟捏肉丸子一樣。可是,不收拾孫悟空吧,自己的臉面又沒處放,以後還怎麼統領三界?
這才找到了如來佛祖,讓他速速到天庭降妖,等於把這個燙手的山芋,扔給了佛祖。
如來佛祖原本的想法跟其他神仙一樣,放放水,逗逗猴,只要他能消停下來,也就罷了。所以才會提出來跟他打個賭賽,若是贏了,就讓玉帝搬家:
「若不能打出手掌,你還下界為妖,再修幾劫,卻來爭吵。」
可是,等到孫悟空真沒翻出其手掌心後,如來佛祖為什麼卻食言了,非但未兌現承諾,還反手一把將猴子壓在了五行山下?
要想解釋這個問題,就得好好思考一下,為了給孫悟空打這個賭賽,如來佛祖究竟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
首先,我們看佛祖在降服孫悟空後的表現:
「如來佛祖殄滅了妖猴,即喚阿儺、迦葉同轉西方極樂世界。」
佛祖的這個舉動,有悖常理,正常流程是他得向玉帝回旨後,才能回靈山。要知道之前聽調不聽宣的二郎神收服了孫悟空後,也是得回旨的:
「……教天甲神兵押著,我同天王等上界回旨。」
八、
但是如來佛祖並未如願,還是被玉帝派人攔了下來,隨後便舉辦了規模盛大的「安天大會」。
天庭感謝如來佛祖降住孫悟空,也無可厚非,關鍵是在這場宴會上,又出現了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首先第一點,便是眾位大神,包括三清在內,全都手捧禮物拜獻如來佛祖。按理說,佛祖該客氣一下,可惜並沒有,他是來者不拒,照單全收:
「如來又稱謝了,叫阿儺、迦葉,將各所獻之物,一一收起,方向玉帝前謝宴。」
我們再看,大家都送了哪些禮物給如來佛祖?
王母娘娘送的是大株蟠桃數顆;壽星送的是紫芝瑤草,碧藕金丹;赤腳大仙送的是交梨和火棗;其他神仙則送的是明珠異寶,壽果奇花。
大家發現問題了沒有?
他們進獻的禮物,要麼是名貴藥材,治病療傷的,比如紫芝瑤草、火棗。要麼是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續命的神藥,比如蟠桃、金丹等。
這些藥物就不一一舉例了,只舉一個看起來不起眼,但也有奇效的火棗例子。後來的壽星還給比丘國的國王送過火棗,那國王吃了以後,病立馬就好了:
「國王吞之,漸覺身輕病退。」
就因為如來佛祖晚回去了一會兒,結果靈山的神佛們,全都堵到門口去迎接:
「但見那三千諸佛、五百阿羅、八大金剛、無邊菩薩,一個個都執著幢幡寶蓋,異寶仙花,擺列在靈山仙境,娑羅雙林之下接迎。」
九、
要知道,在如來佛祖接到玉帝旨意離開靈山前,特意囑咐在座的各位:
「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待我煉魔救駕去來。」
之所以天庭眾神也好,靈山眾佛也罷,對如來佛祖如此關切,主要原因就是,他負傷了!
沒錯,你沒看錯,為了降服孫悟空,如來佛祖其實付出了慘重代價,這種代價甚至搭上了自己的性命。如來佛祖回到靈山後,說了沒幾句話,身體就發現了奇妙的變化:
「說罷,放舍利之光,滿空有白虹四十二道,南北通連。大眾見了,皈身禮拜。」
看了沒有,高僧只有圓寂了,才會發出舍利之光,還是那種白色的光。也只有他圓寂了,大家才會放下手中的工作,全都跑過來皈身禮拜。
為啥會這樣?
很簡單,因為如來佛祖的丈六金身被孫悟空給破了,正因如此,天庭才會派出眾位大神,進獻寶藥,看看能否治好如來的傷。比如壽星進獻的金丹,在書中就詳細記載了其療效:
「碧藕金丹奉釋迦,如來萬壽若恆沙……乾坤大地皆稱祖,丈六金身福壽賒。」
那麼,如來佛祖的丈六金身是怎麼被孫悟空給破的呢?
很簡單,撒尿:
「又不莊尊,卻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一泡猴尿。」
當年如來佛祖剛修煉成丈六金身,結果被一隻孔雀給吞了,為此佛祖很苦惱:
「我欲從他便門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開他脊背,跨上靈山。」
十、
如來佛祖向來慈悲為懷,為何那次卻這麼殘忍,不肯從肛門出來,非要破開孔雀的後背?
道理就在這裡,一旦真身被污染,那就等於破了功。同理,如來佛祖在跟孫悟空打賭的時候,所運用的法術便是丈六金身。也只有在這種形態下,他的手掌才能無限擴大,孫悟空怎麼飛也飛不出去。
可是,為什麼他眼睜睜看著孫悟空破了其法術,而不收手呢?
很簡單,一旦他收了丈六金身,那孫悟空瞬間就跳出了其手掌心。眾目睽睽之下,他怎麼收場,難道真讓孫悟空坐上凌霄寶殿,讓玉帝去靈山住?
而且,這一切發生的太突然了,還沒等佛祖意識到,孫悟空就已經尿了。
雖說這泡尿不至於讓如來佛祖就此消亡,但也讓他圓寂了一次。但這次圓寂並不是死亡,是肉體破損,但靈魂還在,還需要好好修煉才能重新恢復真身。
所以,這之後的五百年,如來佛祖就再也沒有出過遠門,一直在靈山閉關修煉:
「自伏乖猿安天之後,我處不知年月,料凡間有半千年矣。」
由於孫悟空尿在了其右手上,佛祖當機立斷,將右手化成五行山壓住了孫悟空。但畢竟丈六金身已破,也導致後來在靈山講經時,左手被蠍子精扎了一下:
「他前者在雷音寺聽佛談經,如來見了,不合用手推他一把,他就轉過鉤子,把如來左手中拇指上扎了一下,如來也疼難禁。」
因為孫悟空破了如來佛祖的修為,一旦孫悟空對賭賽結果不服,還要硬幹的話,如來佛祖也無可奈何。萬般無奈之下,只得言而無信,犧牲了一隻手掌,將孫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
正如菩提祖師預料的那樣,我的徒弟,本事大大的,哪是隨便一個神仙就能輕鬆收服的。但畢竟孫悟空大鬧天宮在前,理虧得很,被壓五行山也說得過去。要是如來佛祖一見孫悟空的面,二話不說一記如來神掌就扇了過去,那估計菩提祖師就要現身了。
到那時,如來佛祖不被菩提祖師擰成個大麻花,那當我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