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馬永紅
麗香鐵路金沙江大橋(攝影 / 謝明)
雲南省麗江市與迪慶州(州府為香格里拉市)之間,有一道由湍急的金沙江水沖滌出來的、極窄的陡峭峽谷,因傳說有猛虎躍過,故人稱「虎跳峽」。千百年間,虎跳峽以奇景吸引著數不盡的遊人,但跳過虎跳峽的虎,何曾有人遇見?現在,躍峽的「虎」真的來了——麗香鐵路金沙江大橋。該大橋於2015年10月開工,2020年10月合龍。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隻「虎」吧!
火車要過江
虎跳峽麗江岸有玉龍雪山,香格里拉岸有哈巴雪山,兩岸山崖平均坡度大於40度。高山之間的深切峽谷幾乎沒有平地。而山風作為這裡的「原住民」,常年在峽谷中肆意遊蕩。
峽谷底部的兩側有路,是兩車道的景區公路。若有滾石,砸人、砸車的命中率會極高。
這樣的山谷,想跳過去的老虎——首先它得是矯健的,如此才能在陡坡上站穩;其次它應是輕盈的,這樣才不會踩落山石;第三它須是體壯的,不然會被風吹歪了身形;第四它還該是「透風」的,否則產生的風阻將產生可怕的破壞力——真難。
但是,我們現在需要有一隻「老虎」跳過峽谷去,不論多難。
因為火車要來了。
2014年10月,麗(江)香(格里拉)鐵路宣布動工開建。這條全長不足140千米的高原鐵路是典型的山區鐵路,需要在穿山越澗中推進,橋隧比高達72.9%,施工難度非常規鐵路工程可比。過金沙江時,列車剛於右岸穿出隧道,即刻又要鑽入左岸的隧道。兩岸隧道口相距924米,與江面垂直距離約250米。這裡,就是虎跳峽,
顯然,虎跳峽需要一座橋。這座橋應該像傳說中矯健的老虎一樣一步跨過峽谷,還必須具有以下特點:輕盈、體壯、透風。
誰能當「猛虎」
最輕盈的橋型莫過於懸索橋。
懸索橋又叫吊橋,由源自中國的古老索橋發展而來。現代懸索橋主要由主纜索、主塔、錨碇(dìng)和主梁4個部分組成。
在主纜索上安裝吊杆(攝影 / 謝明)
吊杆全部安全完成(攝影 / 謝明)
主纜索,就是又長又結實的繩子,抗拉經拽,是懸索橋的標誌性構件。理論上,繩子有多長,橋就可以建多長。主纜索一般來說有兩根。
主塔,其實是支架。主纜索從一頭牽至另一頭,中間會自然下垂,為保證最低下垂點與水面之間有足夠的距離,就需要用主塔(支架)把主纜索頂起來。理論上,主纜索越長,主塔就會越高。主塔可能有一座、兩座或更多座。
錨碇,是蹲著的大力士,它們在兩頭緊緊拽住主纜索。
主梁,是鋪設橋面的功能構件。它需要直接承受來自橋面的一切荷載,然後傳導給主纜索——因為主梁是通過一根根吊杆懸掛在主纜索上的——再由主纜索傳導給主塔和錨碇,最後由大地吸收化解。
懸索橋可以沒有水中墩,不必考慮溝澗的深切程度和水流的湍急程度。而且,它極簡的造型與超強跨越能力,非常適合運輸不便、自然條件苛刻的高原山區。
因此,在虎跳峽這個長924米、深250米的尺寸框定的空間裡,懸索橋是「猛虎」的最優選擇。
但是,相對於其他橋型來說,懸索橋柔性有餘,剛性不足,雖已在公路橋樑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但在鐵路橋樑上尚缺乏經驗。
2014年的時候,中國還沒有一座鐵路懸索橋,全世界也屈指可數。
要過江的火車,能接受一位「溫柔」的「猛虎」嗎?
如何讓「猛虎」虎虎生威
恆定的荷載是絕對的存在,承載能力卻是可以改變的相對值。不論「猛虎」多麼「溫柔」,它都是「虎」,我們只要提高它的剛性,讓它足夠威猛就可以了。
火車和火車行駛帶來的荷載不能改變,我們就來改變橋好了。
924米的區間,根據計算,懸索橋兩塔之間的跨度為660米。這將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鐵路專用懸索橋。
橋型確定、跨度確定,主塔高度自然也確定了,我們還能改變什麼?主梁。
主梁是「猛虎」的脊梁骨和軀體。
對於這副脊梁骨來說,行駛的火車不能是可壓塌它的雪山,而應該是輕鬆奔跑的貓咪。只有這樣,「猛虎」才能虎虎生威。那麼,設定火車是奔跑的貓咪,就能計算出大橋主梁該有的數值。
麗江鐵路金沙江大橋鋼桁(héng)梁(攝影 / 謝明)
最後,大橋的主梁決定採用鋼桁(héng)梁。全橋由71個節間鋼桁梁拼裝組成,每節間重量都在320噸左右,鋼桁梁總重超過2.2萬噸——這是世界上單位重量最大的鋼桁梁之一。在有這樣脊梁骨的肩背上奔跑,火車真的僅是一隻貓咪。
那麼,鋼桁梁又是什麼梁?
桁,又叫「檁(lǐn)」,是又直又硬的棍子;桁架,就是用棍子搭成的用於架空的受力結構。由此可知,「鋼桁(架)梁」就是由一根根鐵棍子(杆件)組拼成的梁體,組拼的原則是以三角形區格為基本框架,因為三角形屬於「幾何不變體系」。
這座大橋的鋼桁梁為何特別重?因為在桁架的每個約等於等邊三角形的框架中都增加了一根豎杆,杆件密度增大,結構更加穩定。
杆件密度增大,梁體依然鏤空——最透風的梁莫過於鋼桁梁——我們不要忘了,還有風。
如此,有著鏤空「虎紋」的「猛虎」在圖紙上呈現出來。
看「猛虎」如何躍過峽谷
圖紙上的「猛虎」如何在現實中躍過峽谷?我們單來看看主梁的架設。
頂推
大橋是雙塔三跨懸索橋,兩主塔之間為主跨,兩主塔外側為兩個邊跨。邊跨的下方是陡峭的山坡,材料運輸艱難,在此施工對坡下的景區公路安全也是極大的威脅。於是,邊跨鋼桁梁採用頂推法施工。
安裝首片主跨梁段(攝影 / 謝明)
安裝首片主跨梁段(攝影 / 謝明)
具體怎麼操作?
先在兩岸橋台處搭設施工平台,平台上設置由千斤頂和滑板等組成的頂推裝置。
然後,鋼杆件一根根運送到平台上,現場組拼成鋼桁梁節間後,由頂推裝置向主塔方向頂推。頂推完成一個節間,後方再接著組拼下一個節間,組拼完成繼續頂推。如此循環往復,直至邊跨鋼桁梁架設完成。最後的最大頂推重量超過3000噸。
頂推施工的好處之一是,將對梁下區域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纜載吊裝
主跨鋼桁梁是通過吊杆懸掛在主纜索上的,所以需要自中間往兩邊對稱地一點一點掛到吊杆的下端。怎麼掛呢?這座橋採用的辦法是用纜載起重機吊裝。
纜載吊裝不能一根根吊裝杆件,而需要在預拼場將杆件拼成一個個鋼桁梁節段。為提高功效,大部分梁段以兩個節間一組拼裝,它們長24.4米、高12米、重640噸。
這時,一台了不起的橋樑裝備登場了——纜載起重機。顧名思義,這台起重機是由纜繩承載的。
因場地受限,麗香鐵路金沙江大橋纜載起重機的扣塔(支架)只能立在建成的主塔上,纜繩兩端也只能錨固在山體上。這相當於在未建成的懸索橋上方先建起一座臨時的「懸索橋」。這座「懸索橋」的塔頂距山腳下的鋼桁梁預拼場垂直距離330米,最大吊重可達800噸。2020年時,這是世界上起吊高度最大、吊重最重的纜載起重機。
安裝最後一片主跨梁段(攝影 / 姚思超)
安裝最後一片主跨梁段(攝影 / 姚思超)
麗香鐵路是滇藏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區域資源深度開發意義重大。它的控制性工程——麗香鐵路金沙江大橋,跨越了「茶馬古道」最難以逾越的金沙江天塹,是世界首座大跨度鐵路專用懸索橋。大橋的建成拓寬了山區鐵路選線的彈性,為跨越高山險谷提供了寶貴的建設經驗。
協助組稿:《施工技術(中英文)》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