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能毀掉一個人的除了閒著,就是忙到馬不停蹄

2023-03-19     阿秦明是

原標題:職場中,能毀掉一個人的除了閒著,就是忙到馬不停蹄

你說:一份工作是忙一點好,還是閒一點好?或者你會說別太忙,也不能太閒。但怎樣才是那個剛剛好呢?梭羅曾說過:真正有效的勞動者,不會整天馬不停蹄地工作,而是閒庭信步般輕鬆愉悅地處理事務。但這個看似好難吶。

太閒,不必說,那自然是自我墮落的一種狀態;但有很多人每天都從早忙到晚,總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裡做更多的事,但往往會有更多的麻煩在等著他們。其實,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上,最重要的是將工作單位時間內的帶寬最大化,而不是將工作時間最大化。對於整日很忙的人,心中更多的是對其的擔憂。畢竟,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忙,忙到沒時間。所以,我們必須審視自己身上是否有這三種情況。

【1】讓天花板阻礙了高度

首先要審視的是,我們的工作是不是成長性的工作?記得剛踏出校門的時候,聽過一些前輩的分享:找一份工作,最初不是看能讓你的學歷轉化多少財富,而是看能給你創造多少機會。也就是說,能明顯看到天花板的工作,基本都是線性思維的工作。它是一種直線的、單維的、缺乏變化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可以通過努力換得財富,但也只是在有限範圍之內。而現在適應社會和自我提升,需要的是多維度的立體思維,能夠不被天花板束縛,讓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井噴式增長。

【2】一成不變呆在一個環境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小和尚買石頭的故事:老和尚讓小和尚把廟旁邊的一塊石頭拿去賣掉,並交代小和尚無論別人給多少錢都不要賣。第一天,小和尚把石頭拿到菜市場,無人問津,好不容易有個大娘看上,想買回去壓酸菜,願意出五塊錢。小和尚不賣。第二天,老和尚讓小和尚把石頭絆倒博物館去買,感興趣的人很多,結果有人願意出兩千塊,打算買回去雕刻石像。小和尚依然不賣。第三天,小和尚依照吩咐把石頭搬到古董店去買,圍觀的人很多,有個商人願意出價二十萬…小小故事,說明一個道理:同樣一件東西,所處的環境變了,需求也就變了,這便是場景營銷,需求決定商品的價格。

事實上,人也一樣,環境決定了人的價值。這就是,為什麼一線城市競爭壓力大,生活成本高,還有那麼多年輕人願意呆在北上廣。因為他們知道,一個人如果長期呆在一個不變的環境中,容易讓他的價值恆定,就是要去追求環境這個變量給自己帶來的價值。

【3】可以做很多事,但無一技之長

我們還是回頭看看小和尚賣石頭的故事,在不同環境銷售的價格差別很大,還有一個原因:每個地方想買這塊石頭的人數不一樣,供求格局不同。假如在菜市場需要這塊石頭壓酸菜的人有很多,那小和尚的石頭價格就會水漲船高;如果在古董店有很多人去賣石頭,增加了供給,那石頭的價格就會下跌,所以,場景決定需求,供需關係決定成交價格。那麼,一件商品想要賣出高價,一就要減少供給,二就要增加需求。這便是物以稀為貴的道理。

所以,一個人想要讓自己更值錢,就要有獨特的技能,增加稀缺性。如果一個人把一項技能學精,別人不會只有你會,那就是減少供給;如果學很多技能,東邊不亮西邊亮,那就是在增加需求。然而,你也會發現,你是會很多技能,但每個領域都有很多和你一樣的供給方,最終成交價都不會很高。所以,增加稀缺性減少供給,是獲得競爭力的最好策略。因此,一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特價值和一技之長。

職場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忙碌,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時間提升,終將會慢慢把自己毀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c8448228128ca59c2fd9e1c24c0f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