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運河古鎮 感受「勝水流芳」

2024-06-30     地方小霸王大集合

廊坊霸州勝芳古鎮

探尋運河古鎮 感受「勝水流芳」

圖為勝芳古鎮一角。(資料片) 霸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南有蘇杭,北有勝芳」,是民間對北方水鄉勝芳古鎮繁華與美麗的讚譽。

「水則帆檣林立,陸則車馬喧闐,百貨雜陳,商賈雲集」,則是《文安縣誌》里真實的歷史記錄。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三次取道勝芳,足見勝芳之盛名。

夏日慕名尋訪,行過蒹葭蒼蒼、碧波蕩漾的大清河支流中亭河,眼前的勝芳古鎮猶如那位在水一方等待了千年的伊人。「踏響古街道的青石板,你才能親身體會勝芳之美。」日前,來自北京年近七旬的趙一健老先生帶著十幾歲的孫女,一邊遊覽一邊稱讚。

「要想探尋古風,自然要去武廟前街,這條古街上匯聚了勝芳古鎮『三宗寶』:戲樓、牌坊、文昌閣。」勝芳鎮文化站站長杜茂雖對記者說,當下年輕人熱衷於追逐國潮新風尚,著漢服打卡古鎮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站在武廟前街南口,一座壯觀的牌坊巍然屹立。「一百年前這條街上曾有一座關帝廟,當時關帝廟在南,牌坊在北。」杜茂雖說,如今的牌坊是根據老照片原樣復建的,它繁縟華麗的紋飾,飛檐斗拱的構造,令人驚嘆不已。牌坊東側是文昌閣,又稱「魁星樓」,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設三層,高達三丈三尺。

勝芳位於九河下梢、煙波浩渺的東淀水域之上,與西淀白洋淀一水相連,大運河溝通水域後,這水賦予了勝芳包容發展的文化基因。

「元代大運河北運河段貫通後,勝芳藉此成為經濟文化重鎮,被譽為北方著名的水旱碼頭。冀中平原最早的金融業、津西最早的郵政業等都誕生於勝芳,因商業氛圍濃厚,被譽為『小天津衛』。」杜站長說,勝芳因水而興,因水而盛,當下鎮里也正在努力擦亮「北方水鄉」的金字招牌。

走下文昌閣,徜徉於700多米長的武廟前街,古老與時尚在此完美交融:百年老字號包子鋪、糕點鋪、老酒館裡,人聲鼎沸;時尚文藝范兒十足的咖啡館、奶茶店裡,熙熙攘攘……商家鱗次櫛比,商品琳琅滿目;外來遊客與古鎮居民摩肩接踵,南腔北調、談笑風生,衣履國風、打卡穿行……一目千年,閱盡繁華。

一路行走,古街盡頭是中山街,王家大院迎面而來。它的旁邊便是不得不看的勝芳古戲樓,又稱「九成樓」,初建於乾隆年間,坐南朝北。在戲樓前,我們再次遇到北京遊客趙先生。此時,他身旁又多了一位來自遼寧的背包客李強。李強說,他打算一路沿著運河看中國,「我是被勝芳古鎮的盛名吸引來的,我們幾個陌生人古鎮邂逅,不久已親如一家了。」一串爽朗的笑聲迴蕩在古戲樓下。

步入王家大院,我們都被驚艷到了。這座始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年)的古院落彙集了西方拜占庭、中國歇山坡頂以及非洲建築的元素和風格。「從未見過這樣的院落,堪稱世界建築文化交融的傑作,古樸中透著明快,別有一番風韻。」李強把自己獨特的旅遊體驗發到朋友圈和抖音號上,瞬間點贊無數。他說回去後一定要喊愛旅遊的東北小夥伴們前來勝芳打卡。

「古鎮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遠近聞名的商業文化古鎮,現在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勝芳古鎮負責人邢亞南向我們介紹,當下隨著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和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不斷推進,勝芳越來越被遊客關注和青睞,平均每天接待遊客達1000多人次,近三成來自京津,雄安遊客也在不斷增加。

「霸州市以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為外部驅動力,以產業融合為核心理念,推動全域旅遊高質量發展。」邢亞南說,勝芳也乘時而動,打造集古鎮觀光、文化體驗、紅色研學、民俗節慶、休閒度假、康養旅居為一體的旅遊休閒目的地。

勝芳是一座形神兼備的古鎮。如果說古建築是古鎮的「形」,那讓它獨具一格、鮮活生動的就是它的「神」——世代傳承的民間花會和勝芳燈會。「那才是古鎮生生不息的活力和獨有的鄉愁記憶。」在勝芳博物館,我們遇到了正帶著友人參觀的勝芳鎮東風小學教師、民俗文化專家王晟,他說,要深度了解勝芳古鎮延續千年的文化密碼,得走進勝芳正月十五燈會和七十二道花會的傳統文化里去。

「當下勝芳古鎮正在重點打造勝芳燈會、端午節賽龍舟、火神祭祀、盂蘭盆會等傳統民俗文化品牌。」王晟說,他的另一重身份是非遺保護志願者。如今,勝芳民間藝人把古老技藝引進青少年的學習生活中,激發出年輕人對傳統非遺的又一波「血脈覺醒」,南音樂會、高蹺會、武術會、夯歌和跨鼓等老技藝、老行當、老手藝,越來越被年輕人青睞。他說:「幾天前,天津市教育局的同行來取經,學習勝芳非遺進校園廣受年輕人歡迎的經驗。京津冀協同發展已經十年了,三地非遺表演團體的聯繫越來越緊密,經常互相邀請串門辦會,相約切磋交流已是常事。」

每天下午四時,勝芳鎮東風小學放學後,學生孫淏霖、王澤賢、張少涵、劉玥靈……都會去參加非遺課堂。在老藝人手把手地教授下,孩子們有模有樣地表演、切磋、提升……一張張充滿朝氣的臉龐,讓一項項古老非遺鮮活起來,也讓這座千年古鎮由內到外煥發出蓬勃生機。

傍晚時分,勝芳古街華燈初上,人間煙火熱氣升騰:古戲台上戲音清越,穿越古今;黃燦燦、甜糯糯的北橋炸糕在油鍋里翻騰著;百年老字號的鋪面前又排起「長龍」……隱約中仿佛望見北京遊客趙先生和東北背包客李強們的身影,他們在等候一份百年飄香的北橋炸糕新鮮出鍋,也在等候大運河上的揚帆遠航。

來源:河北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b96311e47ccd0299eae270b14255d4e.html


山西1人被查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