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級BOM選型首先要確定的是技術路線。技術路線包括三種選擇,即採用專業的汽車行業的企業級BOM解決方案、全新自主開發方案和採用PDM/PLM商業軟體包方案。目前由於谷器汽車行業的企業級BOM解決方案已經成熟,選擇全新自主開發技術路線方案的車企比較少,主要還是在採用專業的汽車行業企業級BOM方案和PDM/PLM商業軟體包方案之間進行選擇。
一、企業級BOM選型方法
選擇何種技術方案,除了傳統的方案交流、系統演示之外,對於企業級BOM而言,最主要、最關鍵的還是兩個層面的評估,即基於成功案例的評估和基於概念驗證的評估。
1. 基於成功案例的評估
基於成功案例的評估對於BOM選型來說,成功案例無疑是要首先考慮的。因為BOM是一門實踐的學問,理論上行得通的方案在實踐上未必行得通,因此僅僅靠方案講解是很難做出判斷的。而成功的案例就是有企業已經這麼做了,至少在可操作性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2. 基於POC的評估
POC是IT行業一個非常傳統的方案選型方法,但過去用在各種類型的方案選型上效果並不理想,加之POC對於車企和供應商來講,投入都較大,因此目前很多企業並不太願意使用該方法。但是在企業級BOM領域,當不能通過案例完成選型時,POC仍然是首選的選型評估方法。
二、技術規格評分框架參考
評價體系即對某項技術要求,按照幾個層級來進行評價。建議按照權重、關聯度以及實現難易程度等維度來進行定義。
首先是權重。對於每一項技術要求,有重要與否的區別。對於基礎性需求、涉及全局性需求以及對業務能力的提升起著關鍵決定作用的需求,顯然比一般操作層面的需求重要得多,因此權重要高得多。
其次是維度為技術要求的關聯度。一個系統各個功能點之間存在著關聯關係。但這種關聯關係有複雜、簡單之分。一個功能點與其他功能點關聯越多,對系統的影響就越大;反之,一個功能點如果相對比較獨立,則對全局性的方案影響較小。
最後是實現的難易程度。這個維度基於技術要求評估方案的可實現程度。
三、制訂選型技術規格需要注意的事項
首先,要確定哪些需求需要作為選型的技術規格進行定義。在考慮這個問題時,最重要的是要考慮業務模式的創新,需要考慮在創新的業務模式下的需求。因為車企上馬企業級BOM項目,最大的目的與價值就是建立良好的體系,使得企業能夠向更先進、高效的業務模式變革。如果選型技術規格只是定義當前業務模式下的一些功能需求,那麼選出來的方案未必能夠滿足企業級BOM項目立項的初衷以及未來業務的發展。
其次,技術規格的顆粒度一定要達到一定程度,不能太粗。太粗便失去了方案評價較為客觀的標準,最終變成印象式評價,這就使得POC毫無意義。
四、選型階段對技術方案提供方能力的考察
企業級BOM的實施,不僅是一個系統的交付問題,更是一個業務體系重構的過程,因此對於實施方的要求是比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