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變形計》里,16歲女孩每天開銷過萬、吃飯要人喂,現狀如何

2024-08-01     老貝影777

前幾天跟孩子一起看電視,又把當年的《變形計》調出來看,這個節目當初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富二代」和窮孩子,其中一個女孩我到現在還記得。

這個女孩來自於東北遼寧盤錦的一個富商家庭,名叫劉思琦。

我之所以對她印象如此深刻,是因為她一開始是個標準的「巨嬰」:16歲了每天吃飯還讓人喂,每天最大的愛好就是花錢,多則十幾二十萬買奢侈品,少則幾千上萬吃喝玩樂,就連出去吃個飯都要給幾百塊錢的「小費」。

這樣一個女孩,被丟在一個窮山溝的家庭30天,能否通過《變形計》改頭換面呢?

父母的溺愛讓她變成「巨嬰」

劉思琦是一個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女孩,長得漂亮,家庭條件優渥,父母對她極為寵愛,她絲毫不需要為生活所操心,父母甚至專門重金請來小姨和舅舅全職照顧她的生活。

在家裡,劉思琦是全家的焦點,周圍都是家人和保姆,甚至美味佳肴都是母親或者小姨給她端到面前,她習慣性張開嘴由別人喂進去。

對於劉思琦來說,她享受的不是美食,而是被人重視和照顧的感覺。

她習慣了被人照料,無論是吃飯還是個人衛生,這種寵溺剝奪了她成長和自立的機會,這個世界從未在她面前展現過一點點不美好。

這種極端寵溺的生活讓劉思琦對金錢毫無概念,她每天盡情購物,隨意揮霍錢財,一個月幾萬塊的零花錢,她可以毫不手軟地一天花完,有一次她在商場一口氣買下十幾萬的包包,對這個女孩子來說,錢就是個數字而已。

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對外貌都極為在意,而劉思琦更熱衷於做頭髮,有一次她突發奇想要接頭髮,本地的理髮師她看不上,於是就開車到三百公里外的大連,來回花費一萬多,她眼都不眨一下。

有一次她突然想體驗一下生活,於是在叔叔的陪同下跑到盤錦去擺地攤賣手機殼,進價二三十的手機殼她只賣一兩塊,到最後剩下的都送給了路人。

做著這樣虧本的生意,卻美其名曰「體驗生活」,拿著一把賣出的零錢一副很有成就感的樣子,這個任性的女孩正如她叔叔所說:「不圖錢,只圖快樂。」

家人的寵愛換來的是「白眼狼」

若只是花錢厲害,對於富商之家來說這根本不算什麼,可是家人的寵愛換來的卻是一隻「白眼狼」,這也是後來父母最終決定將其送到《變形計》的主要原因。

有一天劉思琦在家裡看電視,8歲的弟弟在客廳滑滑板,不時發出一些聲響,劉思琦心情煩躁,一下子把遙控器扔到弟弟身上,看弟弟依然沒有要出去的意願,她直接起身把弟弟推了一個踉蹌,摔倒在地上,還把弟弟的滑板直接扔到了樓下。

她的媽媽聽到動靜過來看,只見兒子一個人坐在地上抽泣,而劉思琦面露兇狠地看著她們,媽媽想責備她的話頓時說不出口了。

類似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媽媽想不通,自己千方百計富養出來的女兒現在為何變得如此兇狠暴虐!再過兩年女兒就成年了,再這樣下去可如何是好?於是父母決定為她報名當時很火爆的節目《變形計》。

當然,父母並未敢跟她說實話,只告訴她去遊山玩水,劉思琦很高興地答應了。

節目組把她安排到了貴州的一個鄉村,劉思琦滿心興奮,覺得自己一個城裡的千金大小姐,能來這個小鄉村,村民們一定很高興,肯定要列隊歡迎,結果沒想到,迎接她的沒有觀眾、沒有歡迎,只有滿眼田野和崎嶇的山路,最令人崩潰的是,節目組要沒收她的現金和化妝品。

劉思琦氣得破口大罵,卻又無可奈何,眼前的崎嶇山路很難走,連個幫她提行李的人都沒有,她氣得到自己的行李直接扔了,等爬到山頂,她早已氣喘吁吁飢腸轆轆。

然而,到了山上之後情況也沒好到哪去,她餓了想吃飯只能自己做,渴了想喝水只能自己到山下挑,如果不願意自己動手,就只能到山下小賣部去買,劉思琦的錢都被沒收了,可是沒有任何生存能力的她,還是選擇了去小賣部賒帳。

晚上睡覺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的化妝品都被沒收了,行李箱也被自己扔到了山下,於是很囂張地命令節目組去幫她找行李箱,卻被無情拒絕了。

就這樣,她忍飢挨餓度過了三天。

三天後,這個家的「爸爸媽媽」回來了,爸媽一回來,就給孩子們做了一桌子菜,這意味著孩子們飢餓的終結。

看著一桌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菜,如果是以前的劉思琦,可能看都不會看一眼,但現在肚子一直咕嚕咕嚕叫,她忍不住也拿走了筷子,邊吃邊流淚:「這是幾天以來吃過最好吃的菜了。」

只有經歷過才真正明白什麼叫苦難

這個家的爸媽每天早出晚歸,辛苦勞作,看著跟自己父母差不多年齡大、卻佝僂得像不是同齡人一樣的「爸媽」,劉思琦感覺一陣心酸,第一次感受到生活的不易。

看到「爸爸」腳上的鞋都破了,劉思琦跟另外兩個小夥伴商量了一下,決定打工賺錢給爸爸買雙新鞋。

什麼也不會的三人,選擇去工地鋪泥地,從沒幹過這樣的粗活,劉思琦還是往又髒又累的工地上沖,中途她一不小心摔倒在混凝土裡,竟然一聲沒吭就爬了起來繼續干。

乾了一整天,三個人賺了150元錢,高高興興地拿著這筆錢去給爸爸買了雙鞋。

「爸爸」穿上孩子們給他買的鞋特別高興,三個孩子也開心極了,劉思琦第一次感受到了關心家人的快樂和幸福。

從「變形計」回來,劉思琦像是變了一個人,她變得關心他人、照顧他人情緒,不再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玩樂和買奢侈品上,開始努力學習,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

經過幾年的努力,劉思琦成功考入ESMOD北京高級時裝藝術學校,畢業以後,還獨自一人到法國深造學習,對於劉思琦來說,她覺得嘗過生活的苦之後,喝白天水都是甜的。

學成歸國,劉思琦成為了一名設計師,找到了屬於自己真正生命的意義,並為了心中的目標努力奮鬥。

愛孩子,也要捨得讓孩子吃「苦」

事實上,雖然劉思琦16歲之前的生活並不告譜,可是骨子裡她卻並不是一個壞孩子,她只是被父母寵壞了而已。

父母給予劉思琦毫無保留的愛,這既有好處又有弊端,好處在於生活中滿滿都是愛的孩子,在面對苦難和艱辛時也會充滿底氣和勇氣,弊端在於,父母只給了她愛,卻不知道如何引導她正確的是非觀,導致16歲之前的她不知人間疾苦,不知是非曲直。

很多家長跟劉思琦父母一樣,覺得女孩就是要「富養」,卻不知道這個「富」不僅僅是指生活上的富足,還有精神上的「富足」,開闊孩子的認知和眼界,而不是無止境地溺愛。

幸好,變形計讓劉思琦看到了自己生活和認知以外的地方,讓她在接受苦難的同時了解了生活的真相,同時變得更加熱愛生活。

我相信,不管《變形計》裡面的故事到底是真是假,它所宣揚的正向價值觀卻是值得我們肯定的,我們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要重視精神層面的教育,關注孩子內心的成長!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嚮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乾貨。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ac8eb9aa147c0c177dba22c12fb51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