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視頻時,直接被一則視頻的內容驚到了:
黃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極為嚴苛,哪怕女兒只有四歲,也不容許女兒犯錯。
幼兒園老師布置了背誦唐詩的作業,黃媽媽便陪著女兒一起背誦。期間,她要求女兒吐字清晰、感情飽滿……
女兒已經成功背下了唐詩,只可惜,離黃媽媽的要求還比較遠。誰能想到,為了「督促」女兒進步,黃媽媽居然扇了自己一巴掌。
接下來,黃媽媽對女兒說:「媽媽不捨得打你,只能打自己!你要是還背不好的話,媽媽就繼續扇自己。」
看著媽媽自己打自己,視頻中的女兒直接嚇哭了,大聲說著:「媽媽,對不起!我一定好好背,你別再打自己了。」
內疚式教育,真的好嗎?
顯然,黃媽媽試圖用「打自己」的方式,讓女兒內疚。接下來,女兒的背誦情況,確實比之前好了很多。這讓黃媽媽覺得,自己的教育方式特別有效。
可事實上,通過自我折磨的方式讓孩子內疚,是父母最失敗的教育方式,沒有之一!
看似很有效果,實則都是假象,孩子的內心,說不定已經千瘡百孔!若是有透視鏡,一定會看到孩子傷痕累累的內心。
所謂「內疚式教育」,就是父母通過傷害自己,讓孩子產生內疚心理,從而激發他們學習。
這種方式,不僅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可能埋下一輩子的陰影,對孩子未來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內疚式教育的危害,遠比想像中大
1、出現心理問題
在父母長期的「內疚式教育」中,孩子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會覺得,是因為自己不夠好,才讓父母失望,從而做出很多傷害自身的行為。
慢慢的,這些沉重的心理壓力,會讓孩子喘不過氣來,甚至轉換成自我懲罰。既然不能變成父母心中優秀的孩子,那就陪著父母一起懲罰自己。
2、變成討好型人格
如何才能讓父母開心,讓父母不再自我懲罰呢?孩子會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慢慢的變成討好型人格。
一旦孩子變成討好型人格,那他的未來,基本上也就毀了。生活和工作中,只懂得討好別人,肯定會一事無成,因為他們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
3、怨恨父母
用內疚感操縱孩子,看似是為了孩子好,實則都是為了滿足父母的虛榮心。這種方式,本身對孩子而言就是一種傷害,後患無窮。
最開始,孩子可能還會有內疚感。可時間久了,他們心中僅存的內疚感也會消失,開始怨恨父母、怨恨父母,恨不得離他們遠一點。
4、削弱孩子的自尊心
「內疚式教育」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原本就少得可憐的自尊,慢慢就會蕩然無存。
時間久了,孩子可能就會變得自卑,永遠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他們的人生還乜有開始,就已經深陷在自卑中,未來如何面對其他的挑戰呢?
用這些方法代替「內疚式教育」,不好嗎?
1、給予孩子積極的鼓勵和支持
想讓孩子變優秀,為何不多誇誇他呢?
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會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也能變得更自信。
即便孩子某些地方做得不夠好,父母及時地肯定和讚賞,也會在無形中成為動力,推著孩子繼續像前走,對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有幫助。
2、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誰說父母的想法,就一定是對的呢?
孩子,是他們人生的主體,未來要過怎樣的人生,由他們自己決定。
聰明的父母,不是要求孩子做什麼事情,而是鼓勵他們多去嘗試新鮮的事情,然後獨立思考和做事。
遇到困難的時候,適當給予孩子幫助,就夠了!相信多次實踐中,孩子一定會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積累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
3、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
孩子犯錯也好,聰明也罷,不都是人生應該經歷的事情嗎?
為什麼,父母只願意接受孩子的優秀,而不願意接受他們的平凡呢?
最悲催的是,為了讓孩子變優秀,居然用了錯誤地方法,這對孩子的傷害得要有多大啊?
教育路上,一定要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方式,這是促進他們越來越好的先決條件。溝通好了,很多問題都能迎刃而解,何苦為難彼此呢?
總之,「內疚式教育」只會毀了孩子,讓他們一輩子活在愧疚中。相信,這應該不是父母想要的教育結果吧?身為父母,更應該採用科學、實用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