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的盡頭,是搭螺螄粉?
最近,「螺螄粉咖啡」在全國多個城市流行起來,還收穫了實打實的銷量:
有咖啡店一天能賣出300份左右,有咖啡店轉型「咖啡+螺螄粉」後,總體業績增長了2倍還多。
這個「中西混搭美學」,到底是怎麼紅起來的?
一天賣出300份
「螺螄粉咖啡館」火起來了
去年,煎餅果子咖啡、撈麵+咖啡、油條燒餅+咖啡等多個咖啡與中式小吃的組合,沸沸揚揚一整年。
今年一開年,更絕的組合來了:螺螄粉+咖啡!
這一組合,被網友稱為「中西混搭美學」,聽上去「離譜」的搭配,有人直呼大愛、欲罷不能,「一口螺螄粉,一口咖啡,太上頭了」。
不是網友自嗨,螺螄粉咖啡已經在多個城市裡走紅,實打實地開出門店、賣出了銷量。
在佛山,有一家shankeng&coffee,嶺南特色建築的外牆,有室內和外擺兩個區域,室內桌子不多,螺螄粉區和咖啡區獨立分開。原味螺螄粉12元,可以加3~8元不等的配料,包括炸蛋、鴨腳、叉燒等。
咖啡只有5種:濃縮、美式、拿鐵、Dirty和澳白,有兩種咖啡豆可以選擇,埃塞淺烘和雲南深烘,產品價格在10~18元之間。
老闆在採訪中介紹,一天能賣300份左右的螺螄粉,很多人都會配一杯咖啡。
在荊門,有一家二荔螺螄粉·咖啡,一抹黃色的店面在整條街上特別顯眼,大老遠都能聞到螺螄粉「臭香臭香」的氣味,店內是簡約露營風。
螺螄粉分為干撈螺螄粉和加料螺螄粉,價格集中在16~21元;咖啡分為美式系列、奶咖系列,美式系列主要以水果美式為主,價格區間在18~24元。
在開封,有一家「臭臭咖螺螄粉」,紅色工業風的裝修風格格外惹眼,店內空間比較大,一邊是製作螺螄粉區域,另一邊製作咖啡區域。
螺螄粉分為經典、招牌、茄汁、螺肉等6款,客單價在13~17元;咖啡主要以經典咖啡和特調咖啡為主,包括網紅的水泥咖啡和400次咖啡等,客單價在13~19元。
主理人王新告訴我,他們每天能賣出幾十杯咖啡,日營業額可以做到5000元左右。
此外,在柳州、長沙等多個城市也都出現了螺螄粉咖啡,螺螄粉咖啡在小紅書已經有2萬+的打卡筆記。
那麼,螺螄粉+咖啡是怎麼走紅的呢?
為什麼螺螄粉+咖啡
會獲得開店成功?
這兩年,螺螄粉從廣西柳州一躍而出,成為了「讓人慾罷不能」的國民網紅美食,而咖啡賽道也正當紅,兩個自帶流量的組合,自然會吸引目光。
了解螺螄粉咖啡的走紅,我發現如今咖啡館的「混搭思路」愈發成熟:
1、反差越強,流量越大
2022年初的煎餅果子在咖啡圈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少業內人士都在討論「咖啡打破邊界」。
一年來,咖啡館創意不斷,「萬物皆可搭咖啡」已經逐漸走入生活。
如今,咖啡館裡不再是單一的咖啡+cake,業態千姿百態,衍生出很多細分的、不同模型的開店思路。
杭州八角杯三台雲舍店,推出咖啡+拌川特色組合
而且,越是反差的組合,越能獲取最大化的流量,前段時間臭豆腐+咖啡也在社交平台出圈。
2、換個思路做差異,業績增長了2倍還多
荊門二荔螺螄粉·咖啡的主理人梁荔荔,在2021年開出了一家咖啡館,是市場上較為常見的「咖啡+烘焙」組合,能做到日均100杯+。
2022年初同條街上接連開出了3家「咖啡+烘焙」模式的店面,形成了競爭和分流。
去年6月份,梁荔荔專門去廣西學習了螺螄粉,決定對原有的咖啡店面進行轉型,向「咖啡+螺螄粉」轉變,後來營業數據增長了2倍還多。
3、先於市場推出,引發本地網紅博主打卡
不論是在佛山,還是荊門和開封,「咖啡+螺螄粉」的組合總是能引起轟動,引髮網友和博主的自主打卡、曬圖二次傳播。
開封臭臭咖
「我們也沒有做宣傳,但是很多本地的美食網紅博主都前來打卡,包括擁有幾十萬粉絲的抖音博主。」臭臭咖主理人王新告訴我。
在區域市場上,快人一步,就有機會獲得紅利。
4、調製符合本地人口味的螺螄粉和咖啡
也有不少人會提出疑問:「開在咖啡店的螺螄粉能好吃到哪裡?」「螺螄粉店內的咖啡會有多專業?」
梁荔荔說,在開店前,她前後去了三次廣西,吃了三四十家螺螄粉店並且拜師學藝。
「廣西的螺螄粉主要符合當地人的口味,而荊門人更傾向濃厚口感,我們專門調製出了符合荊門顧客喜愛的味道,我們做的螺螄粉,很多標準都是參照咖啡的原理去做的,比如螺螄粉調湯會用到鹽度儀去測量鹽度,每一次湯底的鹹淡都和咖啡一樣,有一個標準值,熬辣椒油和蔥油,炸雞蛋等都會用到紅外線測溫儀,務必要求每一次出品都必須標準。」
荊門二荔螺螄粉·咖啡
臭臭咖的主理人,也曾去廣西學習了半個多月,並調製出符合開封人口味的螺螄粉。
其實無論做什麼樣的搭配,對細節、專業有要求的店主,總能快速俘獲顧客的味蕾而大受歡迎。
復盤:當下咖啡走紅的2個路徑
咖啡+螺螄粉,看似完全不搭的品類結合到一起,你可以說「不正宗」,但是阻擋不住人們的喜愛。
細數近兩年咖啡走紅路徑,我發現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是咖啡產品本身的「中國化」。
從去年走紅的水泥咖啡、土星咖啡、荷花咖啡、流沙美式、甜甜圈咖啡等網紅款,還是在咖啡里加入芝麻糊、湯圓、豆腐花、中式草本等的國風咖啡,再到雞頭米美式、椰子雞咖啡等地域特調咖啡,都是咖啡中國本土化的創新,從顏值、口感、文化等方面做突破。
KUDDO COFFEE推出的豆花拿鐵
二是咖啡+的探索,更強調「中式混搭的反差感」。
從早餐模式的咖啡加煎餅果子、油餅包燒麥、腸粉、梅乾菜扣肉餅等,到午餐場景的和府撈麵、牛雜飯等與咖啡的結合,再到臭豆腐、螺螄粉等越來越「離奇」的組合,每次都能引發流量的加持和巨大的關注。
從咖啡+歐包,到咖啡+中式早餐、咖啡+螺螄粉,從口味的突破到場景深入,咖啡越來越像一款兼具醒神、清新爽口、解膩解辣的「飲料」。
心態放開,這也是咖啡走進中國人的日常的一種表現。
當吃螺螄粉、吃路邊攤都習慣搭一杯咖啡的時候,也會有更多人願意走進咖啡館,了解一杯咖啡的專業與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