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毛澤東同志的讀書生活談起:酷愛讀書

2024-05-15     求是網

「活到老,學到老」,這是毛澤東同志常說的一句話。他在延安的一次演說中講過,年老的也要學習,我如果再過十年死了,那麼就要學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是按陰曆一年為360天計算的)。

毛澤東同志從青年時代起就酷愛讀書。在東山小學堂時,他的表哥曾借給他一套自己保存的《新民叢報》合訂本。他讀了又讀,上面的一些文章差不多能背出來,還寫下一些批註。進入湖南第一師範後,為了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在湖南省立圖書館、湖南第一師範圖書館裡,孜孜不倦地閱讀各種書籍。他後來這樣敘述青年時讀書的情形,那時,就像牛闖進了人家的菜園,嘗到了菜的味道,拚命地吃!在領導革命戰爭的艱苦歲月里,無論是在中央蘇區還是在陝北,甚至在炮火紛飛的轉戰途中,他都千方百計找書讀。終其一生,毛澤東同志和書籍可以說是形影不離。他逝世後,在中南海住處留存的藏書達1萬餘種,近10萬冊。除此之外,讀而未藏,以及讀過藏過但後來丟失的書籍,更不知幾何。他的臥室里、辦公室里、游泳池休息室里……都放著書。每次外出考察也帶著書,在外地還要借一些書。杭州、上海、廣州、武漢、成都、廬山等地圖書館,都留下了毛澤東同志借書的記載。

「我一生最大的愛好是讀書」,「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毛澤東同志多次這樣說過。他不管工作多忙,每天總要擠出時間堅持讀書,書是他一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1972年會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時,毛澤東同志指著堆積在書房裡的書說:「我有讀不完的書。每天不讀書就無法生活。」逝世前,他已經說不出話來,但仍然堅持看書。毛澤東同志是1976年9月9日零時10分逝世的。9月8日那天,他在接受搶救,上下肢插著靜脈輸液導管,胸部安有心電監護導線,鼻子裡插著鼻飼管的情況下,全天由工作人員用手托著文件和書閱看11次。最後一次看文件是下午4時37分,7個多小時後便辭世了。這樣的情形很感人,毛澤東同志幾乎是在心臟快要停止跳動的時候,才結束了他從未間斷過的讀書生活,真正體現了生命不息,探索不止、讀書不止的執著信念。

毛澤東同志肩負黨和國家重任,工作十分繁忙,哪來的時間去讀這麼多書呢?他將此概括為「擠」和「鑽」兩個字。在延安時他就提倡,要在工作、生產的百忙之中,以「擠」的方法獲得學習的時間,以「鑽」的方法求得問題的了解和深入。1945年5月31日,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結論中向大家推薦5本馬列著作,形象地說明了如何去「擠」和「鑽」:「我們可以把這五本書裝在乾糧袋裡,打完仗後,就讀他一遍或者看他一兩句,沒有味道就放起來,有味道就多看幾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來了。一年看不通看兩年,如果兩年看一遍,十年就可以看五遍,每看一遍在後面記上日子,某年某月某日看的。」在1957年10月所作的《做革命的促進派》講話中,毛澤東同志指出:「有些同志把工作以外的剩餘精力主要放在打紙牌、打麻將、跳舞這些方面,我看不好。應當把工作以外的剩餘精力主要放在學習上,養成學習的習慣。」毛澤東同志自己就是勤奮讀書的典範,對他來說,讀書是發自內心的對知識、對真理的不懈追求。他總是擠出別人用來遊樂、閒談甚至無所事事的業餘時間,分秒必爭、廢寢忘食地讀書。

更多精彩,詳見《求是》2024年第9期陳晉文章《從毛澤東同志的讀書生活談起》

(策劃:許華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6e45ff54e3de0fb1cb5cfcf35e6bb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