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種健康?一日三餐哪頓更重要?漲知識

2024-10-02     大咖醫生談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感謝各位看官,支持原創,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感謝各位看官,支持原創,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在一個溫暖的秋日下午,老李和他的朋友小張在公園裡散步,老李退休後一直保持著一天兩頓飯的習慣,而小張則堅持一天三頓飯。

「老李啊,你怎麼就一天吃兩頓呢? 早晚各一頓,能量夠嗎?」小張好奇地問道。

老李笑了笑說:「我已經這麼吃了好幾年了,身體挺好,反而覺得比之前更有精神。」

聽完老李的話,小張有些疑惑,不禁反問:「難道一天兩頓飯比三頓更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關於「一天兩頓飯和三頓飯,哪種更健康」的討論非常普遍。

有人認為少吃一頓有助於減肥,還有人覺得三頓飯是保持身體平衡的關鍵,事實上飲食習慣不僅影響體重,還與我們的長期健康息息相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營養學專家的研究, 飲食頻率和健康狀況密切相關

一些研究表明,少食多餐有助於維持血糖穩定,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例如一項針對美國50萬人群的長期研究發現,那些遵循一日三餐規律飲食的人患肥胖、糖尿病的風險較低。

而且部分研究也指出,減少進餐頻率並適量控制熱量攝入的人,壽命往往較長。

一、一天兩頓飯和一天三頓飯,哪種健康

很多人都覺得一天三頓飯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早中晚三餐可以保證營養均衡

但也有人覺得少吃一頓反而更輕鬆,不會總是感覺肚子脹,甚至還可能控制體重。

其實不管是兩頓還是三頓,重點不在數量,而是在於怎麼吃,一天兩頓飯的人,大多會在上午和傍晚吃得比較多。

這樣既可以滿足一天的能量需求,又避免了晚餐過於油膩或過量,影響消化。

而一天三頓飯的好處在於, 定時定量吃飯可以有效避免因過度飢餓導致的暴飲暴食

但問題來了,如果你一天吃兩頓飯,每頓都吃得很飽,尤其是晚餐,那不僅會給胃腸增加負擔,還可能導致體重上升、血糖波動。

長期下來還會增加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比如很多人覺得,少吃一頓可以減肥,結果卻沒控制住每頓的量,吃得更多,反而變胖。

根據營養學的觀點,吃飯的頻率和健康確實有很大關係,一些研究顯示,每天吃三頓飯有助於維持血糖平穩,尤其是對於上班族和經常需要腦力勞動的人來說,按時吃飯非常重要。

血糖波動太大,會讓人感覺疲勞、無精打采,而且按時吃三餐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吸收營養, 身體各個系統才能正常運轉

不過隨著近年來「間歇性斷食」的流行,很多人嘗試一天兩頓飯,甚至是一頓飯,這種做法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研究表明,適度的「斷食」能給身體一個休息的時間,幫助調節代謝,減少炎症反應。

斷食期間身體會更有效地消耗脂肪,減少體內的多餘能量儲備,聽起來似乎很健康,但並不適合所有人。

尤其是那些血糖不穩定或有消化問題的人,如果斷食時間過長,血糖波動過大,反而會引發健康問題。

兩頓飯的好處之一在於,它可以讓消化系統有更多時間休息,減少腸胃負擔, 但這需要你保證每頓飯的營養足夠均衡,不能因為少了一頓就大吃特吃。

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身體需求,對於一些體力消耗較大的工作或者需要大量腦力勞動的人來說,一天兩頓飯可能遠遠不夠,這時候身體會提示你需要更多能量。

而一天三頓飯,按照三餐吃飯,特別是均衡搭配的情況下,更符合大多數人的生活規律。

早上吃得好, 能為一天的工作提供充足的能量;中午補充營養,恢復體力;晚上適量進食,有利於身體在夜間修復和調整。

二、一日三餐哪頓更重要

有人認為早上多睡一會兒比吃早餐重要,午餐隨便湊合一下就好,把晚餐吃好才是最關鍵的;也有人覺得早飯是一天的開始,必須吃得豐富又營養, 而晚飯則吃得越少越好

其實關於一日三餐哪頓更重要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不同的時間段,各自的營養需求和作用都不一樣。

拿早餐來說,經過一整夜的睡眠,身體已經消耗了很多能量,而早餐是補充這些能量的最佳時機。

如果不吃早餐,身體就會處於一種「饑荒」狀態,大腦得不到足夠的葡萄糖,上午可能會感覺頭昏腦漲、注意力不集中,長期不吃早餐還可能影響新陳代謝,增加患肥胖症和糖尿病的風險。

所以早餐的重要性不可忽視,它是喚醒身體和大腦的「啟動鍵」, 一份好的早餐應該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適量的脂肪,才能保證足夠的能量供應。

而午餐則通常是一天中間的一餐,早上忙碌工作後,身體已經消耗了很多能量,這時如果不及時補充,下午的工作和學習狀態就會大打折扣。

而且午餐是提供下午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如果午餐吃得太少或太隨便,下午很可能會感到乏力,甚至會因為太餓而在晚餐時吃得更多。

一個均衡的午餐不僅能補充上午消耗的能量,還能為下午的工作提供持續的動力。

吃午餐的時候可以適當多攝入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纖維的食物,比如雞肉、魚類和蔬菜, 這樣既能保證能量充足,又能保持飽腹感

晚餐就更不用說了,很多人習慣把晚餐當作一天中最豐盛的一餐,尤其是在忙碌了一整天之後,晚餐成了犒勞自己的方式,但從健康的角度來看,晚餐其實不宜吃得過於豐盛。

晚上活動量減少,如果攝入太多熱量,身體很難在短時間內消耗掉,多餘的熱量就容易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長期下來不僅會導致肥胖,還可能引發各種慢性疾病。

所以晚餐的重點是清淡、適量、易消化,不要吃得過飽,也不要吃太晚,最好在睡前3小時完成晚餐,這樣既能保證晚上睡眠質量,也不會給腸胃增加額外的負擔。

那麼三頓飯到底哪頓更重要呢,如果硬要排個先後, 很多營養學家會把早餐放在首位

因為早餐不僅是身體和大腦啟動的「鑰匙」,還關係到一整天的能量分配。

午餐則負責保證下午的能量需求和工作效率,晚餐更多是為了補充一天的消耗,但不能吃得太多。

三、沒法按時吃飯的話,可以做好4件事

1隨身帶點健康零食

既然無法保證正餐的時間,那就儘量避免長時間的空腹狀態,長時間不吃東西,血糖會下降, 人會變得疲憊、情緒低落,而且還容易一餓就想吃高熱量的垃圾食品。

所以不妨在包里、辦公室抽屜或者車上常備一些健康的零食,比如堅果、水果、酸奶、全麥餅乾等。

這些小零食可以隨時補充能量,維持血糖穩定,也能讓你不至於到下一頓飯的時候餓得過分狼吞虎咽。

2.喝水

別看喝水是件小事,很多人平時喝水不夠,身體缺水時常常被誤認為是飢餓感,尤其是忙碌的時候,人們很容易忽視水分的補充,等到感到口渴的時候,身體其實已經處於輕度脫水狀態了。

保持充足的飲水量不僅能幫助你控制食慾,還能促進代謝,有助於排毒。

如果沒法按時吃飯,不妨在每次感到餓的時候先喝一杯水,有時候只是身體在向你要水,而不是要吃的,如果喝水後仍然感到餓,那就說明該補充點食物了。

3.少食多餐

如果無法保證每天按時吃三餐,可以嘗試把三餐分成多次少量來吃,比如把平時的三頓正餐分成五六頓來吃,每次吃得少一點,但次數增加了。

這樣既能保證身體有足夠的能量供應,也不會讓胃一直處於空閒狀態。

當然, 少食多餐並不是說要頻繁吃零食,而是要在每頓飯中選擇健康的食物,合理搭配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這樣即使不能在傳統的時間裡吃飽飯,也能保持營養均衡,不至於到下一頓時過度進食。

4.儘量避免夜宵和暴飲暴食

很多人白天忙得吃不上一口,到了晚上回到家,胃口大開,忍不住就開始大吃特吃, 這樣做不僅會給腸胃增加負擔,還容易影響睡眠質量,長期下來對健康的危害很大。

如果白天沒時間吃飯,晚餐儘量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以少吃多餐,間隔一段時間再吃一點,但千萬不要一次吃太多。

如果實在餓得厲害,可以喝點粥、吃個水果,儘量避免重油重鹽的食物,讓身體在夜晚能更好地休息和恢復。

四、結語

其實吃飯這件事就像給自己充電一樣,不僅要充滿,還要充對時間、充對方式。

工作再忙,也別忘了我們是靠「飯」活著的,沒有油水的機器終究是跑不遠的。

參考資料

【1】譚晶.一天三頓飯怎樣吃才健康[J].工友,2008,(03):58.

【2】喬彤.「一天三頓飯」<「晚上一個半」——和《都市外鄉人》一起成長的故事[J].農產品加工,2010,(01):62-63.

#秋日生活打卡季#

參考資料

【1】譚晶.一天三頓飯怎樣吃才健康[J].工友,2008,(03):58.

【2】喬彤.「一天三頓飯」<「晚上一個半」——和《都市外鄉人》一起成長的故事[J].農產品加工,2010,(01):62-63.

#秋日生活打卡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51aaf77cc5c343d136c44ad951f4f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