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電影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轉戰這一領域。
前有陳浩民,隱隱約約成為網大第一男主的趨勢;
後有阿嬌,憑藉著網大重回觀眾的視野。
沒想到,不甘寂寞的陳小春,有意成為網大的一哥。
從《再戰江湖》到《重裝戰警》,陳小春的網大之路並不順利。
究其原因,這兩部電影本質上,還是炒老港片的冷飯,沒有太多的新意。
沒想到,在《重裝戰警》上線僅僅20天不到,陳小春的另一部網大也與觀眾見面。
光看海報,我大概能夠猜到,《環線》的故事要講什麼——人類大戰蜈蚣+奔跑吧兄弟。
不知道是不是片方為了增加噱頭,電影開場直接標註: 未成年觀眾需要家長陪同觀看。
於是一部60多分鐘的電影,妥妥變成了一部限制級,而且還沒有刪減就播出了。
電影剛開場,抓住了網大電影的「黃金6分鐘」定律。
先是將災難後的場面呈現給觀眾,然後再用倒敘的方式,娓娓道來整個故事。
前半段,展現了災難前地鐵上的眾生相。後半段,直奔主題講述主角團智斗蜈蚣精。
災難發生前,地鐵上如往日一樣平靜。
這時,地鐵突然發生故障,周圍的地開始塌陷。
眾人還沒搞明白怎麼回事,一隻巨大的蜈蚣突然出現,並開始朝人攻擊。
以陳小春為首的一批人,為了活命開啟了逃亡模式。
於是由此開始,人性的正反面,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這個工人,剛開始在地鐵上被人各種嫌棄,甚至被迫把座位讓了出來。
但是,在後來進入地下後,多次起到關鍵的作用,並且沒有因為先前被人歧視,而產生報復的心理。
當然,有好人也有壞人。
有人表面上老實巴交,背地裡心眼狹窄,而且極其的壞。
而且為了活命,甚至不惜把別人當成擋箭牌,自己獨自一人逃跑。
其實,劇情看到這裡,《環線》有點類似於《釜山行》。
而整個故事兩個關鍵人物,一個是陳小春,另一個是彭敬慈。
故事的前半段,陳小春充當了整個團隊的靈魂人物,帶領大家躲避蜈蚣的追擊。
只可惜,到了關鍵時刻,為了救人他犧牲了自己。
故事的後半段,一向和哥哥陳小春不合的彭敬慈,因哥哥的死,人突然醒悟了。
開始肩負起了大哥的責任,帶領大家繼續逃跑。
最後,為了保護所有人,他犧牲了自己,與蜈蚣怪同歸於盡。
縱觀整個故事,不難看出《環線》是一部集冒險、動作、災難、怪獸等多種元素於一體的網絡電影。
相比同類型題材,拍得還算成功,槽點有但不多。
而且與以往的網大最大的不同,是這部電影並沒有為了吸睛,而全方位去展示女演員的身材(當然也有些許鏡頭,但是相比之下很少)。
儘管如此,這部網大上線後,依舊不受觀眾待見。
觀眾的評價也出奇一致,都在勸山雞哥收手。
但讓人感到意外的是,上線僅3個小時,熱度竟然是全網第一。
而且首播當天,流量和熱度是一直再漲,但是口碑卻不斷下滑。
估計,很多觀眾都是衝著「山雞哥」去看這部電影。
只可惜,這部網大從劇情到特效,太過於簡單粗暴,而且定位也不明確。
所以,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出現。
總的來說,相比於陳小春早前上線的兩部網大,《環線》的表現還算中規中矩。
但是,對於一些港星,選擇轉戰網大這股「風」,我卻不太看好。
不可否認,那些老牌港星藉助網大重歸銀幕,勢必會激起觀眾很多的回憶。
但是,網絡電影不應該成為恰爛錢,消費情懷的聚集地。
如果照這樣發展下去,網大遲早會變成第二個沒落的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