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肅交界有座小鎮,國外知名度比國內響,被稱「東方小瑞士」

2022-05-23     芒果旅行日記

原標題:四川甘肅交界有座小鎮,國外知名度比國內響,被稱「東方小瑞士」

芒果旅行日記:川甘交界有座神奇的小鎮,以河為界,一半屬於四川一半屬於甘肅,一邊是回族一邊是藏族,一邊是清真寺一邊是喇嘛寺院,兩個民族隔河相望,和諧共處。

這裡夏季風景秀麗壯觀,有草原、河流、峽谷、森林、溶洞,上世紀40年代有位美國傳教士在此居住了十幾年,回國後寫了一本書,為世人描繪了這片人間凈土,吸引了很多西方人前來尋找書里的「東方小瑞士」、「微縮版香格里拉」,因此當國內還沒有多少遊客知道這個的地方時候,它已經在西方世界出名了。

這座小鎮叫郎木寺,位於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和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交界處,白龍江穿鎮而過,兩省以江為界,江南屬於四川,江北屬於甘肅。這裡的地形被稱為「金盆養魚」,四周為高山峽谷,中間是河流,小鎮就處於高山峽谷包圍的狹長河谷上。

一般到郎木寺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從成都出發經過川西進入郎木寺,一條是從蘭州出發經過甘南到達郎木寺,無論哪一條路線沿途風景都極為壯觀美麗。從海拔4000米的埡口一路直下,到達海拔3600米的郎木寺小鎮,入眼處是一條長長的街道,兩旁是商鋪、餐館、酒店,往來行人有的穿著藏袍,有的戴著白帽子,有的穿著紅袍。

街道的盡頭往左可去四川的格爾底寺,繼續往前則是到甘肅的賽赤寺,中間會經過一座小橋,站在橋上可一腳踏兩省。左邊可看到兩座圓頂建築,為回族的清真寺,他們屬於郎木寺的後來者。

若爾蓋到甘南段曾經是茶馬古道,清朝同治時期很多甘肅和寧夏的回族商人到郎木寺經商,在此落戶,逐漸形成村落,於1943年修建了清真寺。

而格爾底寺和賽赤寺均屬於藏傳佛教寺院,也被稱為郎木寺,由嘉參格桑活佛創建於1748年,有聞思學院、時輪學院、續部學院、印經院、醫學院等,鼎盛時期人數多達500多人,是安多地區著名的大寺院之一。

甘肅的郎木寺建於半山上,站在台階上可俯瞰小鎮全鎮,從寺院後一路繼續往上爬,翻過幾座山坡可到達郎木寺天葬台,這裡沒有圍欄,比較簡單,如果不是有隨風飄動的經幡和地上散落的斧頭和碎骨,很多人會以為這裡只是一個尋常小山坡(PS:天葬台對外開放,但到此的遊客需遵守當地習俗)。

甘肅郎木寺左邊是一片開闊的草原,夏季野花盛開牛羊成群,白色的氈房散落在綠色的草地上,偶爾有牧民騎馬路過。草原上溪流縱橫,偶爾出現一個小水塘,倒映著藍天白雲,據說沿著河流向上走可走到白龍江源頭。

四川的郎木寺位於峽谷入口處,紅白相間的建築在藍天白雲下格外顯眼,寺內存放有第五世活佛的肉身靈塔,寺外很多藏民繞著寺院轉經朝拜。寺院旁邊有一片樹林和草地,日出日落時分光影斑駁,十分寧靜。

穿過樹林繼續往前走就是郎木寺大峽谷,清澈的河水從峽谷里流出來 ,裡面有虎穴、仙女洞,傳說是老祖母郎木居住的地方,她為了除猛虎羽化成石,與虎為伴,立於山洞之中。沿著峽谷溯流而上,怪石嶙峋、河水潺潺,到盡頭處可爬到山頂俯瞰小鎮全景。

小攻略:

1、交通:郎木寺交通不是很方便,自駕或者包車最好,夏季旅遊旺季時在甘南州合作市汽車站有班車直達,其他季節則無公共運輸;

2、住宿:鎮上有酒店、客棧、青旅,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

3、飲食:以川菜為主,鎮上很多川菜館,也有小部分藏餐館和回族小吃。

4、天氣:夏季晴朗時氣候涼爽適合避暑,下雨時氣溫會驟降到10度以下,所以即便夏季出行亦需要帶一件中厚外套(最好是衝鋒衣),冬季氣溫零度以下,會下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44bf47b4afe6aad35d8a8ce32e2cf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