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位女子效仿花木蘭從軍,結果沒多久就懷孕了,結局很是淒涼

2023-06-09     雲夕客

原標題:清朝有位女子效仿花木蘭從軍,結果沒多久就懷孕了,結局很是淒涼

戰爭對於中國是一個很漫長的話題,其中可能充滿的無奈與辛酸,但是我們想了解歷史就不得不談,因為中國長達五千多年的輝煌歷史,其實和戰爭是必不可分的,在很長的一段歷史之中,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甚至是改朝換代都要依靠戰爭。

有人的地方就會出現衝突,儘管衝突的原因可能是各種各樣的,但是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原始社會時期存在戰爭,部落之間的衝突和家族存在的矛盾都有可能讓一群人大打出手,後續社會逐漸發展,剩餘財產的不均勻分配都有可能引發戰爭。

奴隸制社會時期存在戰爭,國家和城邦建立之後,出現了奴隸主和貴族等統治階級,他們建立軍隊,制定法律來約束人們的行為,但並不是所有的君王都賢明,夏桀,商紂,周厲,不正常的社會統治總會引發一系列的戰爭。

而到了封建社會之後,戰爭就是改朝換代的重要形式,在分裂割據的局面,戰爭似乎更加常見,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宋朝的政權並立,可以說戰爭無時無刻都在發生,連日的戰爭對於人民來說是非常辛苦的,所以經常出現一些可歌可泣的民間故事。

花木蘭替父從軍就是南北朝時期的民間故事,當然,因為它曾經出現在我們的小學課本之中,所以多數人都知道只有花木蘭一人,殊不知其實在清朝的時候,也有一個雷同的效仿事件,但是結果不盡人意,清朝有位女子效仿花木蘭從軍,結果沒多久就懷孕了,結局很是淒涼。

花木蘭的真實性

首先對於花木蘭的事情我們很多人都了解得非常清楚,話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當時的社會背景也是非常混亂的,東晉的混亂導致各大少數民族政權紛紛揭竿而起,自立為王,社會長期處於不安定的戰爭狀態,這件事情就發生在其中的某個政權。

只說當時因為戰爭形勢非常嚴重,已經打到國家無兵可用了,無奈之下不得不採取強行的徵兵政策,凡是國家之中年齡在規定範圍內的居民,只要是還能拿得動武器的,都必須上戰場,所以花木蘭的父親才是,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花木蘭見狀直接決定代替父親去邊疆征戰,對於心理歷程倒是沒有詳細的描寫,只知道花木蘭在稍作準備之後便已經奔赴邊疆作戰,一段長時間的征戰之後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也就是說花木蘭得勝歸來了。

回來的時候自然是賞賜和加官進爵,而後也是說明了花米蘭女子的身份,並且還強調了一下,那些與花木蘭同行十二年的人並沒有發現她其實就是個女兒身,所以非常的佩服,故事其實到這裡就結束了,當時在學完之後很多人都非常佩服花木蘭,但其實這個故事是存在漏洞的。

真實性的存疑

簡單地說,其實歷史上並不存在花木蘭這個人,也就是說,其實這個英姿颯爽的姑娘是虛構的,首先從出處來看,我們最初知道花木蘭這個人,是從木蘭辭中了解的,而木蘭辭則是出自樂府詩集,這東西是北宋文學家郭茂倩所作。

其中所記錄的為南北朝時期的民歌和一些小調,而民歌其實就類似於我們現在的歌曲,也就是說,當時的民歌和我們現在的民歌一樣,是人民之間傳唱的一種歌曲形式,內容上就比較隨心所欲了,主要包含了當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嚮往。

也就是說,樂府詩集中的歌曲主要是來自於人們基於當時戰爭帶來苦難時產生的作品,其中蘊含了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期待,簡而言之,大多數都是想像,所以木蘭辭也很有可能是摻雜了大量的想像。其在內容上面也有所表現。

首先,別的不說,花木蘭替父從軍,放在當時就是冒名頂替的典範,這種情況在戰爭年代就是死罪,無論發現早晚,即使立下汗馬功勞,罪責也是非常嚴重的,而木蘭辭中天子知道還大加賞賜,明顯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次,軍隊是一個國家最強有力的保證,如果可以冒名頂替並且十幾年都沒有被發現,那著實是不可能的事情,在戰爭時期,驗明正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因為那時候信息不是很發達,唯一獲取情報的方式就是細作。

如果不加強驗證身份的行為,很容易造成軍情的泄露,以花木蘭為例,如果其軍隊的制度已經鬆懈到可以讓一個完全不同性別的人頂替另一個人常年生活在軍中不被發現,那麼對方的間諜是不是也可以很隨意的潛入到我們的軍營之中。

所以綜合上述的分析,花木蘭替父從軍只是一個故事而已,壓根就不是真實的,但是在後來就偏偏有人當了真,清朝的時候,還真有一位姑娘相信了花木蘭的故事,男扮女裝進入了軍隊。

陳氏從軍之路

清朝的時候,有一個叫陳氏的女性,雖說是女兒身,但是自身的性格卻是一個妥妥的男性,從其具體的表現來看,簡直就是古代版的女漢子,從其一出生開始就和別的女生不一樣,沒有那種溫柔的性格,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粗狂豪放的個性。

此後因為這種性格,再加上父母並沒有過多的管教和約束,童年時期的陳氏大都在和同鄉的男生一起玩耍,時間一長,無論是性格還是行為都開始向男生無限靠近,此外,陳氏不但皮膚較黑,身材魁梧,甚至在力量上還要遠遠超過其他男生。

所以直接導致到了嫁人的年紀也沒有人上門提親,畢竟這種豪爽的性格在古代還是很難受的,無論是從人們的觀念還是認知方面來看都不是很待見這種性格,陳氏也不是很在乎,平時還是男孩子一樣大大咧咧的跑來跑去。

陳氏在童年的時候也是聽說了花木蘭的故事,並且將這個「巾幗英雄」的偉大事跡刻在了自己的腦海之中,並且暗自發誓自己將來一定要成為花木蘭那樣馳騁沙場的女軍神,很快,他的機會就來了,清朝後期很快就爆發了內外戰爭。

隨著戰爭的逐漸擴大化,徵兵的告示也很快張貼到了陳氏的村子中,知道這個消息的陳氏那叫一個高興啊,直接穿了一身男生額衣服直接就去應徵,由於陳氏各方面的表現和她強壯的體格都像極了男生,所以當時負責徵兵的人並沒有發現。

陳氏就這樣堂而皇之地進入了軍營,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像自己的偶像花木蘭一樣馳騁沙場的陳氏,並不知道前面還有很多意外等著她。

不斷改變的軍營生活

應徵入伍的陳氏,並沒有像自己當初所想的那樣到一線去戰鬥,奮勇殺敵,而是被分配到了後勤部隊,每天都是喂馬,運送糧食等一系列大後方的工作,這讓她是很不平衡的。

在經過同行之人勸導之後,陳氏也是知道了並不是上陣殺敵才是報效國家,對於一個軍情緊急的國家來說,後勤的保障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隨後開始認真完成自己的工作,由於表現出色,陳氏最終被提拔到了戰鬥部隊之中。

這一去,陳氏強大的作戰能力開始逐漸體現了出來,天生神力的她很快就表現出超強的戰鬥力,幾次戰鬥之後,也是被提拔為將軍,此後陳氏那叫一個如魚得水啊,其高超的指揮能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機會每一次戰役下來,陳氏這邊的軍隊傷亡要小很多。

這種強大的作戰風格和優秀的作戰結果讓陳氏的光芒很快就被當時的統帥注意到了,直接將這個屢建奇功的女子提到了副都統的位置,可以說是風光無限,但是緊接著就遇到了意外狀況。

愛情的捉弄

要知道,愛情對女性的殺傷力是無限的,陳氏在軍旅生涯之中無論再怎麼掩飾,可以學習男人為人處世的方式,終究只是表象而已,她自己始終是女兒身,所以很快,她就萌生出了一個奇怪的想法,軍隊之中這麼多男人,她何不找一個如意郎君呢?

很快陳氏就芳心暗許,看上了一個軍隊之中負責記錄的文官,因為帶兵打仗的多為五大三粗的漢子,難得有這麼一位看得過眼的人,所以便開始了瘋狂的攻略,陳氏不但刻意製造兩人單獨相處的機會,還經常給這個文官暗示。

當時這哥們還以為自己抓到了升官發財的機會,也就沒有抗拒,誰知道有一天陳氏竟然對他坦白了一切,並且以武力和權力相逼,最終文官無奈答應,並且很快有了夫妻之實。

悲慘結局

這一來二去的,兩人竟然有了孩子,無奈,這種情況下事情總是要暴露的,隨著陳氏的肚子越來越明顯,索性將事情直接給都統說了,最後就是文官代替陳氏候補都統的位置,陳氏自己回家養胎。

結果這文官之後的仕途是風生水起,逐漸地也開始嫌棄陳氏了,最後也是直接把陳氏拋棄了,這樣,一無所有的陳氏也只能萬般悲傷的回家,後來也是鬱鬱而終的結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32f9877e2d28fd8a54bc4f90e3c76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