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中秋·賀國慶

2023-09-29     紅網益陽站

原標題:迎中秋·賀國慶

迎中秋·賀國慶

中秋國慶「雙節」將至,節日食品消費及聚餐劇增,益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群眾:科學健康飲食,杜絕鋪張浪費,防控食品安全風險,特別防範野生蘑菇,莫「中招」。

一、外出就餐,安全第一

儘量選擇正規的、信譽度高的餐館,就餐前要注意查看證照是否齊全、場所環境是否清潔;出門在外就餐時,不要吃不熟悉的食物,不飲用生水,飯前要洗手。用餐前注意辨別食物是否存在腐敗、變質等異常情況。

二、集體聚餐,防範風險

集體聚餐應選擇證照齊全、承辦量相匹配的餐飲單位。合理選擇菜肴品種、數量,儘量避免生食水產品、涼拌菜,少選、不選熟食滷味等高風險品種。用餐時應注意食物是否新鮮,是否燒熟煮透,餐飲具是否清洗消毒等。提倡使用公筷公勺、鼓勵分餐。

三、網絡訂餐,謹慎選擇

注意查看商家公示的食品經營許可證或備案證,儘量選擇距離近、口碑好或與自己熟悉的、具有實體經營店的外賣店訂購。收到外賣訂餐後要注意檢查食物包裝是否完好、食物是否新鮮,並及時食用,避免長時間存放。儘量不網購涼菜、生食品種、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食品。

四、制止浪費,從我做起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們在理性消費的同時,也要嚴禁消費過程中的浪費,要合理點餐、剩菜打包,自覺踐行「光碟行動」。婚宴單位應當將制止餐飲浪費作為重要提醒內容。

五、野生蘑菇,防範中毒

近期我市多個縣市區接連報告毒蘑菇中毒事件,均為食用自行採摘野生毒蘑菇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經流行病學調查後發現引起這些中毒事件的「罪魁禍首」是蘑菇界大名鼎鼎的大青褶傘。

大青褶傘含有胃腸道刺激毒素,可引起胃腸炎型中毒表現,一般在誤食後15分鐘~3小時開始出現症狀,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絞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患者可伴有焦慮、發汗、畏寒和心跳加速等,嘔吐、腹瀉嚴重時,因電解質丟失、失衡可致肌肉痙攣,脫水嚴重可致全身循環功能障礙,因其極強的毒性還被人稱為「ICU菇」。

益陽市疾控中心指出,僅憑外觀很難鑑別毒蘑菇,因此,最安全的做法是遠離野生蘑菇,避免購買、採摘或食用野生蘑菇。如果不慎食用了野生蘑菇,需要保持警惕,一旦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應立即就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1d4d06f40a4e41d9fedd11512fef7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