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愛41年,花甲妻子為分家堅決離婚,丈夫:不可理喻

2022-09-28     晴捺生活

原標題:恩愛41年,花甲妻子為分家堅決離婚,丈夫:不可理喻

#情感點評大賞#

有人說,恩愛夫妻不長久,吵架夫妻才長久,說的是夫妻之間如果不吵架的話很難過到頭,吵吵鬧鬧才會過一生。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夫妻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發生爭吵也在所難免。

只是爭吵後,夫妻雙方要一起探討原因,並達成共識,這樣的話兩個人才會越來越同頻越來越和諧。

不過有的人在遇到問題時,總是按照自己的思維邏輯思考問題,根本不會考慮伴侶的感受,久而久之,就給婚姻埋下了一顆隱形的炸彈。

隨著時間的流逝,如果伴侶能夠自我消化的話,那麼一切安好,否則的話,夫妻之間必然會因此摩擦不斷,嚴重的甚至分崩離析。

事件回顧:

分家

鍾濤(化名)和王愛芬(化名)是一對有著41年婚姻的夫妻,他們共同育有一兒一女,如今兒女們都已結婚生子,老兩口也退休了,他們靠著退休工資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王愛芬卻提出了離婚。

對於妻子的要求種濤起初並不以為意,因為這麼多年來妻子已經無數次地提過離婚了,不過每次他都是以靜制動,妻子吵鬧一段時間後也就拉到倒了。

於是鍾濤便像往常一樣按部就班地生活,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妻子為了達到目的竟然找到了調解員。

在調解現場,王愛芬坦率地說,自己的訴求是離婚或者跟丈夫分開過。

王愛芬還說,她忍耐了幾十年,現在一天都不想跟丈夫在一起生活了。

妻子的話讓鍾濤倍感意外,鍾濤告訴調解員,他和妻子很恩愛,他的退休工資一直由妻子保管,平時的時候他還主動分擔家務。

鍾濤的言外之意是他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是不明白妻子為什麼還對自己這麼不滿意。

王愛芬卻說,你們家這麼對我,你卻裝不知道,你讓我怎麼繼續過這個日子。

說著王愛芬的眼淚就掉了下來,她告訴調解員,事情還要從分家開始說起。

原來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的時候,王愛芬和丈夫鍾濤兩地分居,鍾濤是某油田的正式工人,王愛芬是農村老家的民辦教師,她在家一邊教學,一邊照顧孩子。

因為鍾濤的上面有個哥哥,分家的時候鍾家有兩套房,一套新房,一套老房子,王愛芬考慮到自己家的條件比較困難,根本沒有能力翻蓋老房子,所以她非常希望要新房。

隨後王愛芬就對大伯哥和大嫂說,你們要老房子吧,你們倆都有能力掙錢。

可是王愛芬的提議並沒有被對方接受,相反鍾濤的哥哥直接對鍾濤說:「新房子給我吧,你也不怎麼在家,住哪都一樣。」

原本王愛芬以為丈夫會為自己的利益爭取一下,誰知鍾濤卻非常謙讓地對哥哥說:「行,新房子給你,我們跟爹媽住老房子。」

從此王愛芬的心裡一直對分家的事情耿耿於懷,她對丈夫鍾濤的表現也非常不滿意。

對此鍾濤表示,當時自己根本沒打算要新房子,因為他考慮到自己常年在外,妻子在老家教學帶孩子的同時,還要考正式編,如果他們要老房子的話就意味著跟父母住一塊,那樣的話父母就能幫著妻子照顧孩子。

調解員問鍾濤:「你的想法跟你妻子說了嗎?」

鍾濤說,他說了。

但是一旁的王愛芬卻氣憤地說:「你撒謊,你根本就沒跟我說。」

再起風波

接著王愛芬又說,公公婆婆去世後,他們遺留下來的物品兄弟倆應該平分,可是丈夫卻什麼都不要。

調解員問王愛芬:「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嗎?」

王愛芬說,有一副象牙做的象棋,還有五畝地,一畝地的租金是600塊錢,一年是3000塊錢,其他的就是一些農具、家具、被褥之類的了。

王愛芬還說,那些農具、家具、被褥對她來說不值什麼錢,也沒什麼用,但是要不要是她的權利,怎麼處理也是她的權利,她不能理解的是丈夫的態度。

很明顯,王愛芬覺得丈夫在遺產分配這件事情上不尊重自己。

鍾濤說,他們一家後來都搬走了,父母則是由哥哥嫂子照顧的,他覺得那些東西根本不值錢,還不如做個人情直接給哥哥嫂子呢。

王愛芬說,那副象棋怎麼不值錢,再說了我們雖然沒在家,但是我們一直在出錢啊。

鍾濤解釋說,那副象棋是他打小就玩的,那是他們家祖上傳下來的,但是現在已經缺了兩顆子了,而且象棋非常小,直徑不到兩公分,根本值不了什麼錢。

對於妻子說的他們一直在出錢贍養父母的事情,鍾濤表示那是他們應該的,但是哥哥嫂嫂不光出力而且出錢,付出的會更多一些。

鍾濤的話讓王愛芬的情緒激動了起來,她說,提到贍養費,她就更生氣,因為當時分家後,讓他家給公公婆婆一個月5塊錢生活費,可是丈夫卻要一個月給15塊錢,她說她實在想不明白丈夫為什麼會這麼做?

鍾濤說,那是1991年,他考慮到自己常年在外,哥哥給父母5塊錢的話,他給15塊錢的話不僅讓父母生活得更好,還能讓父母更好的照顧妻子和孩子。

鍾濤的話並不能被王愛芬認同,她說,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憑什麼我們要比別人多拿,再說那時候我們也不富裕。

鍾濤說,妻子考慮事情太簡單了,有舍才有得,正是因為他們的舍才換來了老人更多的幫扶和家庭的和睦,否則因為一點錢,和兄弟發生爭執和矛盾的話是得不償失的。

鍾濤還說,難道說你就因為那十塊錢跟我生氣要跟我離婚嗎?簡直是不可理喻。

鍾濤的話讓王愛芬的情緒激動了起來,她哭著說,咱們四十多年的夫妻了,你根本不了解我,難道在你的心裡我就是這麼愛財如命嗎?

醒悟

說到這裡,王愛芬抹了抹眼淚,她說,自己最生氣的地方是丈夫做任何決定都沒跟她商量過,也不像今天這樣細心地跟她解釋。

看著妻子傷心的流淚,鍾濤似乎有所觸動,他拿出了紙巾遞給妻子王愛芬,王愛芬卻一把把他推開了,她說,我用不著你管。

鍾濤面露尷尬地說:「我當時覺得自己考慮得比較對比較全面,所以就沒跟你商量,這麼多年讓你受委屈了。」

說罷,鍾濤用手拍了拍王愛芬的肩膀,此時的王愛芬並沒有抗拒,但是哭得更傷心了。

過了一會兒,王愛芬的情緒穩定了下來,她告訴調解員自己等丈夫這句話等了三十多年了。

直到此時,鍾濤才徹底明白妻子在意的真的不是錢,而是自己對她的態度和尊重。

醒悟過來的鐘濤鄭重其事地跟王愛芬說:「老伴,這麼多年你自己在家帶孩子,還要考正式編制,確實很辛苦,你為這個家付出太多了,今天當著大家的面我跟你道歉了,對不起了。」

之後鍾濤主動牽起了王愛芬的手,這次王愛芬並沒有拒絕,而是也牢牢地牽住了鍾濤的手,之後她就跟著鍾濤回家了。

結語:

人們常說,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意思是夫妻之間如果一條心的話,不管是什麼困難都可以克服。

但是同心是要建立在彼此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的,如果夫妻之間彼此不尊重不信任,那麼他們之間早晚會出現裂痕和隔閡。

就如故事中的王愛芬和鍾濤,鍾濤認為在分家和父母的遺產問題上自己考慮問題比較全面,做法也是為這個家庭的長遠幸福考慮,所以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

但是在下決定之前他並沒有跟自己的妻子商量,這讓妻子王愛芬的情緒非常大,而鍾濤覺得這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根本沒有必要生氣,所以一直以來他並沒有在意,也沒有就此事跟妻子鄭重其事地做過解釋。

其實無論分家還是遺產分配,王愛芬二一添作五、一家一半的想法是很正常的,她為自己小家的利益考慮也無可厚非。

當她的意願落空,一切按照丈夫的想法落實後,她失望透頂,這種失望不僅僅是對物質和錢方面的,更是對自己丈夫的,因為在她的心裡,她會覺得丈夫根本沒有把她當成這個家的女主人,她也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和理解。

作為妻子,王愛芬一直在隱忍,但是幾十年下來這些疙瘩並沒有被她消化,反而讓她的情緒越來越大,這一切源於夫妻之間沒有良好的溝通。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也好,家人也罷,總會因為一些瑣事發生矛盾,有的時候大家都會覺得事情過去就拉倒了,一切重新開始。

但是也有的人不是這樣,他們會把類似的小問題記在心裡,還時不時地拿出來曬一曬,這就是所謂的翻舊帳。

時間久了,問題積累得越來越多,夫妻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深,想要解決並沒有那麼容易。

其實發生問題的時候,如果當時就溝通解決的話,就不會發生後來的事情了。

只是溝通解決的話需要方法,首先要敞開心扉,尋找問題的根源,其次彼此尊重,相互傾聽彼此的心聲,最後求同存異。

鍾濤如果在事情發生的時候就跟妻子王愛芬清晰地解釋自己的想法,並和妻子達成一致的話,就不會導致日後的矛盾了。

所以關鍵的點還是在於及時溝通,彼此尊重。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方式,站在不同角度的人思考的問題必然不同,不管是誰,遇到問題都要以尊重為前提,多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1c7df7ed5b6d15b00d9a94d1ba43e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