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
福建娃鄭成功
趕走荷蘭殖民者
收復台灣
點擊回顧上篇
「坐上那動車去台灣,就在那2035年」?但遠古時期兩地走路就能到
可這關鍵歷史
台獨教科書只記錄了結果
關於鄭成功開荒台灣的事兒
卻提得很少
反而大篇幅讚揚日本殖民事跡
近幾年
台獨教科書還將日本稱為
「母國」
普及一個錯誤觀念:
殖民有助於
將落後的地區帶入近代化和現代化
這種顛倒是非的歷史
還讓學生當考點背誦
很多人不知道
率先將台灣帶入近代的
其實是清朝
壹
荷蘭佬卷包袱走人後
鄭成功一家
帶著島民們做代購外貿生意
外貿是鄭家的老本行
在國外
每天幾千艘貨船在東南亞拿貨
在國內
有金、木、水、火、土五個山商(陸地商販)賣貨
那時
台灣成了外貿中心之一
島民也能分一杯羹
賺錢歸賺錢
那時台灣還沒有技術修鐵路
直到光緒年間
寶島的近代化
終於要開張了
劉銘傳
既是寶島近代化剪彩第一人
也是台灣省第一個巡撫
為了讓台灣成為
太平洋西岸最早邁入現代文明的地區之一
合肥老劉在台灣進行洋務運動
創造了很多個NO.1
開台灣第一間新式學堂
修第一條台灣-福州海底電纜
建(可能是)中國第一個地區性的電信通網——台灣全省電報系統
設計(可能是)中國第一個相當規模的都市規劃——台北市規劃,沿用至今
率先拓展台北水利系統,沿用至今
修中國自行興建的第一條鐵路——台北高雄南北縱貫鐵路
高山阻隔了南北
河流切斷了道路
台灣修路難過登天
可清政府哪怕缺錢
台北車站也在大稻埕如期建成
直到現在
這裡依舊是貿易、旅遊核心地
在劉銘傳去世前
台北-松山、基隆-台北兩條鐵路順利通車
直到現在
這兩處依舊是最繁忙的鐵路之一
因此
歷史學家許倬雲是這樣總結的:
清朝統一台灣的時期
是台灣歷史上很重要的一個段落:
台灣從一個對外沒有太多交通的海島
轉變成太平洋西岸最早邁入現代文明的地區
在短短兩百年間
台灣走過了其他地區幾千年的歷史
這些NO.1
並不會出現在台獨教科書里
要不然就是模糊帶過
因為
它們把台灣近代化建設
歸功於日本的殖民建設
貳
19世紀以來
隨著新航路開闢和島內建設
台灣成了東亞的貿易和戰爭旺地
日本盯上了這塊地兒
貿然向中國發動了非正義戰爭——甲午戰爭
逼戰敗的清政府割讓台灣
日軍登島後
島民誓死反抗
日軍用機槍掃射屠殺
這種恐怖的殖民統治
讓島民不敢抗日
第一批登島的日軍發現
台灣島內傳染病太多
不適合日本人居住
建議賣給西方國家套現
日本想開廠賺錢
但日本國內缺地缺糧食缺工業原料
最後只能決定
將台灣變成日本的糧食和工業產地
當時最賺錢的生意之一
是賣糖
為了供應國內糖企
日本在台灣廣泛種甘蔗,榨取食糖
表面上
糖廠提高了台灣省的GDP
實際上
它潛在危害大
第一
它壟斷了中國農民選擇作物的權利
獨占台灣交通和其他資源分配
第二
日本單方面制定甘蔗的收購價格
遠低於勞動價格
剝削農民
第三
只允許日本人開糖廠
並且管理者也只能是日本人
中國人只能做基層勞工
中國人能發展的
只能是不重要的行業
比如運輸、倉庫、碾米、磨粉等
其他重要的企業
日本人都不讓中國人經營
此類殖民行為
遍布台灣各行各業
讓正常人沒想到的是
台獨為了一己私利
居然主動美化這類不平等行為
為了抵抗不平等政策
台灣平民發起平權運動
卻遭到日本軍隊的屠殺
如今台獨為了一己私利
還在教科書里幫著美化殖民行為
殖民國家沒有最喪心病狂
只有更喪心病狂
二戰期間
日本士兵不夠
需要中國台灣人力支持
於是
為了培養忠誠度
日本在台灣發起了皇民化運動
措施主要有三項
1. 放棄中國話,只能說日語
2. 放棄中國信仰,只能信日本國教——神道教
3. 放棄中國名字,改日本名字
當時很多中國人堅決不從
真正成為「皇民」的
不過占全部人口的百分之十
而在太平洋戰爭期間
台灣被日本捲入戰火里
主動參軍的「皇民」們
獲得的糧食
只是日本軍人的一半
壓根吃不飽
在日本殖民者眼裡
無論是中國台灣人
還是皇民
都只是日本帝國二等公民
叄
日本二戰戰敗後
將台灣省歸還中國
本來
全省慶賀回家了自由了
可是
為了拿到美國軍事援助
國民黨答應美國干涉中國內政
竟然讓其在台灣省駐軍
在這期間
美國人是怎麼欺負中國台灣人的?
美國大兵肆意在台建立「慰安婦」的非法場所
侮辱台灣婦女
他們在台享有治外法權
打人無罪
強姦無罪
甚至殺人,也無罪
挑起越南戰爭後
美國自顧不暇
減少對台灣省的援助
甚至高價銷售軍事武器
哪怕武器落後有瑕疵
國民黨只能乖乖掏錢買
剛回家的台灣一窮二白
這些買武器的錢從哪裡來的呢?
國民黨從大陸偷運的
從1948年到1949年
原本屬於大陸國庫的黃金
國民黨分五批
偷偷運到了台灣國庫
單單是黃金
就大約有2940000兩
(不包括外幣、白銀、珠寶和其他國有珍貴資產)
在2940000兩黃金里
有1026000兩黃金被用作新台幣發行準備金
成為台灣省金融、財政復興崛起的資本
為1949年-1980年的台灣經濟奇蹟打好了經濟基礎
在台灣省平民的勤奮努力下
台灣熬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戰後歲月
在1980年
昂首闊步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
而被偷運的2940000兩黃金
是大陸百姓一輩子的血汗錢
大陸就在這一窮二白里
重新開局
那時的大陸
被台灣教科書造謠成《沒有太陽的地方》:
大陸上的同胞一直過著貧窮不安的日子。
他們好像住在黑暗森林裡
看不見陽光,對將來沒有希望
到過中國大陸的人
都說那裡是一個「沒有太陽的地方」
滿眼破舊的樣子,一點新的建設都沒有
直到現在
被台獨教科書謊言包裹著的台灣省老百姓
依舊有人相信那篇虛假的《沒有太陽的地方》
但不用很快
你們就能坐著跨海高鐵
來嘗嘗大陸各省的早餐
這裡陽光正好
這裡陽光一直都很好
參考文獻
1. 許倬雲《許倬雲說歷史:台灣四百年》
2. 戚嘉林《台灣史》
3. 連橫《台灣通史》上下冊
4. 《清史稿·鄭成功傳》
5. 張培忠《海權1662:鄭成功修復台灣》
6. 吳興鏞《黃金秘檔:1949年大陸黃金運台始末》
7. 紀錄片《黃金密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