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東5天內發生兩次地震,專家:表明應力在持續釋放

2024-09-18     九派新聞

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9月18日20時8分在安徽合肥市肥東縣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震中位於北緯31.98度,東經117.60度。

震中距肥東縣16公里、距瑤海區31公里、距包河區34公里、距廬陽區34公里、距蜀山區35公里,距合肥市37公里。

根據中國地震台網速報目錄,震中周邊200公里內近5年來發生3級以上地震共13次,最大地震是本次地震。

安徽省地震局關於肥東4.7級地震應急處置工作情況的通報。圖/安徽省地震局官微

值得注意的是,4天前的9月14日05時12分,肥東縣(北緯31.99度,東經117.62度)發生了3.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當日,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應急管理局就地震發布情況通報。其中提到,經中國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6:30和8:30兩次會商研判認為,原震區近幾日發生破壞性地震可能性不大。省、市地震、應急部門派出工作組正在震中區域查看災情,架設3套地震監測流動台,指導做好應急處置工作。

同一地點5天內發生2次地震,背後的原因有哪些?後續是否有發生地震的可能性?9月18日晚,九派新聞聯繫到四川大學教授、地震預警與多災種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tūn)博士。

他表示,18日的地震與9月14日的地震震中位置相距2.1千米,都位於郯廬(tán lú)地震帶。參考9月14日地震後的餘震序列,18日的地震可能有後續餘震。

至於為何地震的經緯度位置如此接近?王暾解釋,同一地點的地震,表明應力在持續釋放。局部應力集中與釋放,會導致地震和後續餘震的震中距相距很小。此外,他也表示,合肥肥東位於郯廬地震帶,具有發生地震的地質構造,發生地震屬於正常現象。

據安徽省地震局官微消息,2024年9月18日肥東4.7級地震發生後,省地震局、省應急管理廳立即啟動地震應急服務響應。此次地震震中位於合肥市肥東縣梁園鎮。合肥地區震感明顯,全省普遍有感。無人員受傷報告。截至目前,監測到最大餘震震級為2.5級。中國地震局組織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安徽省地震局、浙江省地震局、上海市地震局等單位聯合會商,認為原震區近幾日發生5級以上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九派新聞記者 武菲菲

【爆料】請聯繫記者微信:linghaojizhe

【來源:九派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504580a7730b2ba1714ade806d1911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