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經濟繁榮,國泰民安,中國也開始了連通世界的絲綢之路,正是絲綢之路,使無數人嚮往中國這塊土地,從唐朝到元朝,一群波斯人還有眾多的西域傳教士帶著他們的文化、生活習慣、宗教來到中國,這些人當中多數都是穆斯林也就就現在的回族人,關於穆斯林來中國還有一個傳說,《回回原來·唐記》一書中寫道:
回回原來都西域,何知中國永尊居。只因唐王一夜夢,移來三千立根基。敇封掌印欽天監,安居中原天地齊。深感唐王雨露重,至今保國更無移。
據說唐朝皇帝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大唐江山將不保,需要一些西域的人來鎮守中國才可以,於是,大批的穆斯林進入中國。
穆斯林在中國的稱呼也隨著時代發生了改變,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中的「回鶻」就是信奉伊斯蘭教的回族、維吾爾族、以及各個地方的移民,到了元代穆斯林正式被稱為「回回」。中國這塊廣袤的土地容納了他們,並允許他們和漢族人通婚,因此回族人的隊伍不斷龐大,生活在中國後,他們和許多蒙古人以及一些中國人組成新家庭,在這期間,各民族的傳統文化都得到了融合,所以說,現在的回族是民族血脈和文化的融合體。下面,我們就從各個方面來領略一下穆斯林獨具特色的文化吧!
宗教信仰
回族人信仰伊斯蘭教,在他們的宗教中認為「真主」是世界萬物的神,《古蘭經》是每個穆斯林至高無上的讀物,為了表示他們的虔誠,回族人每天都要誦經祈禱,回族人還會在清真寺定期舉行大型的禮拜活動。他們認為,生前如果不做夠禮拜,死後靈魂會被火燒。
藝術文化
「花兒」是回族一種獨特的藝術,就是是一種高腔的山歌,在回族的聚居地,不論是在田間地頭,還是在婚慶等大型場合,都會聽到唱花兒的歌聲。每年的「花兒會」也會吸引很多人參加和圍觀,場面宏大。另外,穆斯林的《古蘭經》可以算是他們的一大文化,《古蘭經》這部古老的經文由阿拉伯文寫成,凝聚了穆斯林所有的文化,其中很多道理還是非常深入人心,但由於目前回族人都通用漢語,能看懂《古蘭經》的穆斯林已經越來越少。
節日習俗
回族比較重要的節日有古爾邦節,開齋節,閉齋節,和漢族人相比較穆斯林的節日就很少了,閉齋節可以說是回族一個獨具特色的節日,閉齋節時回回從早上四點多開始就不能吃飯喝水,一直到晚上七點才可以吃飯喝水,當然,不同的地方還有會有差異,閉齋的這段時間稱為「齋月」,一般閉齋的天數由個人而定,宗教信仰意識強的人甚至可以堅持一個月。閉齋節完了就是開齋節,開齋節和古爾邦節回族人都會宰殺牲畜,準備很多美食慶祝。
飲食
回族人的飲食有很大的特色,他們實用的食物必須都為清真食品,回族人從來不吃自死的動物肉,不吃長相兇惡的動物,最重要的是,回族人絕對不可以吃豬肉。如果自家要宰殺牲畜,他們不會自己動手,必須請阿訇對動物誦過經文後由阿訇親自宰殺。回族人的特色食品就是油香、麻花和饊子,每逢過節或家裡來賓客,家家都會準備這些來招待客人。回族人不能喝酒、抽煙。
服飾
直到現在,很多回族人的服飾還是非常保守,尤其是回族女子,回族男人多戴帽子,婚後的女子要帶頭巾或帽子,原則上不要求露出頭髮。回族女子不能穿過於暴露的衣服,在進行重大儀式時不能化過重的妝。
經過千百年的演變,很多回族人雖然已經被漢化了很多,但大多數回族人還恪守著自己延續千年的文化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