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在月頭,春節不穿襖」,今年冬至不一般,2024年春節冷嗎?

2023-12-21     秀廚娘

原標題:「冬至在月頭,春節不穿襖」,今年冬至不一般,2024年春節冷嗎?

冬至,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農曆的十一月。冬至標誌著陽光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正式進入寒冷的冬季。一句古老的諺語流傳千年:「冬至在月頭,春節不穿襖。」這句諺語表達了一個有趣的氣象觀察:如果冬至節氣在農曆十一月上旬,那麼到了春節時,寒冷的天氣就不再嚴重,人們甚至可以不穿厚厚的襖子。

這個傳統的觀察方法或許缺乏科學的依據,但在農耕社會,人們對天氣的觀察與感知成為了重要的生活技能。冬至在月頭,從冬至這一天開始數九,到過年的時候就到了六九,往往預示著寒冷季節已過去,將會帶來溫暖的曙光。而今年的冬至在十一月初十,屬於「月頭」,按照老祖宗留下的俗語來推斷,今年的春節相比往年可能不會太冷。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這又是一句農訓諺語。其意味著,如果冬至時的天氣晴朗,過年時可能就會降雨降雪,因為以前都是泥土道路,道路泥濘不堪;而如果冬至時下雪的話,等到過年時,就是晴朗的天氣。這種通過冬至天氣來預測春節氣象變化的傳統智慧,雖然在現代科技高度發達的背景下顯得有些陳舊,但在農業社會時期,這樣的觀察方法曾經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這些傳統的氣象觀察法或許逐漸失去準確性。全球氣溫上升導致氣象變化的不確定性,使得傳統的天文觀測在預測氣象方面顯得力不從心。科技的進步讓人們更依賴現代氣象預報,而非簡單的諺語和民間傳說。

在冬至時,人們仍然保持對身體健康的關切。有一句諺語說:「三九補一冬」,意味著在三九天裡,人們要更加注重保健,補充營養,整個冬天身體健壯。冬天,人體對抗寒冷和病毒的能力減弱,因此在這個時候進行適當的保健尤為重要。這也印證了另一句老話:「冬至吃碗羊肉扁,又不咳嗽又不喘。」這裡的羊肉扁,指的是羊肉餛飩。羊肉因其溫補的特性,被認為是冬季保健的良好選擇。下面,是一道美味的羊肉餛飩的製作方法:

【羊肉餛飩】

準備食材:餛飩皮、新鮮羊肉、蔥、姜、香菜、鹽、胡椒粉、生抽、香油、食用油

做法如下:

1.將羊肉剁成肉餡,加入生抽、鹽、少許胡椒粉、香油攪拌均勻,分少量多次加入花椒水,攪拌至羊肉完全吸收。

2.將蔥、姜切末,和羊肉餡料混合在一起,加入食用油,攪拌至充分混合,製成餡料。

3. 將餛飩皮包入餡料,將邊緣捏緊,形成一個半圓形的餛飩。將水燒開,放入餛飩,煮至餛飩浮起,再煮一會兒,確保餡料熟透。

4.碗中加入紫菜碎、蝦皮、生抽、醋、香油、胡椒粉,將煮好的餛飩放入碗中,倒入熱湯,撒上一些香菜,放點焯水的青菜,一碗美味的羊肉餛飩就完成了。

這道羊肉餛飩不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營養,是寒冷冬季的理想選擇。在冬至這個特殊的節氣里,享受一碗熱騰騰的羊肉餛飩,不僅能夠禦寒驅寒,更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美好延續。希望在2024年的春節,無論冷暖,大家都能以美食為伴,溫馨度過這個重要的時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e56b0e83e6d3a3c2394c848d5a3fa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