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存錢要狠,投資要慎,工作要穩

2023-12-16     十點讀書

原標題:未來三年:存錢要狠,投資要慎,工作要穩

過去3年,我們的世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場病毒的流行,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

比如消費方式,肉眼可見地從熱衷超前消費,到現在的消費降級;

再比如工作和投資,也從以前的冒進,趨向現在的保守。

外部世界也一直動盪不安。

今年10月,持續2年的俄烏戰爭還未結束,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又爆發激烈衝突。

本就嚴峻的國際局勢,變得高度緊張。

我們不知道明天到底會發生什麼。

一切都處於不確定之中。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十點君建議:

謹慎投資,多存點錢,別瞎折騰。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深圳有一對夫妻,經過10年的打拚,終於存下400萬的存款。

看著物質準備已經充分,他們準備要一個寶寶。

為了迎接孩子的到來,他們以300萬的首付,購置了一套120平,價值1000萬的學區房。

他們是這樣想的,夫妻倆的年收入加起來150萬,還有100萬的存款,如果沒有意外,他們應該能夠應付生活的大部分困難。

想法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生活最怕的就是意外。

幸福的日子只持續了幾個月。

2021年底,丈夫的公司遭遇裁員,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雖然拿了一筆賠償金,但這也堅持不了太久。

2022年,丈夫又在一個小公司找了份工作,沒幹兩個月就因為與上級的矛盾離職了。

後來,工作怎麼找怎麼不順利,習慣百萬年薪的他,無法接受大幅度降薪,接連好幾個月都沒有收到面試通知。

期間,他嘗試過創業,但也以拉不到業務告終。

這一年全靠妻子的收入支撐,但是房貸也好,養娃也好,所有支出只增不減。

眼看存款快要見底,丈夫的工作短期內依然無法落實。

夫妻倆就合計著想把房子賣了。

他們算了一筆帳:

700百萬的房貸,每月還款3.76萬,可還了一年半,本金還剩684萬。

這是因為,過去還的67.7萬里,利息就占了51萬多,而本金只還了16萬。

更慘的是。

當初買的時候,房價是8.3萬,現在只有7萬,如果想賣的話,可能6.5萬才有人肯買。

也就是說,購房18個月,他們已經賠了220萬。

家裡的存款大概還能勉強撐一年。

但房貸,卻足足還有28年。

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一條路:

虧本賣房,保命要緊。

看似無奈,卻已經是目前管控風險最好的方式了。

所以,特殊時期,千萬不要隨意參與超出自己能力範圍或認知範圍的風險投資。

永遠給自己的生活,設置一個「B計劃」的選項,讓自己有退路可以選擇。

你的錢都來之不易,千萬不要輕易浪費。

未來三年,守好自己的錢袋。

儘量謹慎投資,別瞎投資。

做到守好本,不賠錢,這對很多人來說,就已經是在賺錢了。

臨近年尾,每個人都會在內心盤算:

這一年,手裡剩下多少錢?

有多少人在盤了盤銀行卡才發現:

原以為掙得很多,實際上根本沒存多少。

然後靈魂一問:

辛辛苦苦掙的錢,都去哪兒了?

回想這幾年,經常是錢剛剛到手上還沒捂熱,就要用到別的地方。

人到中年,如果賺不了太多錢,就要學會存錢。

前段時間,聽過一個極致存錢的案例。

有位名叫「小桌子」的網友,分享自己3年存夠40萬的經歷。

三年前,他還在為沒有存款,買不起房結不起婚,拿不出彩禮而苦惱。

就在24歲生日那天,他下決心改變自己,並且定下一個小目標:27歲擁有30萬存款。

為了達成目標,他首先優化自己的消費方式。

每次晚上下班,他總是瞅准超市關門的前一刻衝進去,這樣就能花10塊錢購買2-3天吃的蔬菜和水果。

很少會點外賣,每天都是帶飯上班。

也很少再去買新衣服,更別提逛商場了。

一有大的置裝需求,都會優先上網購買二手閒置。

雖然物質生活看似比較嚴苛,但是精神生活卻逐漸充沛起來。

工作之餘,他喜歡看書,為了節省買書費用,他經常去公共圖書館看書、做筆記,學習新知識。

他也喜歡運動,沒事就到公園晨練。

靠著「節流」的方式,他的存款在幾年內迅速增長。

當然,十點君也承認:

這種極致省錢的案例,對於一般人來說確實有難度。

但是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規劃自己的存錢計劃。

節流的目的,不是讓日子過得緊巴巴,而是在過好日子的前提下不亂花錢。

大部分人存不下錢的原因不過兩點:

一是管不住花錢的慾望;

二是沒有養成存錢的習慣。

我們先來看第一點。

我們首先要明白的一個概念是,很多錢其實是沒必要花的。

不信你打開衣櫃,那裡是不是躺著很多件「趕在打折時買的、卻一次都沒有穿過的毛衣」;

打眼看看房間裡,是不是又很多為了湊滿減而買的小物什,到最後一次也沒用,還要占地方。

花錢的第一個原則是,只為「當下」買單,絕不要「超前消費」:

不花超出能力範圍之外的錢,也儘量不為將來買單。

那些因囤積欲而花出去的錢,大多數最後都會浪費掉。

花錢的第二個原則是,實用價值大於一切。

根本用不到的東西,即使再便宜也不要掉進消費主義的陷阱;

而使用次數多的物品,要存錢買質量好的,即使貴點也沒關係。

這樣,花錢少了,存的錢自然就多了。

存錢跟自律一樣痛苦,管理慾望實際上就是跟人性反著來。

而當你能夠戰勝慾望,學會延遲滿足,你會發現:

存錢帶來的滿足,將會大於任何一個即時消費。

網友@ 米奇講述自己被裁的經歷。

米奇今年34歲,在這個行業深耕了7年。

她本以為自己是行業資深專家,但是公司的裁員卻打碎了她的想法。

從收到消息到離開公司,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

剛開始她並不著急,以她的資歷再去個小公司,應該還能找到薪水不錯的工作。

但今年行情不一樣了。

自打失業之後,她面試了1個月,不僅沒有收到任何offer,而且都是一輪游。

3個月過去之後,她幾乎投遍了行業內的大小公司,但都是已讀不回。她明顯感覺到雖然網上崗位不少,但是真正招人的並不多。

工作找了幾個月,沒有任何收入進帳,但家裡的花銷一項都沒有停止過。

說不焦慮都是假的。

「如果再找不到工作,我決定降低自己的期望,先有個班上再說。」

「如果你能保住當下的工作,把自己的坑占好,那你今年就贏了。」

這個時候,千萬不要一衝動就提離職。

首先是工作不再好找,其次薪資也不一定能談到跟現在的工作一樣高。

所以,現階段最主要的目標,保住工作,別瞎折騰。

曾在網上看到一個這樣的問題:

「怎樣才能過度過順遂的一生?」

有一個回答深表認同:

跟緊形勢,順勢而為。

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無論做什麼都能賺到錢;

但形勢收縮的時候,就需要節奏放慢,韜光養晦。

如果沒有任何謀勢地逆勢而行,那麼結果會讓你嘗到教訓。

關鍵時期,千萬不要做出錯誤的判斷。

謹慎投資。

儘量讓自己抗風險的能力,大於風險本身。

隨時擁有為人生托底的能力,當人生的風浪襲來,才不會一陣大風就被吹倒,一個猛浪就被掀翻。

要多存錢。

不要亂花錢,儘量多存錢。

錢是一個人的底氣和安全感,更讓一個人擁有更多的退路和選擇權。

別瞎折騰。

你若看不清形勢,越是隨意折騰,可能會摔得越狠。

保住當下的工作,擁有穩定的現金流,才是大多數人安全的選擇。

還有一個月,我們就邁進2024年了。

雖然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我們唯一能夠掌握的是當下的判斷和作為。

看清局勢,而不困於局勢;

有所作為,而不放任自流;

正確的認知武裝頭腦,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向前,做到這兩點的人,無論什麼樣的困境,最後都能安然無恙。

這幾年你過得怎麼樣呢?有什麼屬於自己的生存策略?歡迎來留言區分享。

點個【在看】,希望所有人都能穩住心,沉住氣,共同穿越低谷,抵達人生好光景。

作者 | 蘇善書,不會講道理只會說故事。

編輯 | 張敬,兩眼帶刀混帳到老。

主播 | 林靜,聲音與文字的世界裡,與你奔赴山海。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擊下方卡片 發現更多美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ce1d13af3955b94573984f0a614e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