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恩·塞弗羅,一個普通的德國國防軍下士,一個來自南德的農民家庭的兒子,就是這樣一個20歲的年輕士兵,打出了人類歷史以來最瘋狂的戰績。
「奧馬哈之獸」:1944年6月6日早上6點30分,法國,諾曼第-奧馬哈海灘陣地。
D-day的行動已經有海軍率先打響,美國海軍和英國海軍的戰列艦,巡洋艦和各類艦艇,以及轟炸機和戰鬥機對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壘進行了近3個小時的火力覆蓋後,盟軍的先頭部隊就直接沖向了法國的海灘。
奧馬哈海灘哈海灘全長6.4公里,海岸多為30幾米高的峭壁,地形易守難攻。這裡的登陸作戰任務由美軍第九軍承擔。盟軍由於情報有誤,認為這裡的德軍守備部隊只有一個團的兵力,還多是蘇聯戰俘所組成的海防師,沒有裝甲車輛,戰鬥力很差。而實際上隆美爾在3月將德軍精銳的德國國防軍352步兵師全部調往諾曼第,而352師的一個主力團就駐守在奧馬哈灘頭。可惜直到登陸部隊出發後盟軍情報機關才找到352師的下落,為時已晚。我們的主人公塞弗羅就來自這個師。
登陸當天天氣狀況極端惡劣,盟軍在登陸前就因風浪過大損失了10艘登陸艇和300餘名官兵。在登陸艇上的官兵多為暈船和濕冷所苦,還沒到達作戰地點就基本精疲力盡了。登陸作戰開始後也非常不順,海灘西段預備的32輛水陸坦克中有27輛剛一下海就因風浪過大而沉沒,倖存的5輛坦克中還有2輛很快被德軍炮火炸毀。由於潮汐影響和秩序混亂,登陸的美軍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點,大批士兵擠在灘頭任憑德軍炮火攻擊。
當海水剛剛漫過盟軍士兵膝蓋的時候,塞弗羅的上司下令開火。塞弗羅用MG42機槍不停地向大批挺進的美國士兵發射子彈,在長達9個小時中幾乎沒有一刻停止過,唯一的間隙就是更換備用的槍管,殺紅了眼的機槍組已經忘記了槍管的壽命。
他的機關槍槍管最後變得通紅燙手,不堪使用,他不得不另換機槍,當換下的火紅槍管扔到一旁時,碉堡旁邊的乾草立即被巨熱引燃。在那場戰鬥中,塞弗羅殺紅了眼,美國士兵像潮水一樣湧向塞弗羅所在的碉堡,又像潮水一樣倒在地上,鮮血染紅了整片海水和沙灘。
電影《拯救大兵瑞恩》前面部分的場景完全真實的還原了當時的戰況。
9個小時里他用光了哨所里所有庫存的12000發子彈,海水被鮮血染紅了。機槍子彈用完了以後,他又用自己的毛瑟步槍繼續射擊,打了400發子彈,當步槍子彈打完後他只能掏出自己自衛用的P38手槍繼續射擊。「因為敵軍的數量實在太多了」。他回憶時說:「我幾乎消滅了一個團的登陸部隊,周圍的海水都染紅了,我能聽見美軍指揮官在喇叭裡面歇斯底里的喊叫。我看見當機槍子彈打在海灘上水花四濺,當這些小噴泉接近那些美國兵的時候,他們開始倒下,很快,第一具屍體開始漂浮在漲潮的海浪上,不久,所有的美國兵趴下開始射擊。」
塞弗羅回憶稱,一名年輕的美國大兵在海上逃過了火線的射擊,並衝上了奧馬哈海灘。塞弗羅看到後,立即舉槍朝他瞄準,子彈擊中了這名美兵的前額,將他的頭盔都打得飛轉起來,這名美軍倒在了被血染紅的沙灘上。塞弗羅至今仍然記得那名美兵死亡前扭曲痛苦的表情,他回憶說:「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我正在殺人。直到如今,我仍經常夢到那名美國士兵,每當我想起他時,我就感到如此心痛和愧疚。」
海灘上滿是血水和海水,大口徑火炮將灘頭的美軍成片的炸翻,MG42極高的射速就如同電鋸一樣鋸翻一片又一片的美軍,美軍三五成群的蜷縮在灘頭上,很多坦克和登陸艇被德軍埋設的磁性水雷和海防炮一起擊沉。
戰鬥持續到9個小時後,美國海軍為奧馬哈海灘帶來了轉機。由於海灘登陸部隊長時間沒有任何聯絡傳來,海軍指揮官意識到奧馬哈海灘上的形勢可能已經極為嚴峻,於是17艘驅逐艦不顧觸雷、擱淺和被155mm海岸炮炸翻的危險,前進至距海灘僅730米處,在近距離為登陸美軍進行火力支援。而美軍的敢死隊此時也爬上了霍克海角,結果發現所謂155mm海岸炮居然是電線桿偽裝的。沒了後顧之憂的海軍肆無忌憚地向德軍據點傾瀉炮彈,先前被堵在海灘上的美軍也在精銳部隊第一師的帶領下開始衝鋒。中午時分登陸部隊第二梯隊提前登陸。而在空軍的指引下,美國海軍的戰列艦和巡洋艦也開始對岸射擊,德軍的防禦至此基本崩潰。
九死一生歸來的美軍
天黑時美軍正式登陸成功,第五軍軍部上岸並開設了指揮所。軍長羅傑少將上陸後立刻發電報給布萊德利:「感謝上帝締造了美國海軍」。
二戰歷史學家赫爾穆特·康拉德相信,塞弗羅可能在當天造成了美軍約3000-4200人的傷亡。不過,塞弗羅認為數字沒那麼大,但他承認,「傷亡很大,但我並不知道我打死了多少人,這很可怕,想像一下都會讓我作嘔。」
那麼塞弗羅真的打死了兩千美軍麼?恐怕太過於誇張。
按照美國PBS紀錄片Secrets of D-Day中的介紹,當日奧馬哈灘頭德軍陣地上有85挺機槍在等待著登陸的盟軍,而美軍。二戰史學專家指出,在當天的進攻中,戰役發生地奧馬哈登陸場寬約2.4公里,有15個堡壘,塞弗羅所在的WN62堡壘就坐落在靠近中間的位置。美軍登陸兵力大約在8000人左右(分為兩波攻擊),雖然美軍在奧馬哈傷亡難以得到精確統計,但根據後來解密的史料,史學界公認比較嚴謹的說法是奧馬哈海灘登陸戰美軍共傷亡3500—4000人,其中陣亡大約2500人。85挺機槍和15個堡壘以及火炮共造成美軍2500人陣亡,憑一挺機槍不可能給美軍造成2000人陣亡,除非美軍的傷亡數據有水分。
盟軍登陸成功後,塞弗羅藏身的碉堡被一枚盟軍手榴彈擊中,他的指揮官被炸死。塞弗羅成了美軍的俘虜,並於5天后被押往美國,他在美國人的監獄中當了3年戰俘,在戰俘生涯中,他閉口不提諾曼第時的作為。1959年,塞弗羅的故事才開始被美國人所知,美國人送了他一個「奧馬哈海灘之獸」的綽號。塞弗羅對自己的那段經歷太過羞愧,多少年來,他甚至從來不敢對自己的4個孩子講述當年諾曼第戰場上發生的故事。
獲得自由後的塞弗羅曾多次試圖與在諾曼第戰場上倖存的二戰老兵取得聯繫,請求他們的寬恕。最後,他找到了戴維·西爾瓦--一個在奧馬哈海灘上受了三次傷的美國倖存老兵。當上世紀60年代這兩個曾經是生死對頭的男人在德國會面時,他們互相擁抱了足足5分鐘。
2000年,塞弗羅撰寫了一本名為《62號哨所--回憶1944年6月6日的奧馬哈海灘》的回憶錄,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進行懺悔。2007年,83歲高齡的塞弗羅在最後一次接受採訪時稱,他並不熱衷於戰爭,他時時刻刻都在受到良心譴責,「我確實不是因為有殺人的慾望而殺人的,而只是想活下去。我知道,只要他們有一個人活下來,那麼他就會向我射擊。我從不想捲入戰爭,也從不想呆在法國,更不想呆在碉堡里用機槍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