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極星全球可持續發展官:在賣車與環保之間找到平衡,是做ESG的最大挑戰 | 最前線

2024-05-09   36氪

原標題:對話極星全球可持續發展官:在賣車與環保之間找到平衡,是做ESG的最大挑戰 | 最前線

文 | 雪小頑

編輯 | 蘇建勛

對新能源車企而言,可持續與ESG是一個特別的話題。

在外界的印象中,製造新能源汽車自然地與能源轉型、環保低碳相關聯,是企業做ESG的優秀實踐。但現實中,特斯拉的ESG評級不佳以及馬斯克對ESG的多次炮轟又證明,新能源車企與ESG之間的關係,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那麼,當ESG風潮席捲全球各行各業,新能源車企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面對複雜的ESG話題,新能源車企在思考什麼?

極星汽車全球可持續發展官Fredrika Klarén。來源:企業供圖

近日,36碳採訪了極星汽車全球可持續發展官Fredrika Klarén(弗雷德里卡·克拉倫)。Polestar極星是一家瑞典電動汽車品牌,早在2021年就對外宣布,要在2030年前生產出氣候中和的汽車。從更長期目標來看,極星計劃到2040年實現全價值鏈的氣候中和。

Fredrika向36碳介紹了極星給汽車減碳的新進展,企業做ESG過程中的最大挑戰,以及極星如何發揮數據在ESG管理中的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極星正在努力平衡ESG與商業利益之間的關係,並挖掘氣候目標中蘊含的商業價值。

「ESG有許多值得探討的話題,對應的挑戰也非常多。而最有挑戰性的事情,其實是如何達成一種平衡。」Fredrika坦言,「一方面,我們希望能讓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實現商業化,另一方面也在努力降低這些車在應用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在二者之間找到平衡。」

其中一條重要的解題路徑,是降低汽車的碳排放。根據極星最新發布的《2023年極星可持續發展報告》,與2022年相比,極星2023年售出的每輛汽車平均減少9%的溫室氣體排放,相當於每輛汽車減排了3.4噸二氧化碳當量。

據極星官方介紹,成功實現溫室氣體減排主要有三個原因:使用精心挑選的、對氣候影響較小的材料;在汽車和電池生產中使用可再生能源;在汽車使用過程中提高能效。

許多企業在做ESG過程中,通常面臨著數據管理和應用的難題。Fredrika介紹,極星會像管理財務數據一樣去管理ESG數據,並且利用這些數據幫助、支撐公司內部進行戰略決策判斷。不僅如此,極星還會面向消費者公開部分數據,為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提供參考。

「比如顧客去到極星門店買車,看中了極星2。這款車有不同的配置版本,顧客可以看到不同版本之間的產品碳足跡差異,作為選車參考。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些數據,顧客還可以了解購買電動車與購買傳統燃油車之間的環境貢獻差異,幫助形成購車決策。」

36碳了解到,2030年前生產出氣候中和的汽車,只是極星氣候目標的其中一步,該公司正在為2040年相關目標做準備。極星的計劃是製造出可擴展的氣候中和汽車,也就是說,能夠從一款汽車擴展到整個行業相關方都可以利用極星的解決方案,加速實現整個行業的氣候中和。而這其中,存在著一定的商業價值潛力。

挖掘ESG中的商業價值,是極星正在思考的議題。Fredrika透露,在推進整個公司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極星也發現了一些商業機會。例如材料和技術創新可以在未來實現商業化,給企業帶來更大的經濟價值。

「我們不應該把ESG視作一個大負擔。相反,它更是一個重要的機會,可以向所有利益相關方闡明企業在這方面的投入,由此給公司和投資者創造的價值,並且滿足一部分顧客的預期。」Fredrik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