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爆棚不忘感謝員工!快手2024年還能飯否?

2024-01-17     雷科技

原標題:業績爆棚不忘感謝員工!快手2024年還能飯否?

回望剛剛過去的2023,科技、網際網路行業又度過了不平凡的一年:頭部大廠起起伏伏,拼多多市值超越阿里、位元組跳動營收直逼騰訊,改朝換代正在上演;多少風口來了又去,元宇宙、新消費熄火,半導體從周期低點緩慢反彈,AI大模型一飛沖天……

這一年下來,誕生了哪些值得銘記的新技術/產品?哪些公司、行業的變革最牽動人心?為解答這些問題,全面梳理行業的點滴變化,價值研究所特推出「2023請回答」系列年終復盤,邀你一起回顧科技、網際網路產業的這一年的失落與希望,探索未來的方向。

1月17日,價值研究所在《電商巨頭「血拚」年貨節》中剛提到,頭部電商平台正全力備戰年貨節,發放大量紅包、滿減券以喚起消費者購物慾望。沒想到,最大方的大廠不止給用戶發錢,還給自家員工派年貨大紅包。

1月16日,快手CEO程一笑通過內部信宣布快手實現上市後首次整體盈利,為感謝員工過去一年的努力付出,將向員工派發最高為2866元暖心購物金。據價值研究所(ID:quanwaicaijing)了解,工齡滿三年(含)以上員工可獲得2866元暖心購物金,其他員工也將獲得數額不等的暖心購物金。此外,快手還會從1月17日中午開始上線為期12天的快手商城員工內購專屬會場,將員工激勵與業務大促巧妙結合,快手確實很會玩。

過去一年,網際網路大廠普遍在執行降本增效政策,削減員工福利是主旋律。快手在這時候逆勢而行,向員工派發大額購物紅包,可見高層對過去一年的業績十分滿意。

通過聚焦電商、短劇等新業務,深耕招聘、房產、本地生活、家電等垂直領域,快手正在尋找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高質量增長之路。不過,電商行業高度內卷,短視頻的戰事尤其激烈。快手在歡慶盈利之餘,仍需保持警惕。

(圖片來自快手官網)

盈利屢超預期,快手逆天改命全靠成本控制?

雖然四季度及全年財報仍未發布,但從前三個季度的季報中,我們也能看到快手各項財務指標的逐步改善。

財報顯示,去年前三個季度快手總營收分別錄得252.17億、277.44億和279.4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9.7%、27.9%和20.8%。增速雖略有起伏,但均高於去年同期的水平,可以印證快手及整個網際網路行業在過去一年的緩慢修復。

而更令人驚喜的,無疑是利潤端幾項指標的大幅改善。

2023財年前三季度,快手經營利潤、經調整凈利潤均實現三連漲,對應的利潤率也是穩步提升。其中,一季度仍掙扎在負區間的經營利潤,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別達到12.96億和22.11億元,對應的經營利潤率從-2.8%飆升至7.9%,遠超市場預期。

經調整凈利潤則是在一季度搶先一步由負轉正,從0.42億一路漲至31.73億,三個季度的凈利潤率分別為0.2%、9.7%和11.4%,實現超10個百分點的大幅增長。

想要提高利潤,控制成本是很關鍵的一環。面對外界的討論,快手並不避諱「摳門」這個話題,而是乾脆化身省錢大師,身體力行教其他同行壓縮開支、摳出利潤。

一方面,嚴控常規開支,不該花的錢一概不花。就連大廠向來慷慨的股權、薪酬支出,快手也控制在有限區間內。

數據顯示,三季度快手雇員福利開支、帶寬及伺服器託管支出同比分別下降17.6%和18.8%,是各項主要支出中跌幅最高的兩項。此外,長期占據支出大頭的營銷及銷售費用也持續減少,過去三個季度的分別削減了8.37%、1.38%和0.63%。

自今年二季度以來,快手銷售費用率環比、同比均有明顯下降,支出結構變得更加合理。難得的是,在不斷壓縮銷售費用的同時,用戶規模的增長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財報顯示,去年前三個季度快手MAU分別錄得6.54億、6.73億和6.85億,截止三季度末DAU與MAU的比率為56.5%,展示了不俗的用戶黏性。

另一方面,快手也開始削減投資支出,非核心項目能砍就砍,把有限的資源聚焦到能穩定變現的主業上,不再沉迷對外擴張。

諸如圖文資訊應用快看點、元宇宙項目全景視頻等都已叫停,就連本地生活到店等頗具潛力的業務,在拓城過程中也顯得極為謹慎。去年7月,快手還對投資業務進行了一次調整,CFO金秉接手戰略投資線,並將下轄的商業分析部、投資發展部等部門整合至其原本負責的財經線,未來快手也不打算再單獨設立戰投線。

說快手賺錢靠摳,本質上沒錯。但省錢是一門藝術,該省省該花花,不能因為省錢影響核心業務,這當中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綜合營收、利潤、MAU、支出等多重指標,快手這一年無疑交出了一張高分答卷,在規模與效益的博弈中尋找到了平衡地帶。

這也意味著,快手不是只懂死摳利潤。過去一年,在需要花錢的地方,快手還是願意打開錢包的。只是這錢要花得有價值,用到關鍵的地方。關於快手以及大廠砍項目的盤點,價值研究所在《2023,大廠手起刀落》一文已深度剖析,歡迎點擊閱讀。

省錢不影響擴張,電商、房產、短劇大爆發

在去年9月舉行的快手2023投資者日活動中,CEO程一笑表示集團現階段最重要的三件事分別是充足多元的供給、高效的內容分發和匹配、不斷完善的運營機制。這三件事,都是圍繞幾個主業進行的,對外擴張被擺在了次要位置。

從財報來看,快手的營收主要分為三個板塊,在線營銷服務(廣告)、直播和其他(含電商),三個板塊的占比在過去幾個季度並沒有太大變化。作為快手頭號支柱,廣告業務過去三個季度營收分別為130.64億、143.47億和146.9億元;其他業務則擁有最高的增速,去年前三個季度分別增長51.3%、61.5%和36.5%。

得益於大環境的回暖和穩定且高水平的用戶黏性,快手廣告業務順風順水,沒有太多需要調整的地方。受政策因素影響,秀場直播這幾年是節節敗退,聲勢大不如前。快手直播業務同樣經歷了長期震盪,營收占比逐步下滑如今已趨於穩定,但經不起太大折騰。這樣一來,電商就成為了快手這一年最重要的調整對象。

1、快手電商崛起,「抖快紅」新電商三巨頭成型。

快手電商這一年的主要工作,可以梳理出三條主線。

一是發力各種大促節點,重點突破以往的非優勢品類。比如去年618期間,快手生鮮食品品類GMV大幅增長,其中速食凍品成交額增長92%,海鮮產品增長超50%,果蔬肉類GMV也增長超過30%。而在雙11期間,消電家居成為主力,單日GMV突破22億元刷新行業紀錄。

二是鞏固低價優勢。去年8月,快手宣布上線大牌大補頻道,首期已有超過300個品牌接入。以白牌商品起家的快手電商,想要提升毛利率,就必須增加商品供給、擴大商家生態,特別是引入更多品牌商家。而想要在這基礎上保持低價優勢,就只能讓平台作出讓步,提供更多補貼了。

當然,對剛扭虧為盈不久的快手而言,此舉必然會導致短期支出壓力上升。這時候,又得考驗快手的成本管理能力了。

第三,則是效仿老冤家抖音的做法,開始補強貨架場域的短板。去年Q1,快手貨架電商GMV同比增長76%,在隨後的2023引力大會上快手高層也宣布要升級貨架場域,並承諾給店鋪提供更多扶持。

關於快手電商的表現,價值研究所(ID:quanwaicaijing)在電商行業萬字長文盤點《電商行業的2023:太難了!太卷了!太拼了!》一文已有詳細梳理,整體來說,2023年快手電商已與抖音電商和小紅書並列為「抖快紅」新電商三巨頭,與「貓拼狗」狂卷市場。

而面對直播這個老本行,快手選擇折中路線,從秀場直播中抽身,轉而大舉扶持直播賣房這個新行當。

2、快手直播祛魅,不靠秀場靠賣房。

回顧過去一年,快手對理想家項目的投入完全不比直播電商少。

一方面,快手不斷擴大自己在地產界的朋友圈並培養高質量帶貨主播。

去年上半年,快手先後和正順好房、十方科技、中原等頭部地產代理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各方承諾基於快手理想家平台提供的資源,幫助線下經紀轉型線上主播。除此之外,快手還分別於昆明、徐州、無錫等地上線簽約作者招募計劃,去年9月落戶山東臨沂的超級理想城計劃則招募到了1500名簽約主播。

另一方面,快手理想家不間斷推出各種專題活動,活躍線上、線下交易氛圍。

3月,快手開啟了為期一個月的「春季購房節」活動,拿出2億購房禮金;9月,「96安家節」應約而至,活動延續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快手聯合開發商、代理商提供3億購房禮金;來到年底,「冬季跨城購房節」、「全國購房季」一個接一個,規模也越來越大。

可以說,對直播賣房這門生意,快手已是志在必得。這對快手意義重大:秀場直播天花板很低——從秀場鼻祖YY直播的境遇就能看出。直播賣房的成功表明快手直播已成功「祛魅」,其直播場景的價值和流量變現的效率大幅提高,直播業務的天花板一下被突破了。除了在房產交易中頗有斬獲外,快手在直播招聘等垂直場景中也有不錯的表現,未來其在直播+本地生活、文旅等領域的發力也十分值得期待。

3、短劇成意外之喜,快手未來的現金奶牛?

至於下半年冒出來的短劇這個新風口,快手也很想抓住,只是當前的投入和扶持政策看起來還是很謹慎。

最新數據顯示,快手短劇日均DAU為2.7億,創作者規模約10萬,其中有超過300部作品播放量破億。不過短劇這半年實在跑得太快了,惡性競爭加劇,監管尚未成熟。快手和抖音一樣,都發布了多個管理細則並清退違規帳號、下架擦邊內容,業內共識是現在首先要做好規範管理。

快手倒也不必著急,雖然名字帶「快」,但在追求可持續發展後,快手早已不再求快而是求穩,做內容出身的快手深知有些事情快不得,且短劇這事兒它有十足勝算,畢竟短視頻平台的基因天然適合短劇傳播。

總而言之,這一年下來,快手已經適應不疾不徐的節奏,不再高舉高打。沉下心來先把低層建築建好,也是很有必要的。

短視頻紅利正在消失,快手的護城河夠寬嗎?

回顧過去一年,無論快手還是抖音,當下最嚴峻的考驗都不是來自自身,而是大環境的急劇變化以及競爭對手對自家地盤的蠶食。不止一家券商、機構在研報中提到,短視頻行業正在失去「高貝塔」優勢,即增長速度減緩、新用戶獲取越來越難。

Questmobile的統計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快手、抖音去重用戶總數接近BAT三巨頭的峰值。疊加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用戶規模即將見頂的現實,可以預料抖、快雙雄將步阿里、百度等前輩的後塵,逐步進入存量競爭階段。這就意味著,快手、抖音每拉到一個新用戶,大機率都是從對方那裡搶來的。

這個現象並不令人意外,畢竟移動網際網路行業任何一條分賽道,都躲不過盛極而衰的過程。因為網際網路用戶的增量空間並非無窮無盡,中國居民的觸網率、短視頻滲透率也已接近極限。更糟糕的是,跟抖音、快手搶存量用戶的對手反倒越來越多了。

價值研究所在此前的報道《短視頻的2023:視頻號強勢崛起,網紅們越來越急了》中分析過,過去一年視頻號勢頭越來越猛,加上美團、支付寶、拼多多等新玩家蜂擁而至,抖、快雙雄對峙這一恆久不變的行業格局,似乎產生了一絲動搖跡象。

在今年1月11日召開的微信公開課上,微信團隊透露了一個令抖音、快手都十分警惕的訊息:2023年視頻號直播帶貨GMV同比暴漲近三倍,視頻號電商已然駛上正軌。在價值研究所此前的電商行業大盤點《電商行業的2023:太難了!太卷了!太拼了!》中,視頻號被歸為「貓拼狗」三巨頭和「抖快紅」新三兄弟外的最大變量,電商行業新戰國七雄已浮出水面。

和抖音相比,快手的護城河沒有那麼穩:主站MAU,電商GMV都有差距,後者的「增長飛輪」明顯沒有那麼強,對競爭對手的迫近也更加警惕。

短視頻進入存量競爭,是必然的。古往今來,凡是能在這一階段保持自身優勢的網際網路巨頭,都離不開差異化三個字。換句話說,快手要努力綁住自己的核心用戶,提高單用戶價值。

早期的快手比抖音更加下沉,是業內共識。和風靡都市青年的抖音不同,快手的輝煌是靠無數老鐵共同鑄造的。只不過最近幾年雙方內容方向、社區氛圍越來越趨同,用戶重疊率上升,下沉、潮流等標籤也愈發模糊。但快手的基本盤仍在下沉市場,和老鐵們打好關係,永遠是優先戰略。

去年10月,首屆快手三農生態大會在天津舉行,會上宣布推出「快手三農紅人計劃」和「快手三農耕耘計劃」,平台預計投入20億流量扶持三農創作者。相信快手也很清楚,接地氣的三農內容,是老鐵們的最愛。扶持三農創作者,則是豐富內容供給、維護社區範圍的最好方式。

(圖片來自快手官方微博)

總而言之,拿到2023年的高分答卷後,快手還是不能鬆懈。因為未來的競爭肯定會更加激烈,2024的日子也不會太好過。大環境的變化,平台無法左右,只能做好自己的分內事。快手今天的成績全靠老鐵們幫襯,未來也還得靠老鐵助力。期待2024年快手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畢竟現在能給員工發購物金的大廠已鳳毛麟角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b97cc1eaa51f14df62da6ed1061f9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