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無能的媽媽,越熱衷於做以下幾件事,耽誤孩子前程還渾然不知
馬上要開學的侄女,昨天跟母親在家吵了一架。
她一氣之下跑到我家來躲著,並揚言再也不肯跟徐女士(侄女媽媽)多說一個字。
談起徐女士,我們家無一人不發怵,她個性強硬,而且掌控慾望極強,凡是她做的決定,別人都不得忤逆,否則免不了一頓責罰。
想當初我上高中那會兒,在她家借宿了1個月,就哭兮兮地向老母親報備,請求回學校住,原因就是實在忍受不了徐女士的 強迫症(掌控欲)。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所以打侄女出生,我就對她深表同情。這不,從她會說話的時候,母女倆便跟冤家一樣成天吵個不停。
一個活潑的女孩,生生被逼成了小辣椒,媽媽越不讓乾的事情,她偏偏要對著干。我們每次壓根勸不住,還會跟著挨批,最後所幸不再插手。
至於徐女士的先生,也因為忍受不了妻子的「蠻橫」,幾年前就提出了離婚。
每次想到徐女士一家的時候,都特別感慨:難怪別人說,一個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媽媽在家庭的作用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如果說父親是家庭中的太陽,光芒萬丈給人指引,那麼母親則是月亮,清輝四灑撫慰人心。」
一個家庭中,母親是靈魂,你們的格局往往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
一個聰明能幹的媽媽,往往能讓整個家庭氣氛都變得異常和諧,夫妻之間彼此扶持,孩子也能優秀拔萃。
反之,一個無能糟糕的媽媽,卻能一毀毀三代,家裡每天矛盾不斷,丈夫不願回家,孩子也變得敏感叛逆,未來前程堪憂。
越是無能的媽媽,越熱衷這些事
1、喜歡「比較」,總是羨慕別人家
這類媽媽,總是喜歡拿孩子和老公跟別人家的做對比,美其名曰要刺激對方的上進心,鼓勵他們加油干,但話里話外都在打壓孩子和老公這裡不行、那裡不對,這種方式無疑會傷害到家人的自尊心。
每個人其實都有自驅力,但如果長時間沒有得到最親密之人的肯定,時間長了往往就容易像霜打的茄子,變得垂頭喪氣,缺乏做事的動力。
部分人還可能出現自信心喪失,開始自我懷疑,即使遇到機會了也不敢抓住,前程反而被耽誤。
電影《萬箭穿心》中,就很好地展現了一位喜歡比較,情緒不穩定的媽媽是如何毀掉一個家的。
女主李寶莉是一位性格強勢、脾氣暴躁之人,成天在家抱怨老公無能、斥責孩子不省心,自己稍微有點不如意,就對著家裡人發脾氣,家庭氛圍異常壓抑。
不巧的事,丈夫又「被迫」事業,本身常年遭受妻子怨氣的他,想到回家還要面對妻子的臉色,就覺得異常絕望,最終選擇跳江,而兒子長大以後也拒絕贍養媽媽。
2、喜歡道德綁架,以愛之名掌控孩子和丈夫
有些媽媽,也特別喜歡強調自己為這個家的犧牲和奉獻,然後激發自己的內疚之心,讓對方聽從自己的安排。
某些時候,我們能理解媽媽們為了一個家任勞任怨,她們確實付出了太多,希望被別人看見,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個人主見和意識,有個人價值選擇和判斷。
即使我們是關係親密的家人,也不能用道德綁架,用自己為了家庭的奉獻為理由,來掌控要挾對方。
而且很多時候, 有些媽媽所謂的犧牲,本質上只是一場自我感動,她們壓根沒有想過孩子和丈夫們需要什麼,就把自己以為好的東西毫不保留地給對方,然後又給對方施加壓力,哭訴自己的付出,這其實也是一種相對自私的行為。
因為這類人的邏輯思維里,更多的是把自己放在前面,她們付出只為滿足自己的「犧牲欲」,沒有考慮過對方的想法。
3、只會抱怨別人,但不反省自己
「雙標」是一段關係相處中,最致命的bug。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遇上一些喜歡給自己「開脫」的母親,明明這件事情是她們有錯在先,可為了占據道德制高點,會先把鍋甩在別人身上,卻從不反省自己的問題。
例如,當全家出去旅行的時候,明明是她自己忘記了時間,而且又在後面收拾慢了,導致錯過了航班,結果她非但不感到抱歉,還把老公和孩子批評一頓,怨對方怎麼不提醒自己。
這種方式不僅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對孩子來說,還可能沾染上母親的壞習慣,以後遇上什麼事,也變得跟媽媽一樣,習慣性把錯怪在別人身上,長期如此,別人都會對他避而遠之,而這在職場中更是大忌。
【總結】
我們經常形容母愛無私,然而「愛」也有陷阱,有真偽,甚至可能會傷到孩子。所以,並不是所有的母親,都能稱得上一位好母親。
另外,大家也別忽視,母親也只是一位普通人,她們會流淚、會受傷、會犯錯,生而為人,大家都有七情六慾,也請各位不要神化母親的作用。
總認為母親無所不能、無堅不摧,她們其實和孩子一樣都是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的,作為孩子,也不要因為母親一次的失誤就對她全盤否定,認為媽媽不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