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媽的醫藥費必須你出,平時你們天天不在家,都是我在家伺候咱媽,拿錢!」
「你還好意思說,這不都是你乾的好事,天天在家啃老,你自己心裡有數!」
此刻還躺在床上的老母親聽著二人的爭吵,眼裡止不住流出淚水,
這個家庭到底經歷了什麼,哥哥為什麼對熊麗如此憤怒,熊麗這些年到底是在照顧母親還是啃老?故事要從熊麗的第一段婚姻開始說起。
被土豪相中,但野雞還是難變鳳凰
熊麗的母親名叫李鳳玲
,老太太一輩子幾乎都生活在湖南省鄉鎮,一家人靠務農和丈夫外出打工維持生計。
李鳳玲一共生下六個孩子,熊麗就是其中年紀最小的老六。
生熊麗的時候,老母親李風林已經四十多歲了,妥妥是大齡產婦,老來得子又是一個「
小棉襖
」,熊麗一出生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
儘管家庭條件一般,但上面有父母和五個哥哥姐姐,所以熊麗從小一直備受照顧,生活還算幸福。
可是好景不長,熊麗十三歲那年,父親去世了。
失去了父親,家裡失去了重要的經濟來源,好在熊麗的哥哥姐姐已經長大,已經成年的哥哥們主動擔起了維持生活的責任。年紀尚小的熊麗依然是全家的寶貝,無憂無慮,衣食不愁。
在全家的寵愛下,熊麗慢慢養成了小公主,不僅長相精緻出眾像公主一樣,連脾氣和性格也有點像公主。
可能對女孩來說,稍微有點「公主病」也不是一件壞事,1986年,十九歲的熊麗就遇到了自己的「王子」。
從小沒出過鄉鎮的熊麗那裡抵得住有錢人的瘋狂追求
很快,
她一口答應了兩人的婚事。
嫁到大城市的熊麗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她住上了大別墅、開上了小汽車
可是隨著二人的朝夕相處,熊麗身上的毛病也一點一點暴露出來。因為熊麗沒上過幾年學,自己也不喜歡讀書,根本談不上知書達理;再加上從小嬌生慣養,一身的公主病,脾氣又大,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
慢慢地,
二人都有了離婚的念頭
只會揮霍享受,這樣的女人誰能忍
,完全可以用這一筆錢做生意、做投資、甚至在
,哪怕是精打細算的用於生活,也可以衣食無憂地生活好幾年。
可是目光短淺、沒有見識、過慣了有錢人日子的熊麗卻只知道揮霍享受,
十四萬的巨款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揮霍殆盡。
沒錢也沒有能力賺錢,天天呆在家裡也不是辦法。母親李鳳玲勸熊麗出去找份工作,可是熊麗完全沒有工作能力,
也一點也不願意吃苦受累
。
最終在別人的介紹下,熊麗認識了她的第二任丈夫。
不做家務也不掙錢脾氣還特別大,任誰攤上這樣的媳婦心裡也彆扭。
很快,第二任丈夫也對熊麗忍無可忍了。結婚兩年後,熊麗又與第二任丈夫離婚。
再三求人介紹,熊麗認識了自己的第三任丈夫。
在這樣的想法加持下,才三十來歲的熊麗心安理得地開始了自己的啃老生活。
啃老也活得不亦樂乎,老家拆遷埋下禍端
此時熊麗的母親已經年逾古稀,但是身體依然硬朗。老母親李鳳玲平時一人在家裡獨居缺少親人的陪伴,得知小女兒要與自己一起生活心理還挺高興。
就這樣,「
小公主
」熊麗又回到了自己家裡,母親又像從前一樣照顧著她的生活起居。畢竟是自己身上掉下里的肉,
母親李鳳林對女兒的啃老行為沒有任何怨言。
熊麗每天在家除了時不時陪母親說說話,就是玩手機、看電視,一點也沒有工作賺錢的念頭,
母女二人的生活全靠母親李鳳玲每個月一千出頭的退休金。
雖然老母親對這樣的生活沒有抱怨,可是在哥哥姐姐眼裡,七十多歲的老母親還要照顧熊麗,熊麗自己也不思進取,這未免有些過分了。哥哥姐姐們輪番來家裡與熊麗談話,勸她趁年輕出去找找工作,不能就這樣頹廢地生活著。
李鳳玲的幾個兒子都已經成家立業,平時輪流照顧母親,兄弟幾個決定平分二十萬元拆遷款,為此還簽了贍養李鳳玲的協議。
老母親受傷卻無人出錢看病,居委會出面協調直教人寒心
熊麗沒有工作,她和母親賴以生存的養老金基本都是月光,根本拿不出多餘的錢給老母親請醫生。於是熊麗拿著家裡拆遷時哥哥們簽署的贍養協議找到各位兄弟,讓哥哥拿錢給母親治病。
哥哥們得知母親受傷骨折,就知道是熊麗照顧不周,怎麼能讓九十多歲的母親獨自一人出門趕集呢。
因此,哥哥們都指責熊麗,覺得這件事應該由熊麗負責,拒接出錢。
有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出面解決問題,事情終於算是有了好轉。工作人員把老人送到醫院治病,又叫來了熊麗的哥哥們,一家人好好協商一下老人的贍養問題。
熊麗與哥哥們一見面,雙方就吵得針鋒相對。哥哥們指責熊麗不工作、啃老、照顧老人不力,這才導致母親受傷;熊麗則指責哥哥們平時少有探望,而且平分了拆遷款又不盡贍養義務。
聽到這裡,熊麗的嫂子忍不住了,她拿出老母親李鳳玲存摺的取款記錄。
原來每月李鳳玲的養老金剛一發出來,熊麗就立馬把錢都取走。
熊麗解釋說這些錢都用來打理老人的生活,自己沒有私藏一分錢。
最終在工作人員的協調下,一家子人最終達成協議。
老人每月的退休金,三分之一用於老人醫藥費,三分之一用於老人生活開銷,剩下的存入銀行;熊麗如果要跟母親住在一起,就必須照顧母親飲食起居,且必須有自己的獨立收入。其餘母親再有額外開銷,由哥哥們平攤費用。
最後,五十多歲的熊麗不得不外出工作,半輩子的「公主生活」算是結束了,
以後再也不能靠母親的養老金生活了,穿衣吃飯全憑自己努力。
好好一大家子鬧得如此地步,不免讓人心酸惋惜。可是仔細看下來整個故事,無論是老母親李鳳麗老無所養,還是熊麗被逼工作,每個人都是自食其果。
若老母親從小重視孩子教育,對小女兒熊麗不那麼嬌生慣養,及時糾正孩子們不好的思想和行為習慣,那等到自己老年也不會落得無人照顧的境地。
若熊麗珍惜自己的婚姻,認真經營自己的生活,雖然上學不多也可以自己學習進步,那她應該會有很幸福的婚姻,也不會中年啃老。
積極向上、努力奮鬥,應該是每個人認真生活的模樣,天上不會掉餡餅,父母也不是永遠的依靠。自己多努力,幸福終會降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a9cbd474968f25063acdca45ab5af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