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賽道為何電影、長劇不行,《閃婚老伴是豪門》等微短劇卻跑通了?

2024-09-22     搜狐娛樂

搜狐娛樂專稿(胖部/文)

微短劇的風,這次吹到了銀髮市場。從《閃婚老伴是豪門》爆火開始,一批中老年的霸總、古偶、甜寵劇已經分別與觀眾見面。

比如《閃婚五十歲》《賣菜大媽竟是皇嫂》《五十歲保姆嫁豪門》等,都是這類愛情爽劇。其他的題材,還有溫情類的《三子敬母》、戰爭劇《老炮兒之上陣父子兵》等。

其中《閃婚老伴是豪門》依然是熱度最高的,截至9月22日在抖音團圓劇場有5.2億播放,話題播放總量破25億,連續多日拿下行業熱度榜第一;有媒體報道,該劇的24小時充值額達到了2300萬。

此外,《閃婚五十歲》的話題播放量在4.8億次,《五十歲保姆嫁豪門》4.5億次,《賣菜大媽竟是皇嫂》幾個話題疊加也有超5億次播放,相關內容的熱度可謂節節走高。

這並不是銀髮市場的龐大需求第一次被看見,事實上,嘗試為老年人定製內容、打開市場的努力,在影視行業並不缺乏先例。

就在近期,電影《出走的決心》成為年度口碑黑馬,預測票房即將破億。

不過如果從市場角度來說,雖然該片實現了40歲+受眾想看數據高達30%,打破了以往《我愛你!》《飛越老人院》等作品受眾仍以年輕人為主的局限,但想看人群中女性高達80%、52.5%為白領,還是表現出了其傳播難以打透中老年下沉人群的問題。

而劇集方面,近兩年如《外婆的新世界》也有不錯的口碑,今年的《老傢伙》更探討老年社區話題,但從傳播來看也未觸達銀髮受眾。

問題也很明顯,就是這些內容都不太符合銀髮群體的消費習慣。

相較票價較高、大部分老年受眾都不會消費的電影,雖然劇集更切合家庭場景,但因為供應內容大多為現實題材比如養老、老年孤獨等話題,呼籲對老年人的關懷和理解等,老年人的內容需求其實沒有擺在第一順位上。

而微短劇的差異是,極致的爽感與造夢,是真正切中老年人內容偏好,又滿足微短劇觀看的日常消費習慣的。

事實上,在短視頻領域,中老年群體已經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增量市場。從此前的網紅「秀才」,到近期任重、遲帥、朱泳騰等中年男演員上線深耕中老年市場,發力40+女性的直播帶貨賽道,都取得了極佳的效應;如根據此前新抖數據,「秀才」50歲以上粉絲占比達47.83%。

而這種增量,源於老齡化問題形成的硬幣兩面。根據公布數據,截至2023年末,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超2.9億,占全國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超2.1億;而且這部分老年人相對財務壓力小、積蓄量大,市場潛力還在不斷激活。

他們也確實表現出內容消費上的強需求,比如網文賽道,中老年已經成為「總裁文」等賽道的主要受眾。再到銀髮短劇,真正定製內容需求,徹底激活了這個市場。

客觀來說,這得益於微短劇特殊的內容特點,製作周期短、成本低,試錯空間大,可以為具體的分眾人群定製內容,而且內容價值化壓力相對小,能夠更好地服務觀眾的情緒價值和需求,這種直白恰恰成為打通銀髮市場的關鍵。

而伴隨著一批中老年微短劇走紅,或許也會對內容行業有新的啟示。

未來,或許「中偶」、「老偶」的垂類內容將進一步增加,打造非現實賽道、造夢屬性更強的「新銀髮內容」,真正切身打造老年人想看的內容。但也正如一些聲音指出的,中老年人造夢內容激增後,如何防止新型騙術,也應成為社會的新課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a8cc66e0f10ece38d9d737ff0ff4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