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大結局:我們這一生,最該看透這4種社會真相

2022-03-03     叫我麥大人

原標題:《人世間》大結局:我們這一生,最該看透這4種社會真相

01

近日,熱播劇《人世間》,終於迎來大結局。

網友感嘆道:就連「大結局」這三個字都那麼感人。

「卷」過人世間的苦,也夾雜著人世間的情,最後蘸著甜蜜一口氣吞下,觀眾的眼淚再也無法控制,《人世間》真是一部好劇。

該劇收官當日,眾多演員發布社交平台,看得出來《人世間》這部作品,留給大家太多的不舍與感動。

演員辛柏青用精湛的演技征服觀眾,這就是國家一級演員的魅力。

半年的拍攝時間,讓辛柏青和「周秉義」一同成長,他坦言:

「這樣一個角色,是我從業這麼多年,挑戰難度最大的…」

劇中飾演「周蓉」的宋佳表示:

人不管走多遠都要回家,作為家中唯一的女兒,她的身份一直在切換,也隨著人情世故在成長,這段時間周蓉給大家添堵了。

還有老戲骨薩日娜老師,她感慨道:完美落幕,何其有幸,生活美滿的《人世間》,感恩。

老周家的全家福,永遠停留在1969年的冬天,真是應了那句老話: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人世間》的演員們,用精湛的演技向老百姓呈現老周家的悲歡離合、真情冷暖,劇中的每個人物,都能看到自己的縮影。

02

關於誰的生活,是不累的。

鄰居沒有不羨慕周家的,老大周秉義當了官,老二周蓉成了教授,老三周秉昆雖說是個普通人,但本分勤勞,對父母相當孝順。

但旁人都不知道的是,周秉昆也曾抱怨過。

哥哥姐姐都成才,自卑感油然而生,他幾次丟了工作,哥哥姐姐並沒有利用職務去幫助他,當他房子被收回的時候,大哥也沒有幫他。

直到了解親人的處境之後,周秉昆才慢慢釋懷。

人生是苦,也是甜,人人都在負重而行。

有些事情,誰都幫不了誰,只有靠自己。

03

讀書,是改變命運的最佳方式。

在城市的貧困村落「光字片」,生活著一群艱難求生的底層人民。

正是在這個溫飽都有些困難的家庭里,周父周母無時無刻不叮囑兒女,要好好讀書。

周父在外風餐露宿,不想孩子重複他的命運。

至於周母更是目不識丁,卻常常囑咐兒女,要好好讀書。

這對老夫妻對書本心存敬畏之心,是劇中活得最通透的人。

所以每當看到孩子讀書時,周母總是默默做著家務,從來不上前打擾。

最後,周秉義娶了副省長的女兒,走仕途之路。

而二女兒周蓉在重點大學任教,成了最年輕的教授。

作為「老疙瘩」的周秉昆,從小不愛學習,長大後成績平平,最後當了一名車間工人。

比起哥哥姐姐,周秉昆的生活,的確遜色不少。

就連街坊都忍不住嘲笑,背地裡說他是「最不爭氣的老疙瘩」。

周家三個孩子的遭遇,告訴大家一個道理:

「對於普通人來說,讀書或許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一定是最好走的路。」

曾經偷過的懶,會變為日後的泥濘,它讓你在風雨交加的日子裡,寸步難行。

所以說,心中有書,腳下才會有路,讀書一時苦,不讀書苦一輩子。

04

關於關係,聚散離合終有時,從來煙雨不留人。

「六小君子」隨著社會變遷,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

有人當老師,有人走仕途,有人拉車做苦力,有人靠老婆「吃軟飯」。

所以過年聚會時,身處不同環境的哥們弟兄,一見面就話不投機。

走仕途的「呂川」,評價他們不求上進,自由懶散,而向陽忙於事業,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面對某些問題,他們爭論不休,最後不歡而散。

人和人最大的距離,就是圈子不同、成長速度不同、環境不同,所以即便是最要好的兄弟,也會因為層次差異,而一拍兩散。

05

關於人性,友情崩塌,多數逃不過一個「錢」字。

喬春燕、曹德寶跟秉坤的感情不用多介紹,但自從大哥周秉義改造舊城區之後,兩家的感情發生微妙變化。

春燕夫婦也想分大房子,但條件不合格,他們找到秉坤幫忙,但秉坤拒絕了他們的無理要求。

春燕痛斥秉坤不仗義,還實名舉報周秉義,昔日的患難朋友,成了水火不容的仇人。

其實,每個人都想爭取完美的人生,但生活總有遺憾,而這遺憾,才是生活的本色。

《人世間》中有糾葛、有擔當、有自私、也有純良,普通人的生活,不就是這樣麼?

萬物之中,人渺小如同一粒沙塵,即便這輩子跌跌撞撞,但心要向陽。

最後,願大家踏遍千難萬險,無畏白髮蒼蒼,更別忘記少年時的模樣。

作者:棒棒

編輯:麥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a3f1c316d3d3b85663ee26e8af6bc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