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有人慾捧殺你,自己心知肚明,如果是你會怎麼辦呢?

2022-06-27     老夏分析師

原標題:職場中有人慾捧殺你,自己心知肚明,如果是你會怎麼辦呢?

世上的一切道德,都是為了利益。

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不遭人嫉是庸才,凡是有能力的人都會被人捧殺,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更優秀。

一個人若不去攀高,就不怕下跌,若被人看低就不怕捧殺。

社交最根本的核心邏輯永遠在於利益,社交道德的唯一標準,是對他人利益的尊重。

導讀:職場中,有人慾捧殺你,自己心知肚明該怎麼辦?

職場如江湖,採用「捧殺」的手段排除異己是職場司空見慣的手段,但這種手段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往往當事人發現的時候,已經到了最後被「殺」的階段。

在職場這個魚龍混雜的地方,每個人都會出於各種各樣的利益去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面對職場中難以避免的「捧殺」策略,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保護好自己的切身利益。

捧殺套路是職場鬥爭的首選工具

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捧殺」意指過分地讚揚和吹捧,來達到被讚揚者變得虛榮自負或招致他人反感的目的。

想要打壓或排擠某一個人,方式方法有很多,其中捧殺就是較為高明的手段。

高中語文課本里有一篇古文名為《鄒忌諷齊王納諫》,裡面講述了眾人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紛紛對齊王表達了鋪天蓋地般的讚美。

但是實際上,很多讚美都名不副實,有著明顯誇大的成分,極其容易讓人滋生驕傲自滿情緒,而歷史上這樣的故事卻數不勝數。

朋友小王大學畢業沒多久,可以說是一個職場小白,天真地以為自己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會得到認可。

因此夜以繼日地努力工作,業績也是有目共睹,在總結會議上得到了上級領導多次的口頭表揚,批評別人的時候也常常以他為例反射他人。

小王還曾經暗暗竊喜、自鳴得意,卻不知早已引起公司同事的不滿,埋下了不和諧的種子。

結果在團隊推選晉升的時候,表面上業績最好、呼聲最高的他卻輸給了另一位業績平平、但人緣極好的同事。

由此可見,「捧」是工具,「殺」才是目的。

不要被「捧殺」沖昏頭腦

捧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別人對你進行了過分的讚揚和吹捧,也就是說他人對你的評價超過自己的實際能力。

有些人並不清楚自己的能力,盲目的自信就會導致他極其容易相信別人的話,任何吹捧和讚美都會讓他飄飄然,以為自己確實有這麼厲害,因而也容易落入別人設下的圈套。

在職場中,要想降低被別人捧殺的幾率,首先要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認知,內心明確別人對你的讚揚是真心還是假意,自己究竟能承擔多少工作要做到心中有數。

對於別人善意的批評和建議要能夠聽進去並加以改進,對別人奉承的虛情假意要能夠分辨得出來並且聽過就算,不要當真。

當別人都把你當回事的時候,不可以把自己當回事;當別人不把你當回事的時候,你需要自己把自己當回事。

捧殺最關鍵的點在於拉高了「期望值」與「敵視度」,不僅提高了別人對你的期望值,當你無法快速準時地完成工作時。

在別人眼中的能力光環就會瞬間破滅,同時它也提高了同等水平同事對你的敵視度,他們會拿著放大鏡尋找你身上的缺點,依此來縮小你們之間的差距。

有些人對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認知,不會把別人的讚揚當真,就能抵抗被捧殺的風險。

因此當別人有意無意誇獎你,無論是同個級別的同事還是與自己臉和心不和的領導,都需要做好足夠的心理防備。

在職場中遠離捧殺你的小人

每個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讚美,但只有極少數人才能躲過被捧殺的命運,而且讚美和激勵大多比較常見,具有更強的隱蔽性。

如果沒有主動覺察,就會變成傷害自己最無形的利器,尤其是對於那些原本就喜歡聽誇讚、被吹捧的人而言,這一招無疑是最佳選擇。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因而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捧」,職場亦是如此,有些事情看破但不必說破,這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一種對自己的保護。

當我們聽到領導或同事在「捧」自己的時候,要懂得進行偶爾的自嘲自黑,讓別人的「捧」變成真正意義上的吹噓和流言,用一種無聲的反擊讓所謂的「捧」失去它原本的意義。

但是當對方全方位吹捧你,自己又實在無法迴避的時候,可以表達自己完全沒有他說得那樣優秀,反而對方才是如其描述的真正不顯山不露水之人。

如此反覆幾次,對方就明白自己捧殺不了你,甚至還可能招來不必要的麻煩,久而久之自然就會收起這份小心思。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我們和這類人的道是不同的,那不妨趁早敬而遠之。

對無事獻殷勤的人保持警惕,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努力,知道誰是真心為你好,誰是表面讚揚實際卻在暗地裡捧殺,才能在職場上安穩發展。

文/老夏分析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9f2aee2f736d32cc76425a0e97d933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