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交通英才 鑄職教品牌——貴州交通技師學院這十年

2023-11-28     多彩貴州網

原標題:育交通英才 鑄職教品牌——貴州交通技師學院這十年

20年前,隨著高校的擴招、高等教育的普及,人們對職業教育產生各種偏見。「低層次教育」「沒有發展前景」「社會地位低」……中職教育一度陷入了招生難、辦學難、就業難的惡性循環。

2012年,在不利背景下,貴州省交通廳整合貴州省公路職工教育中心和貴州省道路運輸局職工學校,組建貴州交通技師學院,既是抱團取暖求破局,也是資源共享的尋新路。

經過十年發展,這所新生的學校不負所托,抓住政策機遇,發力內涵建設、重塑校風師風學風,逐步成長為貴州中職教育的排頭兵,寫下一段後發趕超的勵志故事。

十年風雨兼程,貴州交通技師學院實現跨越式發展

與時間賽跑 抓政策機遇

2013年,貴州省政府辦公廳印發《貴州省教育「9+3」計劃實施方案》,明確到2015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人數比例達到1:1,並規定從2013年秋季學期起,免除本省戶籍省內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學費,60%以上的中等職業學校一、二年級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

初創時期的校區

這一政策實施,為剛剛開始獨立辦學的貴州交通技師學院注入了強心劑。雖然受限於教學設施的不足,當年學校各年級合計只有300餘名學生,但是教學工作的順利展開也讓學校教職工看到發展、壯大的希望。

追趕之路,只爭朝夕。為了在短時間內為學校打開知名度、爭取上級支持,學校管理者將競賽作為破局之法。

2014年,該校第一次組隊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就收穫二等獎。第二年,更是斬獲汽車空調維修項目一等獎。

賽場上的交校人

競賽上的成功推動了學校教學事業發展,幫助這所學校從全省218所中職院校中脫穎而出,入選「百校大戰」計劃,得到更多政策、資源傾斜。而技師學院師生也不負支持,建成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貴州省級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貴州省中職強基工程學校、貴州省優質中職學校和鄉村振興示範校,並榮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等榮譽。

與偏見抗爭 鑄職教品牌

十三四歲正是青春叛逆期,也是青少年心理困惑、心理衝突最多的時期。而中職學生受社會觀念、偏見等影響,更容易出現自卑心理。

如何疏導學生心理?如何讓孩子們專注於學習?如何讓他們自信起來?技師學院的答案是提高辦學質量、塑造職教品牌,而切入點則是校園文化建設,即培育「樂教至真,大愛育人」的教風和「孜孜以學,競進求新」的學風。

技能大師王慶指導學生

教師有為,學生有勁。通過人才引進、以能力定崗位改革和「三全育人」理念的踐行,技師學院不斷激發教職工幹事創業的熱情。教師的關愛與付出,使得學校在各項競賽中榮譽不斷、升學率和就業率的持續提高,而一批批學生的升學、就業、甚至成為技能大師的故事,也讓新生看到希望、找到方向。

為進一步改善校園秩序,規範學生日常行為。2017年,技師學院吸收兄弟院校經驗,招聘退役軍人入校擔任教官。

從組織學生早操到糾正課間違規行為,從維持晚自習紀律到談心談話矯正學生的不良行為。教官團隊的組建,讓學生風貌有了顯著改觀。

教官團隊組織學生軍訓

自強者勝,自勝者強。良好的師風、學風帶來的是辦學水平的持續提升、辦學成果的不斷取得。

十年間,技師學院培育了一支「名師引領、大師示範、骨幹支撐、專兼結合、雙師雙能」的教師隊伍,先後有56人次分別獲得「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同時,學校師生累計在各級技能大賽上獲得獎項500餘個。

更可貴的是,通過不斷摸索、改進,技師學院逐步建立了一套「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改、賽教相融、推動發展」辦學思路,為貴州交通事業發展培育了一批優秀基礎技能人才,也塑造了自身雙優校的金字招牌。

教學質量持續提升,學生因此收穫立身之技與自信

如今,技師學院正推進體系化的教學模式、經驗分享,為省內外兄弟院校的發展注入動能,朝著「全國知名、西南一流」的辦學目標穩步向前。

本網記者:郭紅宇

編輯:唐海鷹

編審:安軼倫

審簽:李 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979858c7703cc9a1ce4acfe06a2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