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吐芳日,艾粽飄香時,又是一年端午時!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佳節。端午節有著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包粽子、賽龍舟、佩香囊……,無不深刻地體現了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文化。作為一個重要的傳統佳節,歷代詩詞中有不少描述端午景象、緬懷古人的詩詞佳作,讓我們在古詩詞中,感受一下古人的端午情懷!
端午
宋-趙友直
節過端陽日,蒲觴滿自斟。
興懷多感舊,弔古漫成吟。
端午絕句
宋-謝逸
白髮無端種種生,每逢佳節只心驚。
老妻稚子知人意,但把菖蒲酒細傾。
端午帖子
宋-蘇轍
御溝繞殿細無聲,飛灑彤墀曉氣清。
開到石榴花欲盡,陰陰高柳一蟬鳴。
端午即事
宋-謝薖
卯飲緣佳節,昌陽薦一卮。
兒咨射團事,妻誦賜衣詩。
懶檢三閭傳,爭纏五彩絲。
平生幾端午,隨分作兒嬉。
端午
宋-許景衡
節序重重過,京華物物新。
安排黍生角,妝點艾為神。
窮巷無來客,他鄉有故人。
揮毫非楚些,誰與吊靈均。
嵩縣遇端午
明-李禎
老大偏多故里心,一逢佳節一沾襟。
誰知此日菖蒲酒,又在山城獨自斟。
憶江南-端陽詞
清-陸震
端陽詞端陽節,風物與常殊。
屋角亂紅開蜀季,街頭新綠買菖蒲。
都掛辟邪符。
憶江南-兒時憶,佳節已端陽
清-許禧身
兒時憶,佳節已端陽。
折得榴花簪短鬢,采來蒲艾縛匡床。
函夏日方長。
賀新郎-端午和劉潛甫韻
清-尤侗
小滿吳蠶吐。乍陰晴、春紅消歇,黃梅迎暑。
刮眼風塵紛未了,遍地蒲人艾虎。
何處覓、龍舟競渡。
橫笛短簫江上遠,但關山、烽火傳鼙鼓。
請拔劍,為君舞。
花花世界遽如許。算英雄、百年成敗,一杯殘醑。
金紫貂蟬長在否,不抵枕中炊黍。
又看盡、蠻爭觸怒。
讀破離騷還痛飲,嘆吳儂、更比湘纍苦。
只一醉,忘今古。
端午雜感
近現代-謝龍升
騷人千古此端陽,午夢初回返故鄉。
莫把愁腸拼百結,且將杯酒假佯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71690896_482212-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