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新知識城3個奇葩地,有的名不副實,有的實至名歸

2022-03-01     開心菜菜慢生活

原標題:廣州中新知識城3個奇葩地,有的名不副實,有的實至名歸

提起廣州中新知識城,可能在許多廣州人心目中非常沒有存在感,為什麼?最大的原因是:距離遠。

廣州人沒把知識城當城區,知識城又常常覺得自己是增城的邊緣人。雖然開發已經12年,大城已頗具規模,但是,就因為跟主城區距離太遠,因此,常常沒什麼存在感。就連買房,也是被剛需們各種嫌棄。

廣州知識城位於增城與黃埔區之間,與GDP墊底的從化區緊鄰,在與新加坡合作開發的12年里,據說,已經有了20萬左右的常住人口。

作為一座立志要成為50萬人口宜居獨立大城的知識城,境內高新企業非常多,尤其是汽車製造業紛紛在知識城建設廠地。在知識城開發建設的過程中,有幾個地方非常值得一提。其中有3個奇葩地非常吸睛。

第一個奇葩地是一幢建築,它就是會議及展覽中心的其中一座建築:智慧財產權展覽中心。

有人說,它像鳥巢,晚上有燈光的時候它還像一隻煤氣灶,乍一看還真像那麼一回事。

還有人說,它就像苘麻結出來的果子。不知道設計師設計這幢建築的靈感是不是來自於此?

不過,也正是這種奇葩設計,讓它成為知識城的網紅建築,拍照好看,而且還吸睛。

第二座奇葩建築是一隻輪胎,與廣州圓有一比。

不過,輪胎也算是名副其實了,因為這幢建築正是航空輪胎的科技中心。建成一個大輪胎模樣,不算太奇葩。

要說奇葩,知識城最奇葩的地方莫過於天池。

假如沒有看過新疆和長白山的天池,還真以為天池就是這副模樣。

從知識城到天池可以從麥村走,麥村是新農村建設的產物,從麥村修了一條登山道到天池。不過,在沒有修建登山道之前,天池被人稱為「天坑」。

天坑,哦,不,天池是以前挖礦留下的一個大坑,其實叫天坑更加形象些。有朋友去天坑旅遊,去一次被公司坑一次,從此留下心理陰影,發誓再也不去天坑。

說來好笑,朋友一共去天池兩回,第一回去,公司部門解散了,第二回去,新公司部門又解散了。有人開玩笑說,想要新公司關門,那就再去一回天池吧。

從麥村到天池的路,每天都有很多人走,距離不遠,登山也不累,以前天池沒有欄杆,近兩年不僅修了路,還修了欄杆。從野山野路變成了真正的休閒旅遊地。

不過,總感覺少了些味道。天池在沒有被多少人知道的時候,還有些神秘,人多了以後,感覺也不過如此。

因此,把天池列入知識城奇葩地也算是實至名歸。

怎麼樣?看過這3個奇葩地,你覺得中新知識城還有哪些奇葩地和奇葩設計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5f329ae2e21acf486195948c38c06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