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高發期!廈門一醫院11天接診450多例!大人小孩都會中招!

2023-07-13     Yes廈門

原標題:7月高發期!廈門一醫院11天接診450多例!大人小孩都會中招!

#福建人最近要小心這種病#

該話題衝上廈門同城榜熱搜

每年夏季

是手足口病高發期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廈門醫院

(廈門市兒童醫院)

6月份接診手足口病患兒580多例

比5月份增長9倍

進入7月

手足口病患兒就診量仍居高不下

截至7月11日

已接診手足口病450多例

廈門一4歲孩童因手足口病

高燒不退,送進重症監護室

4歲的貝貝(化名)手、足等部位出現疹子,一度高燒到40℃,渾身抽筋,精神倦怠,確診為手足口病,6月30日被送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廈門醫院(廈門市兒童醫院)重症監護室。家長沒想到小小的疹子竟然能把孩子折騰進重症監護室,聽著孩子的哭聲很是擔憂,在重症監護室外默默流淚。

via:攝圖網

一兩天後,貝貝情況好轉,轉入感染科普通病房,全家人懸著的心這才放下來。7月5日,貝貝順利出院。

上周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感染科副主任薛秀蘭主任醫師

就接診了一位成人手足口病患者

這是一名30歲的男子,家裡小孩確診手足口病2天後,男子手心、腳心長出皮疹。他自己在家照鏡子查看,發現嘴巴里也長了疹子。男子體溫正常,除了咽痛明顯,無其他不適。薛秀蘭沒有給他開藥,讓他回家休息觀察即可。

薛秀蘭介紹,成人手足口病的症狀與兒童手足口病症狀相似,一般比較輕微,如果症狀較重,要及時到醫院對症處理。為避免家庭內部交叉感染,護理手足口病患者時建議戴口罩,及時洗手,避免共同進餐,做好必要的防護。

除廈門以外

其他地區也進入手足口病高發期

福州連江縣醫院接診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患兒

單周最多已達200餘例

泉州市區多家醫院了解到

近段時間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患兒

明顯增多

湖南長沙一醫院

近段時間

醫院兒科急診一周內

已接診500多例手足口病

和皰疹性咽峽炎患兒

其中發生抽搐的約40例

90%「遭殃」的都是孩子

3歲以下發病率最高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主要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一般2至10天,平均3至5天。

引起手足口病的幾種重要病毒

90%的病例都是5歲以下的兒童,3歲以下發病率最高。

病情大多比較輕,屬於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兒不需要特殊的治療,通常7至10天就會痊癒。

只有極少數患兒病情惡化迅速,會出現併發症,如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等,嚴重的會導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類型-

由於手足口病分為普通型、重症型、危重型,其病情程度也不同。

01 普通型

目前患兒以普通型居多,主要症狀是發熱和出疹。有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發熱、咳嗽、流鼻涕、胃口不佳等症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個別病例可無皮疹。主要對症治療,大多數預後良好,一般一周內自行緩解,無後遺症。

02 重症型

主要累及神經系統,精神差、頭痛、嘔吐等。

03 危重型

主要累及心肺功能,表現為氣促、出冷汗、口唇紫紺、休克等症狀。

寶寶身邊,病毒無處不在

手足口病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口、密切接觸等方式傳播,碰到病人用過的毛巾、玩具、牙杯、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就有可能感染。

孩子愛玩的海洋球池和搖搖車就是傳播病毒的幫凶。

海洋球池好玩,卻很不衛生。球池中有大量寶寶的口水汗液甚至尿液,而且不好清洗。

如何清洗海洋球池?

工作人員這樣說

via:央視節目《第一時間》

寶寶最愛的搖搖車遍布小區周邊,可搖搖車幾乎沒人維護,估計一年到頭都很少消毒。

via:攝圖網

這些「你玩我玩大家玩」的遊樂設施,上面很可能有手足口病毒。

via:網絡

除了戶外的遊樂設施需要注意

托幼機構/學校

正是「小神獸」們聚集的地方

因此更容易發生暴發疫情

想要嚴密防守不被大肆偷襲

托幼機構/學校做好四要點

01.落實晨檢制度

有疫情發生時,要增加午檢及因病缺勤登記追蹤制度,及時發現病例。

發現有發熱、出疹等症狀的兒童,要儘快通知家長。

病例異常增多時,要及時報告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

02.管理病例

兒童在患病期間要停課休假,直到症狀完全消失後一周,憑醫療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才能夠返回學校上課。

03.做好清潔消毒

各類場所(如教室、音樂室、舞蹈室、閱覽室、保育室、宿舍、教研室等)要保持空氣流通和室內外衛生清潔。

每天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飲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

尤其是患病兒童所用物品要立即消毒,對地面、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不適合消毒劑擦拭的物品(如書本等)可在陽光下進行暴曬消毒。

在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流行季節,應增加消毒頻次。

在園內、校內午睡的小朋友們應該有獨立的臥鋪,臥具獨立存放。

如果有配備校車,要保持校車衛生清潔;校車應以自然通風為主,密閉的空調車應開啟通風裝置;每天對校車的門把手、座位、扶手、車廂地面等進行消毒。

04.加強健康宣教

設置充足的洗手水龍頭,配備洗手液或肥皂供師生使用,每日督促和教育小朋友們按照7步洗手法正確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至少洗20秒。

教育小朋友們不要與其他夥伴共用餐飲具及毛巾等物品。有疫情發生時,尤其要叮囑不要互相分享食物。

寶寶回到家後

家長也別大意

養好五大習慣

防止「病從家入」

個人及家庭預防五大習慣

01.勤洗手

孩子在飯前、便後,或者外出回家後都需要洗手。家庭成員在接觸寶寶前、更換尿布時、處理糞便後都需要洗手。

洗手要用流動的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至少搓洗20秒。

02.勤通風

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手足口病流行期間,應儘量避免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場所。

03.勤消毒

尿布、毛巾、衣物、被褥等應經常換洗與晾曬。

每天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飲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或浸泡消毒。酒精消毒對腸道病毒無效。

04.勤觀察

手足口病流行季節,應同時留心觀察幼兒的口腔、手、足、臀部和膝蓋等是否有皰疹或斑丘疹,早晚監測有無發熱情況。

出現發熱、出疹等症狀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根據醫囑進行治療。

05.種疫苗

我國已有疫苗可以針對EV-A71病毒,其作用是預防EV-A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相關疾病,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

EV-A71疫苗雖不能預防其他種類的腸道病毒,但EV-A71病毒正是引起重症和死亡的罪魁禍首,所以越早接種它越好。

EV71疫苗接種對象為6月齡-5歲的兒童,接種程序為接種2劑,至少間隔4周,為了能儘早發揮保護作用,建議孩子在12月齡前完成2劑次接種程序。

希望大家掌握好這些防禦技能

保護寶寶不被手足口病侵襲

▍整合來源:廈門日報、廣東疾控以及網絡,編輯:陳狐狸

▍所有圖片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法務支持:瞿燕飛律師/王欣律師 福建天衡聯合律師事務所

點個贊,願所有寶寶遠離手足口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5e0d60dd56d7ec210191a14d3837d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