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分鐘咬傷十餘人!廣西北海一浴場中傷人的「不明魚類」是哪種魚?

2023-08-18     科普大世界

原標題:數分鐘咬傷十餘人!廣西北海一浴場中傷人的「不明魚類」是哪種魚?

廣西北海僑港浴場8月16日出現不明生物(魚類)咬人事件,被咬傷的人數多達十餘人。這裡是一片免費浴場,一直以來都是這一帶人們海泳的絕佳場地,當天下午就有不少遊客在這裡下海遊玩,不料海水中不知什麼時候出現了一種咬人的魚類,張開大嘴對海泳的人們發起了襲擊。

僅當地的北海市人民醫院銀灘醫院就接診了10名被不明魚類咬傷的患者,醫護人員稱傷者均主訴是「在海中被咬傷,具體是被什麼咬傷的,患者都說不知道。」

該醫護人員還表示:「還有的遊客可能去了別的醫院。」

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一位傷者(11歲男童)被咬傷的照片,其大腿內側有兩處傷口,面積都比較大,說明這種咬傷人類的「不明魚類」個頭不小,至於是哪種魚類,目前還不清楚。

這種魚咬人的速度非常快,事發時在現場的一名彭姓男遊客媒體表示,這種不明生物咬人的時間只有幾分鐘,至少有十幾人被其咬傷,其中一名被咬的遊客距他只有一二十米。

彭先生還說公布照片的大腿兩處被咬傷的遊客是他朋友的孩子,他陪同去醫院治療時看到其它至少十幾名被咬傷的遊客也在醫院治療。而其中一名手部被咬傷的四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自稱是發現被咬後用手掰開了魚嘴,看到了魚但又不認識是什麼魚。而且由於海水太渾,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看到是什麼魚咬人。

出現不明魚類咬人事件後,北海僑港海灘安保人員趕緊喊話讓所有遊客立即上岸,並阻止新到者下海。而北海市海洋局工作人員稱在接到通知後就已前往現場調查。

17日下午,參與調查這一事件的北部灣大學教授級高工白麗蓉介紹了情況稱,初步判斷咬人魚類的數量不會太多,因為魚類能進入浴場的地方比較少,或是從防鯊網(有媒體稱該浴場為天然浴場,並沒有防鯊網)破損的洞口裡鑽進來的,也或是躍過防鯊網進入浴場。而因未拍到現場咬人魚類照片,目前只能通過已有資料如傷口圖片等先進行研究。

事發後有關部門於17日開始在浴場進行搜捕,動用了15艘船舶,拉網1800米左右。

但是18日公布的調查結果稱只捉住了幾隻螃蟹和幾條小魚。

18日網上所傳的僑港浴場中捕獲的一條海狼魚並非此次排查到的魚類,浴場已闢謠。海狼魚就是梭魚,也有較強的攻擊性,特別是牙齒很尖利,不過雖然排查中沒有捕獲到海狼魚,但也不能排除是海狼魚所為的可能性。

目前當地浴場大約有2000米的海灘被管控,漁網排查或將繼續,以求儘快找出「罪魁禍首」。

那麼到底是哪種魚類?把海泳遊客咬傷了呢?不少網友首先就想到了食人魚,但實際上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因為食人魚是淡水魚類,並不在海洋中生存,而且食人魚體型較小,咬不出像圖片中那樣的大面積傷痕。

僑港浴場是海濱浴場,那麼出現的應該就是海魚傷人的事件,這就很容易會讓人想到會不會是鯊魚了。時下電影《巨齒鯊》中這種巨型魚類山洞一般的巨口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東西若是游到海濱浴場,那就不只是咬傷人了。巨齒鯊這種動物被認為是真實存在過的,一般認為生存在距今200萬年前,只是體型並沒有電影中的大,古生物學家通過其牙齒化石認為這種巨型魚類和大白鯊很相似,但其體型要遠遠超過如今的大白鯊,其體重可達90噸,只比如今的藍鯨小一些,若到了海濱浴場裡,別說咬人了,它會直接擱淺的。

其實鯊魚的種類非常多,截至2021年底,已確認的鯊魚種類有512種,我國周邊海域的鯊魚種類就在130種以上,有些小型鯊魚體重只有幾公斤,比如貓鯊、狗鯊、鱗睡鯊等。大多數鯊魚的攻擊性都非常強。所以是某種鯊魚襲擊人的可能性相對比較大一些。

已有某位科普博主說是公牛真鯊,這種鯊魚又稱為牛鯊、白真鯊,屬於真鯊科、真鯊屬。雄魚成年後體長1.6米-2.2米左右;雌魚體長稍大,在1.8米-2.3米左右,體重和成年人差不多,是對人類最危險的鯊魚之一。

但是這種鯊魚的體型很大,在海濱浴場那麼淺的水中遊動時會造成很大的動靜,很容易被人發現,而且這種鯊魚撕咬獵物可不只是咬破皮,而是往往會咬下一塊肉來,咬出來的傷口也會很大,但傷者大多都是被咬破了皮,所以是這種鯊魚所為的可能性很小。不過體長在一米以下的未成年的牛鯊所為可能性也是有的。

而寧波海洋研究院工程師方增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認為咬傷遊客的魚類可能是鰻鱺類和魨類魚種,他認為根據現場視頻和傷口情況來看,咬傷遊客的魚類像某些底棲類肉食性的魚類,其主要生活在岩礁、礫石底質為主的海域,領地意識很強,或許是人類海中游泳的活動干擾了它們,所以攻擊了人類。他從傷口形狀分析認為這一生物牙齒鋒利,會造成大面積的創傷。所以他判斷咬傷遊客的海洋生物或是鰻鱺類的魚類,比如海鱔、海鰻,但也有可能是鱗魨類、東方魨類的魚類。

這位專家的分析很有道理,但是魨類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魨魚嘴巴不大,咬東西都是直接切斷,所以從所咬的傷口來看不像是魨類所為,不過有些魨類的背鰭也有很強的傷害性,因其特殊結構而被稱為扳機魚,是可以輕易劃傷人的皮膚的。

另外也還有黑鯛和大眼鯛等鯛科魚類背部的鰭棘很硬,其在受到驚嚇後遊動時也是會刺傷或劃傷人類皮膚的。

但鰻鱺類魚種所為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它們大多是在海水和淡水中皆可生存,多種鰻鱺類喜歡在淺海活動,特別是產卵時。而且這種魚類攻擊性比較強,不但捕獵時會咬獵物,在遇到威脅時也是會立即張開嘴去咬,所以常年打漁的漁民通常也不敢貿然下手抓它。

但是這種魚類生性比較膽小,喜歡藏在洞穴中,即使出現在海濱浴場中,在很多人海泳的情況下也會是趕緊溜掉的,雖有咬人的可能性,但短時間咬傷十餘人的可能性也極小。

但是動物都有攻擊性最強的時候,那就是護卵和護崽的時候,大部分魚類在產卵後為了護卵,攻擊性就很強,鰻鱺類就是在淺海中產卵的,倘若是某種鰻鱺類魚種把卵產到了浴場中,那麼人類在海泳時靠得太近,就可能會被攻擊,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攻擊多人。所以目前來看這種可能性相對要大一些。

消息來源:《環球網》8月16日報道《多名遊客下海疑被不明魚類咬傷,廣西北海多個部門回應!》

女遊客玩滑沙時長發紛紛變成「海膽頭」,怎麼回事?幸虧撤退及時

既是中國最高樹,也是亞洲最高樹!這棵超百米高巨樹的等身照來了

原來還有「國際左撇子日」!左撇子是怎樣形成的?有何特殊之處

夏威夷火災燒掉大量房屋汽車,人們跳海逃生,卻「完全沒有警報」

全球地面沉降最快城市是我國的天津市,每年沉降52毫米,什麼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350bb7025d9c74b59da812fe967cc7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