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闞,是麻醉科的新生力量。他的到來,大家都很高興。這是因為,又多一個人幹活了。
相較於繁重的麻醉科工作,大家並不介意分一杯羹給他。
然而,大家的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少。連續幾年下來,這個小闞就是考不下來證。考不下來證,就不能讓他值班,也不能獨立工作。
按理說,他並不是一個笨人。除了考證這個事,平時的事兒都辦得挺明白。
每天都在手術室里工作的麻醉醫生,學習也是「干到老學到老」。但是,社會上的那些事兒,一般人都沒有小闞弄得明白。
壓力不夠嗎?
壓力必須夠啊!可以說,醫院的懲罰措施也是罕有的。
醫院規定:考證不通過,第二年工資減半。大家看好,不是減少,是減半。剛畢業,一個月也就兩三千塊的收入。減半,就只剩一千多了。
減半第二年,小闞經常住在科里、吃著院裡的食堂。因為,那點兒錢真不夠花了。
原本以為,第三年的小闞會奮發圖強了。結果,還是未通過。
不出意外,醫院兌現了懲罰措施——工資再減半。這下好了,一個月只剩下幾百塊了。至此,麻醉科值班床上鋪就被他長期占用了。
這時,大家似乎開始思考這個年輕人是不是腦子有問題了。然而,平時根本看不出來呀:麻醉科的操作,都能拿得起來。涉及到的專業知識,都能娓娓道來。
幹活讓人放心,這讓大家抵消了對他智商的懷疑。於是,日子一天一天繼續過。
第四年的考試又來了,大家都為他捏一把汗。臨近考試的時候,甚至都主動幹活、讓他去看書。
考試結果一出來,大家比他都崩潰——分數還不如前一年呢。
又來一年,還是如此。此時,他的工資只剩下區區幾十塊了。
儘管他似乎還能堅持,但醫院堅持不住了。很快,院領導推心置腹找他談了一次話。
不久之後,他就辭職了。聽說去了一家企業,工作乾得還挺好的。
到了這裡,有人會質疑:當醫生必須得有證嗎?
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考試,不僅僅是考驗知識掌握程度,更是授予權限,為病人醫治的權限。
另外,如果僅僅掌握本專業知識也很難成為一個高水平的麻醉科醫生。因為,一台高質量的麻醉,不僅僅要麻醉好,更好呵護患者安全。而要做到這些,必須要對生理、藥理、生化等等幾十門學科知識進行掌握。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揭秘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