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分鐘有1人死於這個癌症,而它最愛偽裝成痔瘡

2022-01-26     健康160

原標題:每3分鐘有1人死於這個癌症,而它最愛偽裝成痔瘡

「洗洗更健康」、「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累了睏了,喝東鵬特飲」、「你沒事吧,你沒事吧,沒事就吃溜溜梅」......

這些耳熟能詳的廣告,想必許多朋友都聽過,然而這些經典廣告語的創造者葉茂中,卻在1月13日因腸癌去世,享年54歲

近些年來,腸癌愈發年輕化。漫威《黑豹》男主、女籃國手陳鷺芸、B站up主網紅阿健等,皆被腸癌奪去了年輕寶貴的生命。

腸道有這麼脆弱嗎?它是如何惡變成癌的呢?是不是和吃有關呢?來來來,現在開始進入正題。

一、

腸道:好事輪不到,善後都是我

1

你真的了解腸道嗎?

腸道這傢伙有點「怪」。它又長又粗,裡面粉粉嫩嫩,還有很多小褶皺。平時不起眼,但關鍵時刻總能排出我們人體急需釋放的東西......停停停,這怎麼越聽越不對勁呀?

但事實確實如此,腸道包括大腸和小腸,大腸1.5米,直徑大概有6厘米左右,小腸5-6米,加起來有七八米左右。

相對於其他器官,腸比較容易被人們忽視。殊不知,它總是幹著最髒最累的活。

美食進入人體後,第一個嘗到鮮的是口腔,滑過食管,率先開啟消化工作的是胃。

食物成了像粥一樣的食糜後,小腸中的膽汁、胰液、腸液等,會把它分解成人體所需要的養料。剩下的纖維和來不及吸收的營養物質等,會被推到大腸再次分解、吸收,最後變成一坨粑粑。

好事輪不到,善後卻是它,你說它能不苦逼嗎?

2

腸道並不老實,它可能會「黑化」

人體90%的營養靠腸道吸收,腸道看著是任勞任怨的,但人家干久了偶爾也會撂挑子不幹,開始「黑化」成癌

腸癌也被叫做結直腸癌,是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統稱,90%以上的結直腸癌都是由腸息肉發展而來

不過這腸息肉也被分作兩類。

  • 「傻白甜類」 :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它們一般跟腸癌關係不大,發現了可以暫時定期複診觀察。
  • 「黑蓮花類」:腺瘤性息肉,占腸息肉的50%-67%,大部分腸癌就是由它演變而來。

好好的腸道,為什麼會長息肉,又為什麼會變成癌呢?

二、

腸癌是吃出來的嗎?

說到腸癌,很多人就想到「吃」。那麼,腸癌和吃有關係麼?

可以這麼說,腸癌的發生不能簡單地歸於「吃」。畢竟,導致癌症的因素很多。不過,如果放縱口欲,確實有可能「病從口入」

1

深夜燒烤下肚,竟患上了腸癌

江蘇南京25歲的小林,由於工作需要,他經常陪客戶吃夜宵。今年3月,小林總是感覺腹痛,到醫院檢查,發現他的腸道內有一個雞蛋大的腫塊。

原來,他已經患上了中晚期的大腸癌,所幸及時治療才保住了性命。

像燒烤這種食物本身肉質就不太好,而且經過烤制後容易產生苯並芘等致癌物。

因此,小編想建議朋友們:

再一個紅肉(如豬肉、羊肉、牛肉)屬於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攝入過多後,身體為了促進消化,膽汁酸會分泌增多,而膽汁酸對腸道黏膜上層會破壞得比較嚴重。

而且高脂食物會讓腸道蠕動減慢,這樣糞便停在腸道的時間也就長了,接觸致癌物的機會也就多了。長期食用容易導致腸癌。

2

除了高脂飲食,還有這些「危險分子」

久坐:現在的人太懶,常常久坐不動,而久坐時腸道蠕動慢,代謝廢物、有害成分等易在結腸內滯留,容易刺激腸黏膜。

現代人「心理安慰式」減肥法

抽煙酗酒:煙草燃燒產生的致癌物質,比如多環芳烴等,會損傷結腸上皮細胞。而酒精進入人體後分解成的乙醛,也可以直接損傷我們的DNA鏈,誘導基因突變。

壓力過大:長期精神壓力過大會間接引起腸道粘膜血管收縮,腸道功能紊亂,導致腸炎和潰瘍的發生。

年齡:年齡較大的人,免疫力比較低下,身體代謝能力也在逐年下降。腸癌的發病風險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大,超過90%的結直腸癌患者發病年齡≥50歲。

三、

蛛絲馬跡別大意,小心「菊花」沒了

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腸癌新發病例數56萬,死亡人數29萬。也就是說,每3分鐘就有1人死於結直腸癌,每1.5分鐘就有1人確診結直腸癌

腸癌發生時,常常有很多蛛絲馬跡,只不過很多人都忽略了。

1

這些蛛絲馬跡,你發現過嗎?

  • 大便出血,卻讓痔瘡背了鍋

要知道痔瘡引起的便血多是鮮紅色,而且是附著在粑粑表面的。而腸息肉的出血常混雜在大便裡面,呈暗紅色,還伴隨著黏液,兩者是大大的不同。

此外,若大便形狀發生改變,如變扁、變細、有凹痕也應該警惕,因為這很有可能是腫瘤變大,擠壓便便所致。

  • 「冰火兩重天」,雙重體驗

小編說的「冰火兩重天」指的是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

腸道被腫瘤堵塞後,有一部分便便會發酵,刺激腸道黏膜分泌大量的液體,把大便給稀釋,排過去後就變成了腹瀉。

等腹瀉排完了,大便又會被腫瘤擋住,無法排出,造成便秘。到時,你就會被腹瀉和便秘反覆折磨。

  • 肚子有情況

前期間歇性腹脹、腹痛,後期逐漸變成持續性的,發作部位多集中於中下腹部,程度有輕有重,而且腹部可能還有包塊等症狀。

2

一時大意可能「菊花」失守,肛門不保

如果發現腸癌的這些蛛絲馬跡,你還沒有及時檢查治療,輕則遭受放化療之苦,重則小命沒了。

像腫瘤太大,離肛門位置太近的話,很可能就要把「菊花」給挖了,然後把洞洞給縫合起來,最後再在你肚子上另外開個口子,以後便便就從這裡出來。

從今往後,你的腰間都得系個屎袋子,隔兩三天就得換一次。費錢不說,重點是,你的生活和工作全都毀了。

四、

腸癌並不可怕,完全可防可治

1

生活中這樣做,可以護好腸道

少吃高脂食物,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建議每日攝入紅肉不超過200g,蔬菜不少於500g。多吃紅薯、土豆(富含膳食纖維)等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大便排出的食物。

堅持有氧運動,防止超重

研究發現,BMI(BMI=體重/身高的平方)每增加5kg/m²,結直腸腺瘤性息肉的風險就增高 19%,因此我們一定要防止自己超重。

此外,成年人每周最好有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如健走、慢跑、羽毛球等,適度鍛鍊身體。

避免久坐

不要坐在電腦螢幕前太久,可以每隔半個小時就站起來走一走,接個水或者上個廁所。

此外,戒煙限酒,避免其對消化道長期的炎性刺激。

2

3種辦法,可以揪出腸癌

從腸息肉到腸癌大概需要5~10年的時間,因此早期發現就顯得特別重要。而以下這三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早日揪出腸癌。

  • 方法1——靠醫生:肛門指檢

肛門指檢又被稱為「一指神功」。這項檢查只需醫生戴上手套,用一根手指伸進患者的「菊花」進行觸診,便可直接判斷出肛門、肛管和直腸部分有無異常。

75%的腸癌通過手指就能摸到,如果指套上沒有染血,沒有摸到腫物,就已經排除了大部分的直腸癌。

只可惜由於部位較為隱私,很多人有著害羞心理較為抗拒。話說......醫生都那麼有勇氣幫我們檢查了,我們還怕什麼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424ee55f4f85099b00f83c30acd7de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