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法厄同」身上發生奇怪變化

2022-10-19     星空天文

原標題:可能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法厄同」身上發生奇怪變化

它的自轉開始加速。

阿雷西博天文台2017年12月拍攝的一系列「法厄同」雷達照片。 Arecibo / NASA / NSF

「法厄同」的自轉。 Arecibo / NASA / NSF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計劃於2024年向近地小行星「法厄同(Phaethon)」發射名為「命運+(DESTINY+)」的探測器。探測器將於2028年飛掠「法厄同」,因此這顆「可能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頗受關注。

而近期研究人員發現,「法厄同」身上正在發生一些奇怪的變化,比如它的自轉開始加速。

「法厄同」的自轉周期正在以每年4毫秒(相當於0.004秒)的速度縮短。

對「命運+」探測器來說,「法厄同」的任何細微變化都可能導致其在探測過程中遭遇不測。研發團隊必須知曉小行星自轉周期的精確值,否則就無法準確判斷「命運+」飛掠過程中小行星的姿態。

和變化莫測的彗星不一樣,小行星的自轉周期發生變化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現象。到目前為止它只是已知的第11顆(根據最新的數據,人類已經在地球附近發現了超過3萬顆的近地小行星)會發生這種現象的小行星,也是這11顆中最大的。「法厄同」的直徑大約是5.4千米。

阿雷西博天文台(根據最新的消息,坍塌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將不再重建)的行星科學家Sean Marshall根據1989至2021年間的觀測數據,對「法厄同」的形態進行了推測。但是結果卻與數據不吻合。理論上「法厄同」亮度最高的時刻,無法與實際觀測到的結果同步。Marshall認為,這意味著「法厄同」的自轉周期在2021年前的某一時刻發生了變化。

Marshall認為「法厄同」自轉周期的變化,可能是因為它在2020年12月通過近日點時,受太陽熱量影響,其內部殘存的易揮發物被「激活」所致。當一枚小行星開始像彗星一樣噴氣時,它的自轉一定會受到影響。

現在「法厄同」的自轉周期正在以每年4毫秒的速度緩慢而持續縮短。如果這一趨勢能夠穩定地保持,「命運+」不會面臨多大挑戰,因為「法厄同」的姿態屆時依然可以被準確地測算出來,我們依然可以預知屆時它的哪些部分會處於陽光的照射下,哪些部分處於黑暗中。

但接下去究竟還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誰也無法確知。「法厄同」由於距離足夠近而被貼上了「可能對地球有威脅」的標籤。雖然它不會對地球構成即刻的威脅,但是各種各樣的變化卻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其自轉速度的加快,表明在一定程度上,它的內部並不穩定,其行為也難以預知。

參考

Arecibo Observatory-led Team Discovers Large Near-Earth Asteroid Has Changing Rotation

https://www.ucf.edu/news/arecibo-observatory-led-team-discovers-large-near-earth-asteroid-has-changing-rotatio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f4b6dcb9d5ebddb893e3a7e95628d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