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演員的「門檻」低了,還是娛樂圈太浮躁了,現在,只要是男帥女靚有流量,就能在各類大製作中嶄露頭角,進而成為備受粉絲寵愛的一代「影帝」、「影后」。仿佛,只需要呆如木雞的面癱臉,就能把霸道總裁、絕世高手表現得活靈活現,只要瞪眼叫喚加賣萌,就能把風情萬種的女主角演得入木三分。
演技好不好,有比較就有傷害。跟很多科班出身、一部戲一部戲熬出來的演員們比起來,一些瞬間火爆、扶搖直上的新星,卻能憑藉自身的流量和人氣,瞬間成為「觀眾最喜愛」的「優秀演員」。
不過,作為一名三觀正常的普通觀眾,這類「人造巨星」的「代表作」,先不論劇情邏輯如何,單就人物的情感表達上來說,除了極其做作,就是過於「程式化」,開心就是哈哈大笑,悲傷就是嚎啕大哭,仇恨就是咬牙切齒,戀愛就是勾魂媚眼,表情一定要誇張才能到位,動作一定要明顯才能醒目。
比如,總是皺眉瞪眼特嚇人的楊穎老師,無論在古裝戲如《大漢情緣之雲中歌》,還是時裝戲如《創業時代》,基本上將「誇張式表演法」發揮到了極致。顏值這東西,確實是一個女演員的基本標準,但即便眼睛瞪得再大、眉毛扭成一團,除了嚇人一跳之外,真的沒辦法把憤怒、喜悅、驚恐、悲傷、高興在內所有的情感,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至於演什麼都是她自己的鄭爽老師,則給出了一種「萬變不離其宗」的極致表現體驗。本來,看了她主演的電視劇版《微微一笑很傾城》,對鄭爽頗有好感,然而,再去看她演的其他影視作品,不管這人物是命運坎坷,還是涉世未深,人設永遠是大方美麗、完美無瑕,瞪眼嘟嘴的小動作始終一以貫之。所謂演什麼都是一個樣,鄭爽老師做到了極致。
我對鹿晗老師的表演欽佩有加,因為他隨性而為的豐富個性,都可以用一張面癱臉掩飾住,類似情況的還有楊洋和李易峰等幾位老師。幾位男明星的演技,我不敢多說(主要是怕噴死),但過於隨性甚至隨機的表演狀態,給人一種與全片完全不搭調的觀看體驗。
先不論《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中,演員的表演到底先該「由內而外」還是「由外而內」,但一名演員的基本功可以簡單的概括為,對人物的性格、動機的理解,再通過對人物的理解做出相應的反應。然而,像鹿晗老師這樣,把表情與形態很隨性的表現出來,就出現了人物狀態與整部劇的狀態對不上,人物就成了抽離於劇本邏輯和故事情節的存在了。這就是所謂的出戲。
我相信,其實上面提到的各位老師,確實是很努力的在貼近角色、貼近劇情。只不過,對資本來說,只要讓他或她露了臉,給這部片子加持下流量就達到目的;主創也是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只要能平平安安的把該演的戲份完成了,管你念的是台詞,還是數字;
甚至,由於檔期等方面的原因,明星無法到場或無法補拍的,寧可摳圖、加特效,也要把明星「請」來,把戲給「演」了。長此以往,各位老師作品不少,但演技卻毫無長進,就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