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抒懷||野草詩社

2022-10-05     我心飛翔888

原標題:重陽節抒懷||野草詩社

九九重陽節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也叫「重九」。九是數字中的最大數,有健康長壽的寓意。古人認為重陽是—個值得紀念的節日,所以衍生了很多紀念活動,比如登高、賞菊等。歷代文人墨客,對於重陽節,多有吟詠之詞。

總社領導

壬寅重陽占句

李殿仁(北京)

萬事靜觀看八方,時逢變局度重陽。

乘雲龍越偏能遠,吠日庬狂不自量。

人世知誠民義重,天心向善國圖強。

百年交匯育新運,大業振興先啟航。

壬寅重陽節口占

李文朝(北京)

九九千年兆吉祥,登高敬老賞秋光。

壬寅又到重陽日,萬里河山喜氣洋。

重陽前夕登高懷弟

蔣有泉(北京)

陣陣秋風送菊香,登高望遠小樓涼。

思鄉懷弟暮燈里,一片痴情萬里長。

重陽敬國士 巨浪贊蛟龍

——感恩長年隱姓埋名的飛彈功勳

何小平 (北京)

(一)

贊巨浪、東風21之父黃緯祿

蛟龍出水,赤焰金光輝北斗;

巨浪沖天,白軀神箭舞東風。

(二)

贊我國第一代地空飛彈總設計師錢文極

文以守成,止戰仍需嚴武備;

極而思變,強軍方可掃塵紛。

(三)

贊防空武器系統總指揮王國祥、總設計師張福安

利箭穿空,萬里風雲憑掌控;

重拳出手,千鈞霹靂保安寧。

【注】霹靂:此指霹靂飛彈。

(四)

贊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總負責人兼紅旗三號、紅旗七號副總設計師吳北生

北斗導航,直使紅旗舞雲表;

東風勵志,且將赤焰慰平生。

(五)

贊我國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統總指揮沈忠芳

忠志巍峨,硝煙氣壯強軍夢;

芳聲掩隱,飛彈功藏報國心。

(六)

贊紅旗型號兩總徐馨伯、陳環瑾、柴志、耿銳、談鳳奎、徐乃明、陳國新

心許紅旗,甘從隱姓埋名事;

身捐赤縣,勇做驚天動地人。

【注】徐馨伯系紅旗一號總設計師;陳懷瑾系紅旗二號總設計師;柴志、耿銳、談鳳奎系紅旗七號總指揮;徐乃明系海紅旗七號總指揮;陳國新系海紅旗七號總設計師。

青玉案三首//重陽(賀鑄體)

唐雙寧(北京)

無情秋草西風瘦,九月九,長城口。大雁南飛湖面皺。燕山楓葉,亂心時候,漸染紅黃透。

昨天雖是風華茂,今日人生莫相負。欲拽斜陽人擊缶。霜天西向,手擎杯酒,擊綠心中柳。

茱萸滿目重陽節,古城堞,西風烈。萬樹寒枝松似鐵。

居高林闊,笑談楓葉,秋水山中泄。

夕陽初落西邊血,聞道胡天正飛雪。幾抹彤雲風出沒。落紅輕拂,遠山初月,可以登高悅。

一懷心緒秋風牧,綠水蹙,危樓築。月下翻書人正讀。

問他誰是,守身如玉,應是黃花菊。

武陵遙想歸人宿,最盼南山見黃綠。桑竹東籬粗米粟。

寒鴉聒噪,日斟三斛,蠟淚紅煙鏃。

臨江仙•登高祭母

何雲春(北京)

一路兼程奔故土,捧泥漫蓋翟褘。仰天無語對桓碑。青山皆肅穆,千古鑒名垂。

願與中秋同日度,盡留溫暖餘暉。嫦娥挽臂喚相隨。疏星孤月冷,升魄踏雲歸。

中華傳統節日之重陽

潘衍習(北京)

人間自古度重陽,祭祖慶豐祈壽昌。

今繼登高賞秋色,感恩敬老頌安康。

壬寅重陽懷念林麟兄弟

趙克義(北京)

重陽今又至,忍上玉華台。

擺下茶牌酒,故人難再來。

天凈沙·重陽(新韻)

徐滿庭(北京)

東籬怒放霜葩。北天歸雁平沙。縱意詩情夢馬。重陽打卡。共傳香酒茶花。

壬寅重陽疫情宅家吟

蕭艾(黑龍江)

東籬叢菊開將未,他日南山可換裝。

靜默友人難約去,寒窗悵望鳥飛翔。

鷓鴣天·壬寅重陽抒懷

吉世君(四川)

重九登高意氣揚,瑞霞伴我賞秋光。丹楓耀彩千山秀,黃菊迎風四野香。

吟樂曲,祝安康,仰看鴻雁正群翔。欲將胸膽雲天寄,揮墨華箋著麗章。

行香子 • 重陽節

王文榮(天津)

思寄茱萸,九九融情。問菊讀桂靜心聆。踏秋拾級,氣勢錚錚。悟道山意,聞山籟,眺山宏。

放歌世盛,裁詩景秀,老人佳節惠風縈。盡忠盡孝,圓夢心銘。感新時代,享時祉,詠時平。

各分院院長

山花子•壬寅重陽

田慶瑞(甘肅)

丹桂飄香柳葉凋,東籬把酒菊花驕。遠望南山共一醉,樂逍遙。

佳節思親悲老少,重陽苦雨未登高。且讀陶詩呈畫卷,祝唐堯。

菊花新·病癒度重陽(新韻)

李靈光(北京)

皓月舒雲驚泰否。昨日風雷落冷雨。堪幸度重陽,菊千品,為誰摘取。清歡如夢情旖旎。游松江,吟酌丹醴。劫後啟新生,齊比翼,作神仙侶。

重陽節感懷

張兆嵩(湖北)

重陽欲孝待雙親,未見跟前白髮人。

最怕天堂風帶雪,無邊碎夢落凡塵。

重陽節

張兆嵩(湖北)

金秋正好又重陽,菊滿枝頭酒滿莊。

望遠前方思遠客,登高後輩祝高堂。

精神勝過龍和馬,氣派焉輸鳳與凰。

信有青山人未老,載歌載舞任君狂。

風入松·重陽寄友

李孟書(湖北)

大江浪里滾匆匆。鋪灑艷陽紅。眼帘映入花枝茂,撲鼻香、甜蜜心中。清馥暗熏霜感,疊加欣悅杯盅。 晴空舒目望翔鴻。依舊展雄風。當初攜手金融探,怎能忘、求實神功。時值堯天盛世,系民為國當雄。

壬寅「重陽節」抒懷

徐首翔(天津)

每至重陽緒萬千,荻花飛雪雁南天。

登高不覺春心老,向晚難尋夏日嫣。

遠眺家山思往事,羈懷客路品流年。

閒雲可曉離人苦?似箭歸舟帆正懸。

詠重陽

雷春(湖北)

施虐新冠去復回,九州鐵帚盪塵埃。

臨危捶鼓佘家智,犯險搴旗廉府才。

陶令扶鋤歌夏雨,馮卿撫劍舞春雷。

桑榆當挽晴光翥,河漢重輝擊玉盔。

野草二院

重陽快樂

張金生(江蘇)

昨日高溫今爽涼,添衣長袖過重陽。

青春一去誰能返?快樂尋詩抒寸腸。

覓重陽

張金生 (江蘇)

傍晚公園拾景來,池塘幾朵白蓮開。

手機拍照配詩發,迎接方家把刺栽。

《壬寅重陽節抒懷有感》十二首(選二)

輝叔(許日輝)

(一)

九九登高菊綻黃,西風雁斷又重陽。

陶家客拾籬邊句,盡賦秋詩寄故鄉。

(二)

玉露金風氣爽涼,又逢佳節九重陽。

秋鴻陣陣歸南國,一片冰心孝道倡。

登 高 賞 秋

詹家洪(北京)

蘆花爛熳連青嶂,雲影依稀映碧潭。

帶露孤峰觀水月,臨風絕頂掃山嵐。

征鴻鷗鷺尋幽夢,野菊煙霞招綺談。

放眼三秋須盡興,舒懷斗酒莫多貪。

重陽

關成民

冉冉年光稻穀芳,窗含秋影雨絲涼。

門閒筆下飛長韻,性懶杯邊湊短章。

楓葉輕盈娑九月,菊花冶艷媚重陽。

菜圃雁聲村容寂,福門犬臥農事忙。

重陽節隨筆

王世金()

<一>

秋深心爽又重陽,舉酒銜杯品味香。

賞菊安然欣至醉,登高莫要慰前傷。

明知病體迎風苦,自笑書包帶雨涼。

今日艱時烹冷眼,悲歡故紙許禪房。

<二>

浮雲萬里皆空物,天地為廬自趣真。

捨棄功名千界佛,心懷日月百年春。

登高遙望江湖老,寄遠長思草木身。

禿頂何妨風掃帽,一蓑暮雨屬漁人。

壬寅重陽

張華興

金花紅葉醉時光,猶未登高已覺涼。

萬眾核酸驅病毒,一城煙雨入重陽。

新裁秋色詩和畫,老識人生風與霜。

待得疫情消盡後,霞峰欣睹夕暉長。

九日登高感賦

彭光明

乘車扶杖達峰巔,遙望齊州九點煙。

雁過江湖呼侶伴,風吹山嶽聽離弦。

紅旗烈烈月中插,綠島煢煢海上懸。

射斗龍泉該出鞘,生年可現大團圓。

壬寅重陽節有感

帥在鐵(上海)

秋高氣爽賞風光,笑語歡聲度重陽。

世紀瓊樓依景致,銀河倒影彩新裝。

申城特色多姿美,桂菊花開暗淡香。

盛讚今朝尊敬老,怡神不減少年郎。

陪父過重陽

陳剛(湖南)

吾陪老爸度重陽,九月金秋菊燦黃。

天朗湛藍鴻雁去,層林盡染桂枝香。

從前步健身強壯,現在蹣跚體欠康。

有幸之年常守護,願咱父母壽綿長。

壬寅重陽抒懷

王興倫(江蘇)

中秋轉瞬又重陽,未及樓頭數雁行。

簡訊雖能隨口問,勞身總在為家忙。

心期四姊勤和順,願許雙親安與康。

注意添衣休忘了,淮城此刻晚風涼。

重 陽 寄 語

詹家洪(北京)

桃李霜枝高柳暗,煙霞露葉曉天涼。

蒹葭蕭瑟光芒斂,江水逶迤歲月忙。

莫語夜寒風北向,誰憐秋盡雁南翔。

醉眸黃菊逢朝雨,吟興丹楓度夕陽。

山花子•壬寅重陽

田慶瑞(甘肅)

丹桂飄香柳葉凋,東籬把酒菊花驕。遠望南山共一醉,樂逍遙。

佳節思親悲老少,重陽苦雨未登高。且讀陶詩呈畫卷,祝唐堯。

《陽台路》重陽

韋玉林(遼寧)

鼎顛眺,瑞朗秋色爽,重陽晴好。

旭盈霞,血映紅楓,皴抹漫烘山坳。

多彩風光,瀑乳碧波,靚眸頤俏。

金風掃,露凝眉,愁雲黃鶴如杳。

憶汝南人桓景,漢史記,英雄氣浩。

戰瘟魔勇,救百姓,送茱萸保。

黃花菊,消災避禍,九月九重陽詔。

年年此日登高,思鄉尊老。

採桑子 重陽

石義領(湖北)

神州國慶連天樂,節令重陽。今又重陽。虎嘯龍吟震四方。

舉杯菊酒登高望,滿眼金黃。大地金黃。秋色迷人意味長。

漁家傲 重陽節

石義領(湖北)

互對三千秋葉掃。相逢兩九重陽到。歲物豐成無限好。攀登眺。精彩世界多奇妙。

瘦馬西風尋古道。昏鴉老樹看殘照。賞菊茱萸香繚繞。自歡笑。花前月下消煩惱。

【越調•唐多令】重陽節感吟(新韻)

張漢賢(山西)

轉眼又重陽,抬頭望故鄉,那高坡安葬爹娘。欲盡孝心親已故,思往日,悔青腸。

野草四院

重陽節

劉忠生(黑龍江)

今日登高懷遠思,牡丹亭上水天詩。

吟兄百歲重陽會,亘古鴻恩謝導師。

壽陽曲•重陽

范子夫(江蘇)

秋風起,鴻雁書。菊飄香、寄思無數。登高望鄉愁幾許。月悠悠、此情如故。

重陽

徐振旺(北京)

霜染秋光楓葉紅,菊詩濃酒醉西風。

茱萸醺透登高處,抹抹清香過嶺東。

詠重陽

鄒恩亮(浙江)

嵐山瞭望醉秋芳,又見橋邊野菊黃。

鴻雁還家飛眾壑,茱萸贈遠度重陽。

天高雲淡繁音止,日暮煙輕雅韻揚。

舉酒吟詩欣作對,寬懷不負好時光。

詩話重陽

王小艷(湖北)

今日重陽逢國慶,親山近水好時光。

清霜古道晨昏寂,野釀新樽喜樂揚。

靖節東籬呼美酒,輞川別業置瓊漿。

登高祈福人長壽,采佩茱萸授衣香。

壬寅重陽節即事感懷

吉洪花(山東)

今歲登高歡樂多,白雲之上響紅歌。

航空科技又精進,做客天宮伴素娥。

九九重陽(通韻)

韋志華(北京)

登高遠眺慶重陽,菊艷驚秋桂競芳。

峻岭千山楓染赤,川原萬陌稻傾黃。

金風入野江河繡,玉露滋顏筆墨香。

國泰耄耋聊盛世,稀齡聚首敘榮昌。

水調歌頭 . 國慶詠懷(新韻)

鄒品元(湖南)

華夏染疴重,赤縣雨如磐。狼奔豕突,荒野千里卷硝煙。亂世英雄兒女,豈懼亡身取義?大任付雙肩。天下敗興事,熱血薦軒轅。

五星出,東方曉,立宣言。風生雷動,逐鹿登鼎問江山。壯士開疆拓土,豪霸安邦定國,日月換新顏。彈指滄桑變,錦繡看人間。

重陽感吟

唐衛文(湖南)

堪從過隙向重陽,又讀登高詩幾行。

莫說異鄉多異客,修言時壯待時長。

曾經竹馬騎頑胯,轉眼青絲著老霜。

及頂應知人是頂,難能敬奉在軒房。

浣溪沙·重陽節感懷

李靜(遼寧)

佳節今天會友朋,掃來微信訴衷情。心頭歡樂怎能停?採菊東籬情繾綣,茱萸遍插倍思卿。重陽歲月共崢嶸。

鷓鴣天·重陽感吟

許錦華(遼寧)

七秩重陽意未休,登高遠眺喜雙眸。

風描峻岭紅楓染,菊艷長堤雅韻流。

人已老,夢難收。怡情養性笑殘秋。

虛懷與共梅蘭竹,潑墨桃源晚節修。

秋晴重陽

蔡捷(北京)

旭日今晨張笑臉,重陽佳節米糕甜。

金風盛世人何老,賀喜椿萱福壽添。

鷓鴣天•重陽

王大華(河北)

樂盼豐年喜在心,江河流水奏瑤琴。才迎國慶歡歌唱,又度重陽美酒斟。

凝玉露,降甘霖。山川景色畫中尋。登高遠望秋光燦,谷浪翻騰滿地金。

重陽節

劉敬偉(天津)

九九又重陽,深秋染鬢霜。

晨曦偕皓月,暮色伴星光。

雲海尋高遠,江南踏夢鄉。

紅塵詩酒醉,千載賦華章。

採桑子•壬寅重陽

馬元元(河北)

霏霏雨去寒流到,雨後重陽。雨後重陽,瑟瑟西風菊桂香。山川錦繡南飛雁,無限風光。無限風光,萬里江山塞北霜。

壬寅重陽

賈寶汀(河北)

寒涼侵陌野,羈客亦酣遨。

任那秋風勁,心思一路高。

重陽(新韻)

王敬龍(福建)

轉眼又重陽,涼風伴返鄉。

幽幽芳草地,不見少年郎。

重陽節感懷(孤雁格)

馬振興(黑龍江)

登上山巔分外驕,仰天未及再攀高。

縱觀鷲嶺松幽寺,俯瞰錢江水怒濤。

極目敞懷膏澤賞,怡神得意性情陶。

回頭心醉重陽菊,別去征鴻列二曹。

重陽情思

劉文亞(江蘇)

九九重陽玉桂芳,槐林鳥雀悅翱翔。

田園稻穀金波涌,崗嶺丹楓笑臉揚。

敬嫗闔家嘗美味,尊翁滿院溢馨香。

登高遠望山川秀,潑墨欣描赤縣昌。

野草六院

重陽(新 韻)

李鄂生(香港 )

驚又重陽暑蕩然,秋風送爽引豐年

稻粱垂穗翻金浪,碩果盈枝墜玉丸。

門映丹霞緋溢彩,窗含麗日暈流丹。

滿廬詩韻關情住,縷縷書香醉鶴顏。

壬寅重陽

任章(湖北)

今歲又重陽,天災草木黃。

長空明萬里,大地灼千墒。

嘆息園中菜,哀號壠上糧。

農夫澆汗雨,戶戶盼豐倉。

沁園春·菊

黃強(湖北)

笑傲江湖,綻放重陽,瘦影百嬌。看東蘺把盞,詩情邂逅,南山追夢,墨跡逍遙。浪蕊輕舒,風姿卓越,滴翠搖紅秀婉腰。蝶蜂醉,透沖天香陣,神韻雲霄。 芬芳漫過長橋。喜隔岸、黃花彩筆描。賞瑤台玉鳳,祥雲萬里,紫龍臥雪,冷艷嬌喬。淡點街頭,濃妝曠野,藝彩神工凝雅毫。知音聚,納松梅竹舞,共領新潮。

卜運算元·九九重陽

秦鳳(湖北)

把酒就黃華,花影交相照。又是年光近晚秋,底事心頭繞。

重九獨登高,怕插茱萸草。一紙家書餘字三:盡寫歸鄉早。

重陽賞菊

周光輝(湖北)

賞菊金秋氣自舒,年華甲子亦歡娛。

人逢喜慶精神爽,我約詩朋酒幾壺。

鳳仙花開重陽(通韻)

王新開(湖北)

一株雙色顯奇葩,灼爍重陽勝景佳。

佩紫穿紅祥我意,欲燃夕照比朝霞。

壬寅重九

塗普生(湖北)

重九登高意自遒,橙黃橘綠正豐秋。

盈眸旱象甘霖洗,桂馥金風萬里浮。

重九吟感

程菊仙(湖北)

時逢重九又登高,結伴吟詩醉雁翱。

眺望南山多感慨,抒情縷縷賦風騷。

重陽登高

陳亞萍(湖北)

梧桐葉落滿階黃,喜有秋風伴菊香。

列嶂青松皆俊逸,凌雲翠竹亦疏狂。

猶聞故里鶯聲脆,又送高天雁影長。

欲執茱萸思舊雨,楓林披彩燦重陽。

【仙呂·一半兒】重陽

洪祖美(安徽)

桂花無意沁心房,菊色多情生暗香,銀杏薰風穿盛裝。戀重陽,一半兒躊躇一半兒想。

重陽節感懷

張楷良

茱萸血染分煙紅,今日重陽又惠風。

數點遠山深樹里,一聲孤雁夕陽中。

尋籬懶賦登高句,別院無詩讚菊叢。

悵倚欄干誰寄我,開屏語默點忙匆。

重陽感懷

陶勇(湖北)

桂香撲鼻菊妖嬈,放眼層林紅葉飄。

山路彎彎尋舊夢,稻田燦燦賦新謠。

喜如廉老尚能飯,樂效黃忠亦有驍。

勝友邀來茶煮酒,夕陽嶺上弄吹簫。

少年游·重陽

王楚雄(湖北)

重陽時節喜豋高,野菊妙香飄。約友飛觴,吟詩作賦,遙望雁行消。 梧桐落葉因風掃,日暮露珠凋。橘綠橙黃,柿紅柏翠,美景畫難描。

壬寅重陽節

陳雲富(湖北)

國慶綿延樂未央,登高畏曬是重陽,

當期大會甘霖降,好趁金風賞菊黃。

寅九九

張先周(湖北)

九九登高雅興長。暮年能有幾重陽?

孟嘉落帽留芳譽,桓景分萸為斷殃。

老我更多佳節味,牽心怕負菊花黃。

秋容共賞雲中雁,體健神怡歸自觴。

重陽感懷

通明(天津)

時光轉逝又重陽,連日陰雲細雨涼。

懶插茱萸高處味,願聞菊桂滿園香。

楓林淺赤圖添色,逸叟稀齡鬢染霜。

養性潛身研翰墨,清心寡欲享寧康。

重陽賞秋

駱琳玲(江西)

籬邊黃菊綻花蕊,落葉悠悠遍地金。

澤畔遙傳蘆荻嘯,東山初解木魚吟。

時逢日照波分影,遠見雲橫寒襲襟。

健步峰巔詩意就,尋來五彩慰秋心。

桂殿秋•重陽節

張殿軍(內蒙)

觀麥穗,煮菊花。重陽九九把山爬。相逢縱賞游秋壑,聚飲閒吟醉晚霞。

壬寅重陽節吟賦

劉立榮(廣東)

查疑檢測滿城追,打卡環街赴翠微。

一捅諸喉開口別,幾排庶士皺眉歸。

獨將菊酒酬佳節,遙對家山送艷暉。

又復重陽增鶴壽,喜牽綠馬慰心扉。

重陽感懷(新韻)

李家平(湖北)

逸致閒情愛曼游,詠騷賦韻樂難收。

青穹為伴心神健,綠野結朋塵意悠。

酷愛撰詩讀典雅,欣吟拙句遣閒愁。

重陽菊艷年年賞,何懼風霜催鬢秋。

重九前日登高

王繼權(湖北)

帶上陶然換上裝,朝霞引領赴山樑。

林中摘片紅楓葉,掛在胸前作獎章。

長安大雨恰重陽

孫德力(內蒙古)

夢醒時聞霶霈聲,推窗但見跳珠明。

望中故國樓台沒,吟際長安煙霧橫。

一筆新涼憂客倚,九重積雨若風傾。

亭前桂影疑花落,遠驛牽心祈太平。

浣溪沙·重陽節有吟

夏啟廣(湖北)

勝日晴空瑞靄揚,登高遠眺賞秋光。臨風舉酒話重陽。

菊桂花開芬馥溢,歸鴻列隊向南方。憑欄異客倍思鄉。

重陽節戲吟

陳代南(湖北)

詩題重九年年寫,舊話翻來少見新。

唯有菱花生異趣,鬢邊霞彩又添銀。

重陽節詠菊

高啟群(湖北)

花中隱逸頌東籬,墜露落英君自奇。

我欲因之賒酒伴,恐沾高潔不相宜。

重陽有寄干實事者(題嵌名聯四副)

陳耀庭(湖北)

1.農藝師蘇慶(1)

蘇雨恆溫棚菜綠;

慶哥農藝技師紅。

2.農藝師蘇慶(2)

蘇萬物滿園積玉;

慶千祥大地鋪金。

3.湖北省委書記王蒙徽

蒙馬奔騰開勝局;

徽商拓展煥新容。

4.湖北省省人大副主任劉雪榮

雪壓松枝培傲骨;

榮留遺愛報春暉。

鷓鴣天·重陽節抒懷

許超興(湖北)

早醒猶聞桂子香,驀然今日是重陽。

盼回故里探親友,未久墳前跪爹娘。

風瑟瑟,路長長。妻更衣著怕生涼。

無心賞桂登高處,執筆填詞寄雁翔。

重陽感詠

江叔銀(湖北)

飄飄紅葉染林層,夕照重陽險峻登。

靜賞金風玄景素,閒參秀景暮暉騰。

劉伶一醉通天地,陸羽三經悟道升。

不是山人攀古聖,茱萸遍插逐瘟丞。

重陽賦

汪萍(安徽)

露重秋深,雁字成行。百果垂枝,五穀歸倉。邀友登高,又到重陽。千山易色,萬樹飄黃。金風拂面,菊蕊含香。遠眺湖面煙波浩渺,近聽嶺岫松聲鏗鏘。大象無形天地闊,詩心朗邁思緒揚。醉神州之美景,抒夙志向八方。

贊我華夏民族,自古禮儀之邦。善哉美兮!九九重陽,起於秦漢,盛行隋唐。登高望遠,吟詩懷鄉。遍插茱萸,皆食糕餅,共賞壽客,同飲瓊漿。民間習俗,寓意吉祥。老人之節,國家提倡。尊老愛幼,後昆榜樣。社會和諧,幸福綿長。

嗟乎!歲逢退休兮,樂享生活安康。親情濃摯,如沐韶光。孝道遵循,敬重高堂。堅持鍛鍊,體健身強。欣逢盛世清平,寫就人生之華章。隨性而為,臨屏會友,填詞對韻,不甚繁忙。

青春已逝,鬢角染霜。人情冷暖,世事無常。名利累應放下,情意重須酬償。學陶翁,做隱士,揮翰墨,與天荒。咦吁!塵煩散去,任我疏狂。

野草七院

喜迎重陽節

孫少權(湖北)

登高攬勝動幽懷,喜遇重陽菊盛開。

我近花甲天未老,又托秋色送花來。

重陽節抒懷

陳榮權(湖北)

九九芳辰黃菊香,心寬興逸度重陽。

詩敲秋韻吟尤醉,情寄金風喜欲狂。

養老常懷謙讓志,思親偏愛孝慈郎。

歡娛晚景霞光照,閒遣騷詞柔詠腸。

重陽晨讀有寄

周郎(北京)

一夜風寒吹夢淺,十年心苦入詩深。

菊花開遍重陽又,軒外獨聽三四禽。

重陽登高

劉天榮(湖北)

千池翰墨寄重陽,寫盡辭章意未央。

歲歲同看楓葉赤,年年相見菊花黃。

籬邊清賞姿連韻,嶺上高吟色與香。

今插茱萸登絕頂,群山縱覽話滄桑。

壬寅重陽

何宏江(湖北)

驚昨日高溫滯留,夜狂風卷侵高樓。天枯果粒稀,水懶花顏瘦。

燥綿綿假期時候,路堵人慌一兩愁,還在念陪親未夠。

重陽節同題

周道雲(湖北)

八秩大媽起舞,帶上童心,助太公垂釣;

九旬老漢揮毫,書成壽貼,邀彭祖聊天。

採桑子·壬寅賀九九重陽節

李蘇衛(湖北)

生逢盛世精神爽,去歲重陽,今又重陽,奮棹餘輝筆亦狂。

年年歲歲詩情長,職墨圖強,宣紙成章,老當青春舞夕陽

重陽吟

程青松 (湖北)

秋風送爽拂重陽,滿畈橫金菊桂香。

翁媼登高抬望眼,桑榆沐日享安康。

重陽

楊東(福建)

南昌傳妙賦游勝,東閣集佳賓仰承。

冒雨先尋陶菊醉,近晴便插紫萸登。

峰高笑語思龍識,話舊光陰逸驥騰。

萬里江山人共老,悠悠歲月悟天恆。

重陽擬叔父異鄉感懷

曾祥科(湖北)

氣溫突降曉風涼,無意登山況舊傷。

東莞方言多不解,唯聽氣象報宜昌。

壬寅重陽望遠

陳育階(湖北)

重九寒生冷落霜,每逢節至百迴腸。

三秋嶺峻青雲淡,久日山高碧水涼。

蒼老茱萸人隔遠,新枯荷葉藕憂傷。

絲連客夢年華逝,異地征鴻望故鄉!

重陽登高(新韻)

盧世明(河北)

古稀何懼禹峰高,獨向長亭慰寂寥。

瑟瑟風中觀雁去,漫山紅葉最堪嬌。

壬寅重陽節感賦

蔣育林(湖北)

天布烏雲嶺掛霜,太陽休假冷重陽。

風吹榆樹蟬聲苦,雨洗南山菊色蒼。

世事無常需謹慎,人情有數莫彷徨。

韶華易逝秋難駐,唯有初心夢不荒。

重陽抒懷

楊中喜(湖北)

山村籬畔滿秋梧,朵朵深黃向老夫。

眾悅金花游古寨,汝怡白髮盪新湖。

人生未盡千峰有,世事誰能一客無?

風物長宜鄉酒酌,問君可否恣情沽。

壬寅重陽節

王愛香(湖北)

西風昨夜掃埃塵,街上行人著換新。

葉落翩翩鋪徑小,水流細細訴河貧。

萬員核檢同驅疫,一邑雲霾盡拂身。

縱使毒冠還肆虜,重陽開酌酒尤醇。

題重陽節

鄧邦勝(湖北)

風撩白髮數重陽,萬壑千丘滿面霜。

傲菊凌風忠骨耿,丹楓著色舞姿狂。

清茶一盞追前事,小酒三杯奠墓場。

艷葉秋花隨過客,沉魚落雁又蒼茫。

壬寅重陽節抒懷

李玉偉(河北)

登高望遠眺神州,金色家園染暮秋。

飛霧淡煙氤梓野,飄香碩果壓枝頭。

身隨彭祖修玄道,心慕安期散郁憂。

山水縱情舒雅韻,靖寧康健樂悠悠。

重陽節贈予詩友

丁榮清(黑龍江)

望遠登高興畫意,楓紅菊艷入詩箋。

從容面對人生老,瀟洒眉開腦力全。

網上欣觀當下事,書中喜遇古時賢。

健康身體享鴻福,壽比青松白鶴仙。

重陽峽口登高

劉德美(湖北)

天清水碧北山高,地險江空朔雁嗷。

色受霜風來剪剪,聲隨雪浪去滔滔。

千帆過峽心神駭,百丈懸崖氣勢豪。

縱覽西陵形勝處,祗將妙境作香醪。

重陽登高有記

張海德(湖北)

醉聞丹桂香,江畔度重陽。

落帽風流憶,憑樓思念嘗。

山羞雲半掩,天凈雁雙翔。

望遠自然悟,閒愁當可忘。

野草八院

重陽自嘲

李洪信(吉林)

登高非望遠,憶舊自詮評。

狂放三分酒,荒唐大半生。

水中尋桂月,鏡里賞梅英。

多少煙雲事,人知己不明。

重陽節

封玉華(吉林)

露洗清姿稻穀黃,金鉤溢彩泛馨香

嶺燃楓火秋陶醉,雁旅南天翅正狂。

極目宏開新視野,重陽悵望祖山鄉。

風雲起落詩懷遠,孝老尊賢歲月昌。

重陽

王愛君(河北)

九九又重陽,籬邊野菊黃。

采萸攀北嶺,尋藕下南塘。

原上風光秀,心中思緒長。

感恩生養苦,杯酒敬爺娘。

南鄉子 重陽節感懷

徐淑芳(黑龍江)

時序又重陽,凝望雲天雁陣翔。今感秋涼,新稻待收倉。舉目登高眺遠方。

鄰院菊馨香。願我家園盛世昌。凈土富鄉,除疫展輝煌。好運豐田步小康。

重陽節

姚偉(山西)

深秋時節又重陽,山野黃花分外香。

攜友登高張目眺,炊煙起處是吾鄉。

重陽念故友

李彥蓉 (河北)

輕霜凝紫陌,猶染嶺楓紅。

把盞重陽日,登高夕照中。

玉泉雖寂寞,金菊正蔥蘢。

遙祝平安福,唯期歲歲充。

陽節前日內弟王繼福攜全家來有賀(新韻)

楊振興(河北)

重陽將至喜門開,吾弟攜妻帶女來。

風雨當知隨歲月,笙歌競奏滿胸懷。

誰言烈酒常人醉,須信青茶自古栽。

欲把心連千萬載,親情致遠寄孫孩。

重陽

靳泉濤(河北)

黃金剪碎擲斜陽,買盡繁華入酒香。

一世幾逢青眼客,持杯更復任疏狂。

採桑子?重陽節

韓勇(河北)

金風玉露秋涼早,九九重陽。時至重陽,菊艷楓丹桂蕊黃。

鄉風民俗邦之寶,尊老榮光。敬老榮光,美德傳承世代揚。

重陽

吳輝(武漢)

九九重陽倍思親,桂花釀酒飲佳醇。

依稀昨夜椿萱見,隱約今宵日月新。

把盞臨風吹落帽,佩萸懷古暢彌珍。

登高放眼東籬菊,喜慶良辰一望氤。

壬寅重陽

翟廣文(河北)

秋深逢菊又重陽,望遠登高米酒香。

守靜臨風邀客友,安然倚竹頌離章。

茱萸遣意歸家速,菡萏留心入夢長。

勿慮行囊空與鼓,鄉愁卸載叩爹娘。

重陽節抒懷

徐道起(天津)

登高暢覽九州紅,滿目輝煌震宇穹。

巨艦臨流驚世界,神舟映海問天宮。

新征上馬深謀路,重戰前程盛德雄。

錦繡江山唯我有,笙簧歲月可無窮。

重陽自勵

李秀廷(山西)

白鬢新添,人不虛齡須惜晚;

重陽正好,老當益壯再登高。

詠重陽

徐盈(倫敦)

深秋九九晉重陽,萬類年年競馥香。

碧草嬌花開幾度,青山紅葉比方長。

登高賞菊吟天地,訪友囊萸笑露霜。

邀月照臨聊世事,舉杯遙祝越時光。

重陽節登高

王春艷(山西)

天高雲氣爽,翠野挽新晴。

近擁秋山壯,旁觀晚菊榮。

重陽思古事,敬老在諸生。

美德千年頌,中華久久情。

寄重陽

任春麗(山東)

日日秋涼燦菊黃,悠悠思緒雁南翔。

人生悲喜重陽際,敬老尊賢德育揚。

壬寅九日

彭秀琴(山西)

群中堪羨謫仙才,九日閒情酬唱開。

不見劉伶攜酒至,先看元亮載詩來。

蕭蕭落木黃花晚,澹澹長空白雁回。

未便登高舒遠目,好將吟詠上樓台。

少年游·重陽又近

丁心雨(天津)

中秋過後,重陽又近,梧葉漸紛紛。朱闌菊小,但思生翠,獨占斗芳新。

初霜綴晚,斜紅凈蕊,今番勝三春。堪將蛩萼等閒分。留與意中人。

沁園春·重陽節感懷

史忠和 (吉林)

又是重陽,又到重陽,漫步山岡。望千峰炫彩,晴雲渡影。萬山競秀,鴻雁高翔。白練飛天,霜風勁舞,百媚千嬌醉夕陽。登高處,看紅楓染盡,丹桂飄香。

秋光勝似春光,恰信步行吟賞菊黃。執茱萸一朵,清心斂志。新醅三盞,下筆成章。笑撰長聯,欣書詩卷,何懼風撩兩鬢霜。祈體健,願青春永駐,樂享安康!

鎖寒窗·重陽

陳細彬(湖南)

玉露金風,雲煙倚翠,綠蘿庭院,盈盈碧水,丹桂吹香樓榭。漸黃昏,露濕瑤台,長簫吹醉鴻門宴。嘆月香人瘦,依窗今夜,為誰依戀?

今舊時人面,自芳菲盡後,纖塵都斂。茱萸插遍,有待重陽時見。夢中吟,楚雨湘雲,黃花遍地香更遠。任憑他,桃李無心,嫁與東風便。

野草九院

九九瞰

李明珠(山西)

秋令眼前寬,登高望玉鑾。

輕搔斑白鬢,醉把越椒看。

壬寅重陽感懷

郭永琰(北京)

假日京城又重陽,燕山紅葉著濃裝。

丹楓錦樹三秋麗,白雁黃雲萬里翔。

菊蕊芳菲香亦艷,茱萸野徑夜更涼。

欣斟美酒陶然醉,潑墨吟詩意味長。

重 陽(新 韻)

李鄂生(香港)

驚又重陽露降寒,百花凋謝雁奔南。

寒風蕭瑟星光冷,細雨飄搖月色殘。

落日依依霞恨晚,吹燭念念淚潸然。

傾巢雛鳳尋幽夢,一枕孤寒守暮年。

重陽節感懷

任哲峰(山西)

迢迢客路恨無涯,雁字排空醉碧霞。

又見秋風摧落葉,偏留霜露打黃花。

新愁未解雲深鎖,往事猶思日漸斜。

羈旅多年蓬滿鬢,時常感嘆夢回家。

重陽節

劉德興(湖北)

登高望遠仲秋涼,滿腹情懷寄故鄉。

粒粒金珠風帶雨,枝枝銀蕾葉流霜。

心憑夜月輝光好,酒借楓林筆墨芳。

最是老翁揚白髮,歡歌擊鼓傲重陽。

長坂公園過重陽

鄭祖明(湖北)

長坂亭樓擎話筒,放喉聲韻遠高穹。

曲陳調老身心健,坦蕩開懷是壽翁。

鷓鴣天·重陽節感賦寄贈諸親友

翟耀文(山西)

露重秋深日漸涼,登高望遠慶重陽。層林一夜霜侵葉,群雁幾聲人斷腸。

尋好句,賦新章,臨風把酒意飛揚。誠期親友身康健,似柏如松福壽長。

鷓鴣天·重陽節遣懷

席鳳羽(湖北)

晚歲怡然毋逞強,如煙往事少思量。心胸豁達裝明月,性格安然度夕陽。

需洒脫,慢嗟傷,桑榆正是好時光。詩詞平仄推敲樂,怒放春花意味長。

採桑子·重陽——敬步毛澤東《重陽》詞韻

左澤君(湖北)

人生自古誰無老,已近夕陽。卻似朝陽,晚景桑榆尚有香。

東籬菊綻花猶勁,不畏秋光。點綴秋光,挺立枝頭笑晚霜。

翁媼重陽登高

方松(湖北)

方山菊正黃,翁媼賞重陽。

鶴髮雲邊照,童顏紫里鑲。

開天畫圖美,鋪地壽福長。

九域楓林赤,霞書錦繡章。

又重陽(新韻)

康巍(山西)

白雲萍草各伶仃,寒雨惜花悄自行。

今又重陽遊子意,推窗遙寄漫天晴。

重陽節攜玩卷河橋濕地公園

王輝(湖北)

又逢重九未登臨,野水青蕪亦可心。

靜俗何須說懷抱,卷河風細隔塵音。

採桑子·重陽

王立功(內蒙古)

時逢九月楓如火,玉桂飄香。滿目華光。歷雨經風菊更芳。

無情歲月催人老,秋染青霜。今又重陽。半闕清詞祝母康。

重陽節抒懷

孫智(湖北)

六十年華踏雪霜,本應下馬作閒郎。

只因保險情難捨,再與災魔干一場。

鷓鴣天·重陽感思

牛運祖(湖北)

九九傷秋漸轉涼,當窗對鏡又添霜。風凋碧柳黃花瘦,

月滿寒山白髮長。

逢七秩,遇重陽。舉頭望遠細思量。若能重走平生路,

豈有諸多九曲腸。

重陽與友聚(新韻)

張璠(北京)

去年邀赴紫荊南,今又重陽再入關。

鴨掌浮游疑水瘦,菊花開放感丘寒。

桑田疏影時生謝,鴻雁成行總往還。

慣看人間諸景象,無須喟嘆對牛山。

沁園春·重陽抒懷

陳亞萍(湖北)

雁陣成行,楓葉流丹,秋比春妍。看紫薇綴錦,任憑霜染;東籬菊燦,撩客流連。鳥唱高枝,瀑飛晴嶺,一幅宏圖出自然。登高處、望雲舒雲卷,地闊天寬。

凝眸遠岫嵐煙。風吹帽、杖筇共向前。縱從容恬淡,還崇陶令;不驚寵辱,應效蘇仙。把酒臨風,佩萸遣興,久唱豪吟開卷歡。揮毫處,正山銜落日,霞映酡顏。

重陽登仙人台

田幸雲(湖北)

年年今日又重陽,健步登高感念長。

紅葉藏經羅物象,仙台傳道度慈航。

雲追雁陣排詩意,我在桃源就菊香。

多少綺思先問月,痴情可否賦蒼茫。

重陽

李守望(夷陵)

九九相逢自飲觴,秋風颯颯野菊黃。

塔城桂蕊紅金色,賞艷登高滿面香。

也抒重陽

宋華明(湖北)

節序迎逢墨客忙,珠璣覓盡倒枯腸。

清明萬卷焚孤冢,重九千言賦菊黃。

筆下新詞催淚熱,家中老父覺秋涼。

如能洗硯空巢伴,一語兒歸勝錦章。

編委會

本期主編: 徐守祥

編委:李雪瑩 朱丹 嚴秋林 李靈光

張兆嵩 李孟書 周發玲 徐守祥 雷春

編輯製作:徐守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d23ca7f1eb7ce18ba3f45342d3771f0.html






2024年詩與遠方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