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墓家喻戶曉,帝王看了都要跪拜,寶藏價值連城,至今無人能盜

2023-11-20     劉明寶

原標題:此墓家喻戶曉,帝王看了都要跪拜,寶藏價值連城,至今無人能盜

1962年,國務院公布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黃帝陵。陵前祭亭內樹「黃帝陵」碑。軒轅廟位於橋山腳下,是歷代炎黃子孫祭奠黃帝的場所。廟內建築沿中軸線有「人文初祖」殿。院內千年以上古柏16株,其中「黃帝手植柏」歷經五千年歲月,堪稱世界柏樹之冠。黃帝陵區山環水抱,古樸莊嚴,氣勢非凡,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維繫民族團結,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的強大紐帶。

黃帝陵

黃帝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

炎帝神農氏管治後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形成了以炎帝、黃帝、蚩尤人鼎足而立的局面。炎帝與蚩尤爭奪黃河下游地區失敗逃走,向黃帝求救。黃帝在三年中與蚩尤打了九仗,未能獲勝。最後黃帝集結在涿鹿上與蚩尤決戰,終於擒殺了蚩尤,獲得勝利,統一了中原各部落,奠定中華,肇造文明,惜物愛民,被後人尊為中華人文始祖。

黃帝親手植出的柏樹

黃帝奠定天下後,制定國家的職官制度,如以云為名的中央職官,管宗族事務的稱青雲,管軍事的稱縉雲,又設置了左右大監,負責監督天下諸部落。風后、力牧、常先、大鴻被任命為治民的大臣。他又經常封祭山川鬼神。他以神蓍推算和制定了曆法。

黃帝在位期間,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弓矢、房屋等。在農業生產方面,軒轅黃帝有許多創造發明,其中主要有實行田畝制。對農田實行耕作制,及時播種百穀,發明杵臼,開闢園、圃,種植果木蔬菜;縫織方面,發明機杼,進行紡織,製作衣裳、鞋帽、帳幄等;制陶方面,製造碗、碟、釜等;冶煉方面,煉銅,製造銅鼎、刀、錢幣等;日常生活方面,熟食、粥、飯、酒、肉、稱尺、斗、規矩、墨硯、几案、氈、旃、印、珠、火燈、床、席、蹴踘等。水井:井的發明,古人也歸功於黃帝。

建築:建造宮室、鑾殿、庭、明堂、觀、閣、城堡、樓、門、階、蠶室、祠廟、玉房宮等;交通:製造舟楫;兵械:製造刀、長矛、弓矢、弩、六纛、旗幟、五方旗、號角、鼙、兵符、雲梯、樓櫓、劍、射御等;

黃帝的功績之一是「藝五種」。「五種」,是指「黍、稷、菽、麥、稻」五穀。按古史傳說神農氏僅能種植黍、稷,而黃帝則能種植多種糧食作物,表明黃帝使當時的原始農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在文化上,制音律、創醫學等。數學:隸首作數,定度量衡之制;音樂:伶倫取谷之竹以作簫管,定五音十二律,合於今日;醫藥:與岐伯討論病理,作《黃帝內經》;軍隊:風后衍握奇圖,始制陣法;文字:倉頡始制文字,具六書之法;鑄鼎:在荊山(位於陝西中部)鑄鼎,分華夏為九州。

黃帝陵的守護神

可以說,沒有黃帝,就沒有中華民族的今天,這就是黃帝的偉大之處,也是黃帝陵墓的偉大所在。黃帝也是個凡人,但他為中華民族的文明有著奠基的功勞,這就令我們這些後代時時刻刻愛戴著。我們管自己叫做炎黃子孫,這個黃,指代的就是黃帝。

黃帝陵從漢朝開始其地址就不是個秘密了,既藏的不太深,也沒有秦始皇陵那麼多機關,其本身還是一個衣冠冢,雖有歷朝歷代帝王等貴族階級放置在此祭祀的奇珍異寶,但至今卻沒人進入,碰上了也只是上香拜佛,懷著虔誠之心在此祈禱。唯一一個想盜黃帝陵的人—清代叛軍白彥虎,也被左宗棠扼殺在搖籃中。原因是什麼?因為黃帝是華夏子孫的開創者,是國人最尊敬的上古領袖,是百姓心裡的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b6050f9cb5565565957c81471e2ec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