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一刻值千金」出自大詩人蘇軾的詩篇《春宵》,通常情況下,人們在大喜日子就會對新郎說,春宵一刻值千金,趕緊去瞧瞧新娘子吧。但很少有人願意講到「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一句,這又是為什麼?
「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一句則是「花有清香月有陰」,它的意思是春天的夜晚裡,花朵散發著清幽的香氣,月光正是落在花朵上,有一處朦朧的陰影,看到此情此景,不免讓人覺得景色,沉醉其中。
我們常常理解「春宵一刻值千金」指的是男子不要錯過與心愛的女子相處的時間,實際上蘇軾寫的是「春宵」只是單純說是春季里的夜晚,而後來的文化,「春天」不再單指季節,還有與戀人相愛的含義,於是「春宵一刻值千金」就有了另一番意思。
它畢竟是出自蘇軾之手,蘇軾是當時的「大學霸」,刻苦學習,大晚上的還想著讀書,不願浪費一刻的時間,老話中還有一句「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見時間的重要性,而春天也正是四季中萌芽的季節,正是讀書學習的大好時候。
但後世將「春天」理解成愛情發生的季節,常常只說「春宵一刻值千金」,曲解成隱晦的事情,也不願意說出詩的後一句,覺得破壞了氛圍。而在人們的普遍意識中,人生有三大樂事,那就是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他鄉遇故人。
洞房花燭夜這麼讓人心神蕩漾的時候,親朋好友見證美好的婚事,酒足飯飽,眾人擁著新郎來到婚房,大夥起鬨著「春宵一刻值千金,趕緊去見新娘子吧。」結果就有人跳出來一本正經的說:「春宵一刻值千金不是這個意思,它還有後一句,是花有清香月有陰,教導大家趕緊學習去吧。」
眾人一聽紛紛覺得掃興,這話雖說的正確,但場合實在太不對了,大喜之日,叫新郎新娘拿著本,在月光下刻苦學習,實在是讓人想不出那個場景,原本高高興興的大夥突然變得沉默,也會使說這話的人處在尷尬的位置。
大家也不會覺得說這話的人學識有過高,反而落得個不會做人的印象,曾經的好友也會疏遠,遇上脾氣不好的人,還要大打出手,因此即使旁人不知「春宵一刻值千金」的下一句,看場合再選擇是否要說下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