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 | 雪中鬱金香:浪漫?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2023-03-17     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原標題:倒春寒 | 雪中鬱金香:浪漫?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撰文 / 周寧芳 劉芯竹 (國家氣象中心)

近日,冷空氣來襲!

河南等地飄起了雪花

盛開的鬱金香配上雪

網友直呼太美、太浪漫了!

圖片來源:南陽師範學院

鬱金香:浪漫?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每年一到春季,起起伏伏的氣溫變化總是讓人不省心。經歷了一整個冬天的寒冷陰霾,人們好不容易盼來花紅柳綠,暖意融融,結果還沒熱兩天,不知趣的冷空氣就來了個「回馬槍」,將剛「高調」沒多久的氣溫灰溜溜地打回了「原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倒春寒。

春季天氣精彩紛呈

倒春寒?倒春寒!當然是要先有春天,才能實現倒春寒。

春季往往是我國天氣舞台最精彩紛呈的時段,一方面隨著太陽高度角的增加,白天日照增多,氣溫逐步回升,低緯度暖濕氣體向北輸送的能力也逐漸增強;而另一方面,北方冷空氣勢力猶存,不甘退位,時不時南下造訪。

冷暖空氣雙方勢均力敵,斗得不亦樂乎,也就造成各種天氣輪番上演,時而風和日麗,時而大風降溫,時而雪花飛舞,時而陰雨連綿,時而塵土飛揚,時而電閃雷鳴。

古人有詩云「二月巴陵日日風,春寒未了怯園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濛濛細雨中」,貼切地表達了春季「多變」的天氣特點。

乍暖還寒,最難將息

在這一系列的複雜天氣中,乍暖還寒的倒春寒,最難令人將息。倒春寒在不同的地區也有著不同的表現。比如北方地區,倒春寒意味著冷空氣突然發力,回暖趨勢被打斷,氣溫驟然降低至低於常年同期。而這種一暖一寒的天氣,會讓人對寒冷的感受更深,氣溫的反覆也降低了身體的抵抗力,病魔趁虛而入,倒春寒的威力不言而喻。

對於南方地區而言,倒春寒發生時,有時冷空氣來的不是那麼突然,而是一股股地滲透,影響時間一般更為持久。例如今年3月南方地區出現的這種持續的低溫陰雨天氣,降溫表現沒有北方那麼「打眼」,但由於持續時間長,濕度又大,陰冷的感受很不舒服,似乎可以稱之為倒春寒天氣。

而氣象上所指的倒春寒和南方的農事活動有密切聯繫,規定2月下旬至3月上旬的華南、3月中旬至4月的江南平均氣溫低於12℃且持續3天以上,才認為是倒春寒。

倒春寒天氣引起的綿綿陰雨

倒春寒並不是「中國特色」,受季風影響的國家都有倒春寒出現。這是因為每年冬季風向夏季風過渡期,冷暖空氣勢力相互對峙,當冷空氣偏強時,帶來的就是大風降溫天氣,氣溫明顯下降;當冷空氣勢力沒那麼強,但不斷地從北方滲透南下,和暖濕氣流匯合時,就導致陰雨連綿,氣溫持續偏低。

作為春季天氣「多變」的例證之一,倒春寒天氣對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有著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對於南方農業。因為每年2月底開始至4月份,華南和江南地區先後進入春播春種的主要時段,如果出現持續陰雨天氣,且平均氣溫連續3天低於12℃,就會造成剛剛播下的農作物爛種爛秧,已經出土的農作物幼苗大量凍死,並影響油菜花的開花授粉等。

另外,春季氣溫變化無常、起伏劇烈,會導致人體的抗寒能力減弱,再加上春季流感、病毒性疾病等流行多發,老年人和兒童這類抵抗力較弱的人就容易生病。

關注天氣,未雨綢繆

倒春寒天氣固然危害多多、十分可惡,但作為春季的一種天氣現象,我們也只能提前防範、科學防禦。即便出現倒春寒天氣,只要及時添衣,注意「春捂」保暖,防範抵禦病毒的入侵,倒春寒也便沒那麼可怕了。

農業上應注意搶晴播種、科學排灌等田間管理,對於已經破土而出的果蔬等植物,可以通過澆水、培根、施肥、防病等細心照料緩解低溫帶來的危害。

料峭倒春寒,打擊著人們對春天的期盼,雖然連日低溫陰雨,見不到太陽讓人不免沮喪,但我們堅信,回暖仍是大勢所趨,一兩場小小的倒春寒並不能阻止我們走向春天的堅定腳步。

本文綜合整理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原標題《料峭「倒春寒」》,作者周寧芳、劉芯竹 ,有刪改,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9ddf56bb1eb5e466dc18be2a52a17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