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山水入懷,枕繁星入眠。
今年小暑,
來自全國各地的自駕游愛好者,
在仁和區盈盈一水、
巍巍群山間,
盡享浪漫與清涼。
露營節開幕現場。(姜文艷 攝影)
7月13日至15日,第六屆中國自駕游與房車露營大會暨攀枝花市仁和區2019露營節在仁和區舉行。
3天時間、12場活動,
精彩紛呈,回味無窮。
活動有多火?
一起來看看
這是一場展示夏日清涼的盛會
大會期間,20餘家中央、省、市級媒體聚焦仁和,「夏日度假哪裡耍·清涼安逸攀枝花」和「這裡仁和·遇見星空」主題深入人心,攀枝花清涼游再次以極高的「曝光率」走向全國。
這是一場展示仁和視野的盛會
仁和區以農興旅,以旅富農,城市品牌和資源價值全面躍升,此次能從20多個申報城市中脫穎而出,向世人鮮明昭示,小地方也有大視野、大格局、大戰略,小地方也能謀大事、辦大事、成大事。
這是一場展示仁和勢能的盛會
大會成功舉辦,全方位展示了仁和區優越的區位、交通、生態、文化和優良的投資環境,擦亮了城市名片,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拉升了名氣、擴大了影響。
這是一場展示仁和力量的盛會
這場盛會充分展示了仁和區人民包容大氣、事必盡善、文明重禮、熱情好客的優秀品質和傳統美德,大會籌備和組織單位、服務和工作人員展示出了顧全大局、服務大局的崇高境界,捨我其誰、當仁不讓的責任擔當,甘為人梯、捨己為人的無私奉獻,崇尚卓越、臻於至善的不懈追求,披星戴月、夙興夜寐的實幹作風。
此次盛會讓仁和深刻地體會到:將既定的發展方向思路一以貫之、一鼓作氣地抓下去,宏偉藍圖終將變成美好的現實,散布鄉村的一顆顆「繁星」,定會讓仁和自駕游目的地這片星空更加璀璨迷人。
縱情山水
文藝晚會、音樂晚會、篝火晚會、民俗文化展演、戶外徒步賽、攝影大賽……
夏天,是一個適合旅行的季節,帶上家人一起自駕游,遠離城市的喧囂,感受自然風光的美好,可為生活增添一抹溫情和綠色。三天時間,嘉賓們縱情山水間,盡享夏日清涼。
7月14日上午,50多輛房車分成三隊向仁和區鄉村進發,體驗「最美自駕游環線」。記者跟隨車隊,從仁和區出發,一路向南前往攀枝花南大門平地鎮,去體驗葡萄採摘的樂趣,感受別樣的民族風情。
啊喇蒼蒲地「靜思星空」音樂晚會。(王東 攝影)
在這條全長155.3公里環線上,有全國唯一以硯為主題的博物館——中國苴卻硯博物館,有被譽為「中國彝家第一村」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迤沙拉,有諸葛亮率蜀軍南征「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的古渡和古營盤,有「攀枝花的藍圖從這裡誕生」的大田會議舊址,還有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是市區3倍的省級森林康養基地 ——萬寶營,即使是最炎熱的仲夏時節,環線上各微營地也是松濤陣陣、涼風習習,平均氣溫比市區低5至10度。沿途,遊客還能體驗森林觀光露營、賞星觀月、 瓜果採摘、戶外拓展等項目。
石磊/攝
上午10點過,在一路風景,一路歡笑中,房車體驗組到達了「全國最美森林小鎮」平地鎮野風味自駕營地,這裡不僅有68個配套水電的自駕營位,還為房車等大型自駕車預留出了充足的車位。
遊客們對當地環境十分滿意。山西省太原市遊客潘亞琴說:「第一次來攀枝花,就感覺這裡涼快,的確適合夏日來耍。自駕營地設施齊全,我們房車就是需要這樣一個清清涼涼、有水有電的地方。感覺樹林裡就是個大氧吧,在這裡住上幾天都神清氣爽。」
當得知目前正是平地葡萄採摘的最佳時間,車友們立即來了興趣,前往營地附近的葡萄基地體驗葡萄採摘的樂趣。走進葡萄地,黑如珍珠、綠如翡翠的串串葡萄掛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車友們提著籃子、拿上剪刀,伸手摘一串葡萄品嘗,絲絲甘甜沁人心脾。
遊客余瑞開心地說:「走進葡萄園自己親自採摘葡萄很有樂趣,覺得這裡的田園風光很美,因為這裡陽光比較好,水果都比較好吃,這個葡萄特別甜。」
平地鎮位於川滇交界處,是滇西北入川第一鎮,是典型的俚濮彝族聚居鎮,擁有特色鮮明的俚濮彝族風情文化。主要以避暑休閒,楊梅、櫻桃、葡萄等特色水果采 摘,櫻花攝影,苴卻硯旅遊商品製作等為主的旅遊特色小鎮。當天,來到平地鎮的10餘輛房車30餘名車友,在這裡感受當地質樸、濃郁、和諧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氣息。
夜幕降臨,在悠揚的民歌中,遊客們圍著熊熊篝火,與當地的少數民族朋友們一同手拉手打跳,伴著夏蟲的低吟,靜臥山林間,仰望星空,享微風拂過,度過美妙的夜晚,留下了難忘的經歷。
王東/攝
「我是第一次到攀枝花來,我們車隊的人都感覺這裡的環境、空氣特別的好,而且這裡的人也都非常熱情,我們真的被這裡的風光和人文深深打動。」中國旅遊車船協會自駕游露營房車協會副會長廖紅斌說。
高峰論壇。(王東 攝影)
特邀嘉賓段學說,作為一個搞了10年房車露營活動的人,自從踏入攀枝花,就感覺這座城市在房車露營、康養等方面具有獨特的魅力,特別是依山地為中心來打造康養基地,我覺得是攀枝花未來在生態旅遊發展當中一個重要的支點。
璀璨前景
多年來,仁和區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地發展自駕游,並一直在付諸行動。
露營節開幕式晚會現場。(王東 攝影)
2015年以來,仁和區以舉辦第六屆四川國際自駕游交易博覽會為契機,充分挖掘本地康養、旅遊等資源,規劃打造鄉村自駕旅遊環線。目前,這條自駕游環線上已建成8個微營地,130個營位;4個自助營地,40個營位;2個觀景台和2個休息區;設立了29個標識標牌。
遊客在萬寶營營地露營。(姜文艷 攝影)
4年來,這條環線的旅遊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康養旅遊元素愈加豐富,遊客接待量逐年快速上升,成為仁和大力發展全域旅遊、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的亮點。
開幕式上,仁和區被中國旅遊車船協會授予《自駕游目的地等級劃分》行業標準試點區域,將仁和區作為自駕游目的地行業標準先行先試實驗區域進行打造。
市民參加露營節步道競速賽。(劉家成 攝影)
「這既是對我們成績的肯定,更是仁和區自駕游發展再出發的新起點。」仁和區文廣旅局局長曾紹奎說。
曾紹奎介紹說,根據省社科院編制的《仁和區康養+農業發展規劃》,仁和區農文旅融合發展將依託資源分布規律,以城區為輻射核心,以國省幹道交通軸線為發展主動脈,縣鄉道路串聯景區網點,形成「一心一軸一環四區」總體布局,輻射帶動全域協調發展。
「一心」,即仁和鎮城市輻射中心;
「一軸」,即以S216、S214、G5京昆高速仁和段為主,形成「同德鎮—布德鎮—前進鎮—仁和鎮—總發鄉—大田鎮 —平地鎮」發展軸線;
「一環」,即依託各鄉鎮的農文旅基礎資源,打造以「仁和鎮—中壩鄉—啊喇彝族鄉—平地鎮—大龍潭彝族鄉—仁和鎮」為主線,以陽光康養 度假、花果民俗體驗、生態有機、森林康養、文化旅遊為主題的自駕游精品體驗大環線,形成帶動全域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經濟動脈;「四區」,即康養+景觀農業、 康養+文創農業、康養+體驗農業、康養+生態農業四個功能區。
鄉村大篷車走進迤沙拉。(王東 攝影)
「這次大會最大的收穫是增強了發展自信。」曾紹奎說,長久以來,大家都誤認為攀枝花是座移民城市,沒有歷史文化,此次大會嘉賓們被攀枝花歷史文化深深吸 引,特別是回龍洞遺址、迤沙拉文化名村等,都是大家的熱門話題。他告訴記者,與會嘉賓稱讚攀枝花市民素質普遍較高,村民熱情友善,讓他們深受感動。「一個 地方,除開一切物質的事物,這片土地上的人往往才是最吸引旅客的。」
下一步,
仁和區自駕游目的地建設將按照
「一個中心、兩條路線、三個板塊」的
總體布局進行。
一個中心,即以大河流域為中心,打造苴卻硯特色街區、濕地公 園、普達陽光等;
兩條線路,即打通南部自駕游環線「十」字路網、完善配套設施,實施啟動務本、同德、布德三個鄉鎮在內的北部自駕游環線建設;
三個板塊,即 迤沙拉片區人文之旅、啊喇片區生態之旅、大黑山片區森林之旅。
同時,加強特色文化建設,重視人文體驗,引進項目,讓遊客好玩、玩好。
新聞多看點
攀枝花:發展「加速度」 城市有「溫度」
烏東德水電站移民安置點工程十月底完工
快去打卡!攀枝花有一處小清新的書吧!花草繁茂、咖啡飄香…
來源:攀枝花日報
編輯:姚雪梅
審核:毛哲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87XLWwB8g2yegNDWIq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