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8億元收購造車資質 蔚來駛向獨立造車時代

2023-12-09   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郭陽琛 石英婧 上海報道

12月4日,蔚來出現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車輛生產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中,目錄序號為214。這也意味著,蔚來汽車終於獲得了獨立的汽車生產資質,「江淮蔚來」的尾標也即將成為過去時。

根據江淮汽車發布的公告,江淮汽車此次將三個資產包擺上貨架,其中資產包一和資產包三被蔚來汽車以31.58億元的總價收購。具體而言,資產一包的交易價格為16.66億元,涉及乘用車公司三工廠存貨、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資產三包的交易價格為14.92億元,涉及乘用車公司新橋工廠構築物和設備。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與此同時,蔚來汽車的業績與財務狀況也有所好轉。蔚來汽車12月5日發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收190.7億元,環比增長117.4%,同比增長46.6%;三季度交付量為55432輛,環比增長135.7%,同比增長75.4%,兩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同時,現金儲備達452億元,較上季度增加137億元。

「從製造角度而言,如果我們完全由自己獨立製造,製造成本會下降10%。2024年,我們不會出現產品切換打擾銷售節奏的情況,整體上會比2023年(表現)更好。」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在財報會上總結道。

補全整車廠「最後拼圖」

工信部網站車輛生產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系統顯示,企業名稱為蔚來汽車科技(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蔚來科技」),法人代表為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目錄序號為214,這一序號對應的也正是《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企業申報車型公示詳情中的目錄序號。

一天後的12月5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已將江淮汽車乘用車公司三工廠多個資產按照三個資產包的形式掛牌交易,本次交易價格總計45.76億元。

其中,蔚來科技成為資產一包和資產三包的受讓方,分別涉及乘用車公司三工廠存貨、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和乘用車公司新橋工廠構築物和設備,交易價格合計31.58億元;而合肥恆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為資產二包的受讓方,交易價格為14.18億元,涉及乘用車公司三工廠房屋建築物、在建工程及土地使用權。

記者了解到,蔚來汽車此次收購的江淮汽車第一先進位造基地和第二先進位造基地,正是蔚來汽車的F1和F2工廠,目前這兩家工廠負責生產蔚來汽車的所有產品。

對此,蔚來汽車管理層在三季度財報會上表示,關於整車生產資質,本次收購過程中,公司與江淮汽車之間的有關製造合作協議仍在繼續正常履行,雙方合作車型的生產活動仍在繼續正常進行。若收購完成或未來與江淮的相關車型製造合作方式發生任何變化,將及時與資本市場進行溝通與披露。

然而,蔚來汽車一直以來都是堅定的代工支持者。李斌此前曾表示,絕對不會也永遠不會收購資質,「有人願意專注製造就讓他製造,比如像台積電和富士康;而有人願意研發和服務就應該專攻研發和服務。」

時間撥回至2016年,蔚來汽車與江淮汽車達成合作協議,蔚來汽車旗下車型由江淮汽車代工生產,尾部需貼有「江淮汽車」的標識。

蔚來汽車轉變想法的端倪始見於今年10月底。當時,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公開掛牌的方式轉讓部分資產,涉及乘用車公司三工廠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房屋建築物以及土地使用權及乘用車公司新橋工廠構築物和設備資產,擬掛牌價為44.98億元,增值額為2.86億元,增值率為6.79%。

為何蔚來汽車會選擇此時斥巨資收購造車資質?記者注意到,除了每輛車的生產和加工費外,蔚來汽車還要向江淮汽車支付相關資產的折舊及攤銷、購買的生產材料及相關稅項。此外,蔚來汽車還要就F1工廠的投資支付「若干補償」。

財報數據顯示,2020—2022年,蔚來汽車向江淮汽車支付的費用分別為5.3億元、7.2億元、11.3億元,這對於試圖降本增效的蔚來汽車而言無疑是一座「大山」。

「從製造角度而言,如果我們完全由自己獨立製造,製造成本會下降10%。」對於收購造車資質,李斌也在財報會上補充解釋道。

三季度營收創歷史新高

除了拿下造車資質,蔚來汽車多項業績指標也畫出上揚曲線,可謂雙喜臨門。

財報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蔚來汽車營收190.7億元,環比增長117.4%,同比增長46.6%,創歷史新高;整車毛利率11.0%,環比大幅提升;現金儲備452億元,較上季度增加137億元;研發支出30.4億元,連續四個季度突破30億元。

而在銷量方面,11月蔚來汽車共交付新車1.6萬輛,同比增長12.6%;1—11月共交付新車14.2萬輛,同比增長33.1%。第三季度,蔚來汽車在中國成交價30萬元以上的電動汽車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超過45%。

蔚來方面預計,四季度汽車交付量4.7萬—4.9萬輛,同比增長17.3%—22.3%;收入總額160.79億—167.01億元,同比增長0.1%—4.0%。

「對於蔚來品牌,我們會在保持價格穩定的基礎上銷售效率,不會用降低毛利率的方式去提升銷量。」李斌表示。

除了業績和銷量有所復甦,更讓蔚來汽車備受關注的則是其擴大換電「朋友圈」。11月,蔚來汽車先後「攜手」長安汽車和吉利控股,將全面在換電領域展開合作。

對於與吉利的合作,雙方將通過「共投、共建、共享、共運營」模式,攜手打造「私家車」和「營運車」兩大換電標準體系,加速推動車端、站端、電池端、運營端連通協同,擴大換電網絡規模;而與長安汽車的合作,則更側重於電池包統一、換電體系統一、換電車型的標準和電池資產等。

近年來,蔚來汽車不斷加快布局換電站網絡。相關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蔚來汽車在全國已累計布局2113座換電站,其中高速換電站651座,完成了7縱4橫9大城市群高速換電網絡布局。換電服務方面,相關數據顯示,截至11月20日,蔚來汽車累計為用戶提供了超過3200萬次換電服務。

對此,李斌直言,蔚來汽車將把大眾市場品牌的電池包、換電站開放給合作夥伴,目前充電樁業務基本已經盈虧平衡。「也有投資者對NIO Power獨立融資感興趣,不排除NIO Power獨立融資。」

「此前『油轉電』主要來自大眾市場用戶,2024年高端市場的『油轉電』會提速,而基礎設施的建設會推動『油轉電』。」李斌表示,目前,蔚來汽車在江浙滬地區擁有700多座換電站,三省市已經超過同價位BBA(奔馳、寶馬、奧迪)銷量,可見基礎設施對銷量促進很有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蔚來汽車第二品牌阿爾卑斯的第一款車也在近期完成了VB車(開發驗證試製樣車)試製。「(這款車)狀態非常好,我們很有信心。」據李斌透露,換電共享網將在明年開始建設,可供蔚來、阿爾卑斯和第三方品牌使用。在銷售方面,阿爾卑斯將與蔚來分開,不會共用門店,只在一部分服務網絡及設備上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