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最近圍繞PMs的熱情高漲,但白銀在1月4日的表現明顯不佳;隨著標準普爾500指數以綠色收盤,白銀的跌勢更加引人注目。因此,雖然某一天的走勢並不構成趨勢,但白銀的基本面走勢與黃金一樣,都朝著看跌的方向發展。
例如,FOMC在1月4日公布了12月13日至14日的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隨著高度鷹派的揭露,PMs忽視了他們自己的危險發展。摘錄如下:
「與會者重申了他們對將通貨膨脹率恢復到委員會2%的目標的堅定承諾。一些與會者強調,必須清楚地表明,加息步伐放緩並不意味著委員會實現價格穩定目標的決心有任何減弱,也不意味著判斷通貨膨脹已經走上持續下行的道路。」
此外,「幾位與會者評論說,經濟預測概要中與會者對聯邦基金利率適當路徑的評估中值明顯高於基於市場的政策利率預期,強調了委員會將通脹率恢復到2%目標的堅定承諾。"
最重要的是,「由於通脹仍在上升,員工們繼續認為通脹預測的風險偏向上行……
「一些與會者還指出,按照某些衡量標準,企業的提價仍處於高位,可能需要總需求持續低迷的擴張,以降低通脹的剩餘上行壓力。"
因此,儘管FOMC強調其「實現價格穩定目標的決心」,並指出其FFR峰值估計「明顯高於基於市場的政策利率預期指標」,但投資者仍認為FOMC在虛張聲勢。
然而,我們已經反覆指出,基本面支持加息,全球金融危機後的人群應該在中期內以艱難的方式吸取這一教訓。
在這一點上,FOMC會議紀要補充道:
來源:美聯儲
因此,儘管白銀價格受益於「公眾對委員會反應功能的誤解」,但我們在12月15日警告稱,更寬鬆的金融環境與FOMC的目標背道而馳。我們寫道:
股價上漲、利率下降、美元走弱以及信貸息差縮小都會支撐通脹,並加大美聯儲的工作難度。同樣,這也是為什麼投資者對鴿派支點的希望實際上降低了發生的可能性。
市場異議越多,通脹就越嚴重,美聯儲就需要提高FFR。因此,如果經濟現實在未來幾個月里困擾著看漲軸心的人,不要感到驚訝。
就這一點而言,雖然PMs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後果,但FOMC反對「金融條件無根據放鬆」的鬥爭應該會在中期內實質性地改變市場情緒。
為了解釋,上面的黑線追蹤高盛美國金融狀況指數(FCI)。如果分析圖表中間,可以看到10月中旬到12月中旬的減速與美聯儲想要的正好相反;因此,不出所料,FOMC在12月14日逆轉了這一說法,圖表右側上升的黑線突顯出基本面如何繼續與我們的預期保持一致。
因此,我們預計FCI、美元指數和美國10年期實際收益率將在2023年創下新高。請記住,這三項指標的較高值有助於緩解通脹,而且人們不知道如何才能永久降低價格壓力。
最後,由於礦業股票相對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的高點較低,請注意,白銀波動性很大,表現出類似的特徵;由於我們預計標準普爾500指數將在2023年大幅下滑,白銀和礦業股將首當其衝遭受重創。
此外,隨著Satori基金經理Dan Niles在1月3日強調標準普爾500指數對通貨膨脹的蔑視,如果標準普爾500指數受到壓力,PMs不太可能慶祝。他寫道:
「我們認為,標普下調盈利預期和進一步的倍數壓縮將推動下一次市場下行....考慮到以往衰退期間的收益下降,對2023財年的估計最終將從252美元的峰值接近200美元。2022年,這些預估下調導致股市下跌,我們認為2023年也將如此。
我們對標普500指數市場底部的單點目標價格是3000點,而2023年標普每股收益為200美元,市盈率為15倍。在低端,我們可以看到標準普爾500指數達到2400點,基於12倍的市盈率,這在歷史上高於5%的通脹水平上並非不合理。」
總體而言,白銀散發出與推動2022年其他熊市反彈相同的誤導性樂觀情緒。然而,當投資者的支點希望破滅時,銀價也跟著下跌。因此,雖然多頭仍然忠於他們在全球金融危機後的劇本,但我們認為遊戲已經改變,在一切都結束之前,逢低買入者應該承受更多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