驟涼的淄博燒烤,給所有人上了一堂投資課!

2023-07-07     功夫財經

原標題:驟涼的淄博燒烤,給所有人上了一堂投資課!

作者:鳳來儀

1

2023年,如果要問哪個城市形象享受了現象級傳播的待遇,那答案一定非淄博燒烤莫屬了。

淄博燒烤最火的時候有多火?

4月18日,有網友發布的視頻顯示,山東一家燒烤店門前,貼出了一則通知上面寫「由於員工超負荷工作,停業休整三天。」

燒烤店老闆楊先生,他表示由於長達一個多月的超負荷工作,他和妻子及店內30餘名員工都已經累得干不動活了,「現在已經不是錢的事了,保命要緊。」

然而,在抖音上用「淄博燒烤」進行搜索,4月9日雖然也不低,但也就247.67萬,真正的峰值是4月29日的1105.79萬。

是的,五一長假才是高峰中的高峰,看過當時的視頻,燒烤廣場上人頭攢動,場面宏大。

但一個熱點是支持不了長期的大規模人流的,這就像熱錢流到一個地方,炒高一波資產價格走了,免不了會留下一地雞毛。

過了五一高峰後,淄博燒烤6月的平均搜索量已經下降到15萬,到6月最後一周就低於10萬了。

跟最高點比,只剩1%的流量關注,那麼在高點時期,要滿足那麼多人的燒烤需求新開的燒烤店,也大機率要隨著人流消失而轉賣了。

隨便一搜,便不難發現當地燒烤店轉讓的廣告:

二手設備app上,更是多了不少做小餅的機器,曾經很難買到的烤爐也比比皆是:

2

市場又一次給跟風投資的人和企業好好上了一課。

你看到的時候確實是大賺特賺,但你要考慮一下,等你投資進去的時候,還剩多少時間給你賺。

人流和錢流是一回事,在經濟學裡,有一種錢叫做熱錢,金融管理成熟的國家,對熱錢是很警惕的,因為雖然熱錢進來的時候很爽,但離開的時候往往一地雞毛。

熱錢一詞,是對英文Hot Money的直譯,與其他一般性投資不同,熱錢具有明顯的「四高」特徵。

第一,高收益性與風險性。熱錢追求的是在短時間內攫取高利潤,當然這種高回報往往伴隨著高風險。
第二,高流動性與短期性。熱錢一旦捕捉到獲利機會,就會迅速進入;而當風險加大喪失獲利機會時又會快速退出,快進快出,逐利為上,表現出高度的流動性與短期性。
第三,高敏感性。熱錢對各國金融政策的現狀與走勢、對各金融市場的匯率差、利率差和各種價格差,乃至對有關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取向等都非常敏感,一旦發現獲利機會,就會迅速行動。
第四,投資的高虛擬性與高投機性。熱錢為了獲利從事的不是實體經濟活動,快進快出,既不能創造就業,也無法帶來經濟的實質增長,因而具有極大的虛擬性與投機性。

熱錢流到一個地方後,往往進入流動性和回報比較好的產品,可能是房地產,也可能是其他什麼大宗產品。這些產品價格上去後,市場會自動調整供給關係。

一個地方如果任由熱錢湧入,則勢必會造成虛假繁榮,最終釀成經濟災難。

某種程度上來說,上個世紀的東南亞金融危機,就是因為熱錢太多引發的。

1996年泰國放開了資本項目下的外匯管制,全面允許外國銀行進入泰國市場。泰國金融業成為一個完全自由流動的大市場,流入泰國的美元利率大大低於國內銀行提供的美元利率。

1992年泰國的外債為200億美元,但到1995年底增加到了750億美元,1996年更是高達890億美元。

就連當時的猜瓦利總理都承認,肆意借貸是產生這場危機的根源。他說:「在過去10年中,我們一直在揮霍借來的錢。我們欠了很多債務,我們只有精明地、正確地使用這筆錢,才能減少債務」。

流入泰國的這些資金,只有極少幾個領域能夠產生效益。其結果是:資產膨脹,尤其是房地產。

再之後,「聰明」國際資本開始做空泰銖,市面上的熱錢突然就走了。於是,泰國56家銀行倒閉、泰銖貶值60%、股市縮水70%,泰國經濟遭受重創,整整10年都緩不過來。

3

說來就來,說走就走的熱錢,是不是很像那些倏忽而來,倏忽而去的「特種兵式」人流?

人流突然而至,接待能力跟不上,看著錢誰不想賺,上馬燒烤店,上馬各種設備,上馬這個上馬那個?沒錢怎麼辦?貸款!

燒烤熱火的時候,銀行助燃開店熱情,看報道,銀行對新增店鋪功不可沒。

比如某銀行推出了針對燒烤行業的「金爐惠享貸」產品,專項支持從事燒烤業務的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額度可達20萬元至50萬元,利率低至4.0%,通常三天左右即可放款。

另外一個銀行也推出了針對小型微型企業的「淄滋貸」產品,單戶最高可貸100萬元。

不僅中小銀行發力「燒烤貸」,國有大行也入局其中。針對燒烤類的餐飲經營業戶,燒烤器具、食材等產業鏈企業及個體工商戶,某大行也推出了「金爐」極速貸業務,金額最高可達500萬元,利率最低可至3.65%(一年期)。

這些貸款屬於個人經營貸和小微企業貸,特點是以純信用貸款為主,無需擔保,貸款手續簡單,放款速度快,部分可線上操作。

拿到錢去採購小餅機,採購燒烤爐,給上游傳達出了市場需求很大的信號,結果就是現在轉讓店鋪,賤賣機器...

我不關心別的,只關心金融安全:

那些錢還能按時按點還嗎?
沒有抵押能還得上嗎,還不上的話借款人上不上徵信?
徵信規模有多大,這種沒有抵押物的信用貸款,對銀行不是風險嗎?
銀行的風險,不就是全體儲戶老百姓的風險嗎?
銀行的風控做到位了嗎?有沒有判斷一下,這種生意能火多久?

熱度這個東西,地方政府可以蹭,網紅可以蹭,老百姓更可以蹭,但你要是投資者或銀行,就一定得冷靜冷靜再冷靜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598e64b5d19ad2b46d6b563b3ceb3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