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酒雜談
人心惡,最難測,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對父母意見頗多的孩子卻大有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與父母漸行漸遠的過程,大多時候,父母都扮演著被索取的角色,不止孩子小的時候,甚至長大以後還惦記著父母的積攢一輩子的養老財產。
只是很多人都不明白一個道理,不是給孩子的越多就對孩子越好,相反,一直不求回報的付出只會養成不斷索取的性格,這樣的性格在任何關係中都是自私的,隨著年齡的成長,讓孩子自立自強,有能力面對以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挫折和挑戰才是給孩子最堅硬的武器。
01
劉明和妻子感情一直很不錯,但是因為母親的關係,兩人離了婚,妻子帶著女兒搬回了娘家,只剩下劉明孤家寡人般地生活,可即便這樣,母親強硬的態度也沒有絲毫改變,執意要將劉明從他住了四十多年的房子裡趕出去,說起這些,劉明有些哽咽。
他說:「我在這裡住了好多年,結婚都在這裡,現在我媽要回來,要把我趕出去,我前妻不願意就跟我離婚了呀,她的意思就是結婚的時候就有房子住,現在為啥要把我攆出去?」
母親一直都是跟著大哥一起生活,突然的決定把他逼到走投無路的地步,他不知道母親為何會這樣對待自己,隨後在他的帶領下,一行人來到他的哥哥劉華的家。
聽完劉明的哭訴,母親張女士面無表情,只是淡淡地說:「那是我的房子,我需要回去住。」
張女士表示那套房子原本就是她的,幾年前因為要幫大兒子照顧孩子,她才搬到大兒子家居住,如今年紀大了,因為大兒子家的樓層比較高,她還是想回到自己的那套老房子裡居住,沒想到小兒子劉明並不情願。
劉華也證實了母親的說法,認為那套房子本來就是母親的,回去住也理所當然他說:「我家這邊沒電梯,她年歲大了上下樓不方便,我媽的意思是弟弟的新房子已經下來裝修好了,讓他去新房子裡去住。」
可面對母親和哥哥的說法,劉明卻表示新房子雖然裝修好了,但是目前根本沒法住人,這也是他不想搬走的原因。
調解員認為擔心新房裝修之後有甲醛確實合理,但是正常情況下通風半年基本就可以了,並不一定要等三年五年以後才能住,之前母親讓他和哥哥都在老房子裡結婚主要也是因為當年的經濟條件不允許,現在兄弟倆都有了自己的實力買了新房,老房子理應讓老母親用來養老。
張女士無奈地表示劉明其實並不這麼想,她曾因為此事與小兒子商討過多次,但始終都沒有達成一致。
張女士說:「我跟他說你哥買了房子都出去了,你也有房子都出去吧,我自己住自己的房子,結果他說我要逼死他,就是不想讓我回去住,我被他氣得話都說不出來。」
曾經她也試圖跟著劉明一起居住過,但是因為兩代人的生活習慣不同鬧過很多不愉快,她不想再遇到類似的麻煩,而且現在自己身體健康也不想麻煩孩子,所以想一個人居住,可她這樣的想法卻讓劉明極度不滿。
聽到母親這樣說,劉明趕緊解釋說:「我也沒說啥,我媽可以回去住,但是她不能趕我走啊!我沒有房子住啊,新房是前妻單位分的房子,人家的房子,錢也全部都是她拿的,我也沒有出過啥錢啊!」
可劉明這樣的解釋調解員一點也不認可,劉明與妻子結婚18年,買房子時即便是妻子出的錢用的也是夫妻共同財產,即便離婚也不可能說跟新房毫無關係。
劉明卻表示妻子買房子的時候他手裡根本沒錢,而且他與妻子協議離婚的時候就說過,房子是妻子付錢買的,跟他沒有任何關係,因為前妻買房子借的有高利貸。
可劉明這樣的說法,遭到了大嫂的反駁,她直言當初弟弟弟媳買房子的時候她們生活也很困難,當時她一個月工資才三百塊錢,聽說弟弟要買房子沒錢弟媳鬧著要離婚,她把省吃儉用積攢的兩萬塊錢立馬借給了他。
劉明的大嫂說:「他買房是大事兒,我能幫他就幫他,買房子的時候他們鬧離婚,現在婆婆想要回去住又要鬧離婚,光拿離婚當擋箭牌,平常他們的感情非常好,但是只要一到有事兒倆人商量著就要離婚。」
劉明並沒有理會大嫂的一番話,他一再表示妻子已經離開了他,再多說什麼也無濟於事,因為母親鬧得這事兒,讓他剩下孤家寡人一個。
張女士無奈地說:「你們要離婚與我無關啊,你弟兄倆都已經成家,各管各的家庭。」她也懷疑小兒子兒媳是拿離婚來嚇唬他們,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獨占那套房子。
02
聽到嫂子和母親這樣說,劉明也直接說出了心裡一直想說的話,他說:「我媽的房子她可以住,畢竟這個房子當初我們說過的,我媽百年之後,這房子我們平分,我現在是這樣想的,能不能把這事兒提前解決了,看能不能把我媽的房子作成錢,我給我哥拿13萬,這房子歸我,要麼我哥給我拿13萬,房子歸我哥,他想咋處理就咋處理。」說著劉明再次哭了起來。
他一再表示這是父親在世的時候跟他們哥倆說的,這套70多平方的老房子等到母親百年之後歸他們兄弟共同所有,現在因為他手頭比較緊,買新房又借了一部分高利貸,他想把房子提前分了。
聽到弟弟終於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劉華有些無奈,他表示從弟弟打算買新房子起就打起了老房子的算盤,一直到現在終於還是說了出來。
劉華說:「我父親說的是等母親去世以後,現在談分錢,以後母親生病了需要用錢咋弄?」
聽出了哥哥的擔憂,劉明趕緊表示可以讓調解員作證,以後他絕對好好贍養母親,需要用錢了他也不會推諉。
可劉華打斷了弟弟的話,他說:「我不想讓做這個證,因為父親生病在醫院急著用錢,他說他媳婦懷孕了,就說了倆字沒錢。」
而張女士也不同意劉明的想法,她也說:「我不同意,給我分了,我沒法辦了,他們現在分了,我住哪兒?到時候他們都不管我了誰管我?」
張女士表示雖然這麼多年她不管是幫著老大家看孩子還是幫老二家看孩子的時候都沒有開口問過他們要生活費,老伴在世的時候也是老兩口自己想辦法掙生活費,她沒有跟兒子要過一分錢。
她哽咽地表示這套房子就是她的全部,在她有生之年不想過早地處理掉,看到母親和大哥的態度一致,劉明非常惱火。
他顯得十分不甘地沖母親吼道:「這個辦法在你們那行不通,那我打消了不就行了嗎?」
而調解員認為這件事根本不怨母親和大哥不通情理,劉明有這樣的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在他跟哥哥商量分房子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把房屋的主人,也就是根本沒有把自己的母親當回事兒,況且母親的身體看上去非常好,兒子說這樣的話對母親來說就是大不敬,作為兒子最應該做的就是讓母親放寬心,好好過接下來的生活。
可無論調解員怎樣勸說,劉明依舊不服氣,他直言那套房子早晚都是他們兄弟倆的,早分晚分都是分,他這樣的態度激起了在場所有人的憤怒。
調解員說:「作為一個男人,你要解決事情不要只顧眼前,有困難先靠自己,房子是你母親的,你四十多歲了啃老啃的有點理所當然,按照你的方案,即便是把你母親的房子賣了也只能解決眼前的困境,而且還嚴重傷害了你和母親的感情。」
看到兒子這樣的態度,張女士也表示她絕不讓步,她知道劉明一直在打這套房子的主意,所以無論如何她都不會再讓小兒子繼續在這套房子裡居住,兒子已經把房子看得比老母親更重要。
調解員也感覺到自始至終劉明開口閉口都是房子,絲毫感受不到一點對母親和哥哥的親情,也許是現實中的困難讓他認為處理這件事兒的方法只有賣房子,如果劉明能換個角度看問題也許就不會再鑽牛角尖。
調解員對哥倆說:「你們已經成家立業,有各自的家庭,哥哥能和母親站在一起思考問題,而劉華因為面臨一些個人無法解決的障礙無法同家人一起以同樣的疑慮看待問題,所以才導致他解決問題的方式讓母親和哥哥不能接受......」
話還沒有說完,劉明轉身哭了起來,他表示剛才的話讓他想到了自己眼下的困難,他其實很希望母親和哥哥能像調解員這樣理解自己,可惜他們卻一點都理解不了。
看到弟弟這樣說,劉華也表示雖然有時候他對劉明有些失望,但是畢竟是親兄弟,關鍵時刻他也不會見死不救,如果有需要可以向他開口,只是母親現在只剩下這套房子,雖然都能理解弟弟的難處,但是不應該動的東西就是不能動。
聽完哥哥的一番話,劉明痛哭失聲,安撫好情緒他也終於妥協,表示此時他感覺親情比什麼都重要,對於母親的這套房子他也不再糾結。
他說:「我啥也不想了,讓我住我就住,不讓我住我就搬出去租房子,這個能力我還是有的。」
看到兒子態度的轉變,張女士沉默片刻也表示她可以讓兒子在老房子裡繼續住到新房能入住,畢竟是自己的親兒子,她又怎會不心疼呢?
劉明也保證接下來的日子他會像大哥大嫂一樣孝敬母親,讓母親有個快樂的晚年!
人心不足蛇吞象,有多大能力辦多大的事兒,很多人只要參加工作再向父母開口要錢都感到心中有愧,但對於習慣了索取的人來說,只嫌父母給的太少,可俗話說好兒不吃分家飯,好女不穿嫁時衣,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到什麼時候都要靠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獲得,這種硬啃老的方式,只能讓自己陷入更貪婪的深淵,也會讓別人更加瞧不起。
況且正值年輕力壯,一對正常夫妻剛結婚時,條件一般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一直生活都不見起色,或者負債越來越多只能說能力配不上野心,不管是懶惰還是其他,終究是自己把生活過成了泥潭,也怨不得別人,到什麼時候,別人能幫的都是一時的,讓自己強大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我是小酒雜談,每天分享不一樣的人生故事,喜歡就關注我吧!
您覺得劉明逼迫母親的方式可取嗎?如果真遇到難關需要父母幫助,您會將困難轉嫁給父母嗎?
圖片及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