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片是辣椒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並形成產量和品質的關鍵器官,保護好葉片對辣椒的安全生產具有至關重要作用,但是在生產過程中常出現葉片發黃現象,辣椒葉片發黃導致的結果是光合效率降低,繼而造成辣椒生長延緩和栽培效益減低。在栽培過程中,保護好辣椒葉片功能,農民朋友獲得高產優質栽培才有保障,辣椒葉片發黃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個:
1、土壤水分含量不適宜
水分是辣椒植株體內礦物元素、有機物質進行運輸轉移的載體,並參與各種有機物質的合成。土壤乾旱的條件下,根系對水分的運輸能力會逐漸下降,當根系吸收運輸的水分量小於葉片蒸騰作用揮發掉的水分時,葉片就會萎蔫,如果持續時間過長,乾旱持續加重,就會使葉片的生理功能喪失,葉綠體發生分解而發黃,乾旱發黃的葉片一般從底部老葉開始。
辣椒根群較小,要發揮良好的吸收運輸功能需要較好的土壤透氣性來確保對水分的吸收活力與效率,而且只有在良好的透氣條件下辣椒生理功能較活躍的新根才會大量生髮,如果在大水漫灌或降雨後造成土壤積水,並且持續3天以上,根系的呼吸作用就會受到嚴重抑制而導致生理失調,並造成對水分的和礦物營養的吸收能力下降,葉片最先會表現萎蔫下垂,持續時間加長就會變黃並凋落。
解決辦法:首先,排水是重中之重。其次,及時劃破地膜,使濕度儘快降至最低。最後,畝噴施0.01%芸苔素內酯20克+磷酸二氫鉀100克+25%吡唑嘧菌酯20毫升+10%苯醚甲環唑30克或0.
01%芸苔素內酯20毫升+磷酸二氫鉀100克+11%精甲咯菌腈嘧菌酯20毫升,兌水30公斤進行均勻噴霧。
2、肥料供應不適宜。
辣椒完成整個生育周期必須的營養元素有16種,這些營養元素主要靠有機肥和化肥來供給,適量的追施肥料是辣椒豐產豐收的重要保障,但是在肥料供應不足的時候就會出現有缺素症狀,並造成葉片發黃,比如:缺氮肥葉片會整體行顏色變淺發黃、缺缺鉀時會從葉片邊緣開始發黃、缺鎂時在葉片中心位置開始發黃、在缺鐵時則表現為葉脈青綠而葉脈之間的葉肉褪綠髮黃。
在施用未腐熟有機肥或施肥量過大時也會出現黃葉。未腐熟有機肥在施入土壤後會繼續發酵放熱造成燒根並引起葉片發黃,同時發酵過程中會吸收根系周圍的氮肥,也會造成缺氮而葉片發黃;如果施用的化肥單次施用量過大或施肥過於集中而不夠均勻,也會造成土壤溶液濃度過大而造成燒苗並引起根系生理異常,繼而造成黃葉。
解決辦法:中微量元素可在種植辣椒前,可隨大量元素肥一起進行田間撒施,生長期發病可葉片噴霧中微量元素螯合肥,當辣椒植株出現缺氮現象時,要在雨前撒施高氮低磷復合肥,或撒施後澆水。
3、藥害或病害
在病害防治過程中,農民朋友常常為了快速減小而加大施藥濃度,在噴施葉片肥的時候也常為了增強效果而加大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的濃度,高濃度的藥液或葉面肥液體會對葉肉細胞造成傷害並造成生理功能異常甚至喪失,繼而導致葉片發黃。
辣椒病害較多,在發生黃萎病等病害時,病原菌會通過吸收葉片上的營養物質來維持自身的生存並侵染分裂擴繁,如果不能有效防治,就會造成葉片生理功能被破壞繼而引起葉片發黃。
解決方案:提前預防刺吸式害蟲危害,同時每畝噴施50%氯溴異氰尿酸100克+8%寧南黴素100毫升兌水30公斤進行均勻噴霧,發病初期,用藥1-2次即可解決問題。
辣椒斑點落葉病通常由多種病害單獨或混發導致,如辣椒白星病、葉枯病、葉斑病及早疫病等。
解決方案:畝用52%氯溴異氰尿酸40克+10%苯醚甲環唑40克兌水30公斤進行噴霧。
4、溫度不適宜
低溫會引起葉片發黃,因為在低溫條件下葉片中的葉綠色會轉變為葉黃素而使葉片發黃,這種狀況一般發生在早春或晚秋。高溫同樣會造成葉片發黃,主要是因為高溫條件下葉片的蒸騰作用加劇,對水肥的散失速度加快,當根系吸收運輸的水分不足以彌補蒸騰作用揮發掉的水分時,葉片首先表現為發生翻卷,持續下去就會在葉片中間部位逐漸褪綠髮黃,繼而擴展至整個葉片發黃甚至凋落,同時高溫會加速葉綠素的分解也會造成葉片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