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制霸」春節檔,憑什麼獲得口碑票房雙豐收?

2023-01-25     電影生活

原標題:《流浪地球2》「制霸」春節檔,憑什麼獲得口碑票房雙豐收?

《流浪地球2》是今年春節檔最受關注的電影,它也不負眾望獲得了極佳的票房成績,口碑更是春節檔第一,豆瓣評分穩定在8.3分。這幾天《流浪地球2》更是吸引了一眾「球迷」,為「小破球」加油助威,甚至來到郭帆導演的微博下催更《流浪地球3》。

在強敵環伺的春節檔,頂著第一部電影的沉重的包袱與光環,《流浪地球2》能收穫如此成功實屬不易,如果僅僅以科幻片、特效來解釋是沒有說服力的,《流浪地球2》切中了每個中國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是一部有著中國人浪漫,有著中國人情感的情感的科幻片。

那麼《流浪地球2》成功的秘密是什麼呢?

一、震撼又催淚,以情動人的科幻片

《流浪地球2》是一部「硬科幻」作品,但很多觀眾看完後覺得很「軟」,大受震撼的同時也熱淚盈眶,感覺很好哭。《流浪地球2》就是一部軟硬兼備的作品,以科幻搭台情感唱戲。

在《流浪地球》的未來世界,太陽極速老化,地球將踏上流浪之路,寄託中國人相思之情的月亮將要解體,山川湖海,風雨霧電,時間、故鄉一切都在變,但唯一不變的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是太空電梯即將崩塌,在急速下墜的失重狀態下,劉培強的玫瑰散落一地,他還拿出戒指向韓朵朵求愛,這是愛情。

是圖恆宇超越生與死的執念,運用數字生命讓女兒「永生」,只為讓女兒叫一次爸爸,再一次回到女兒的房間,這是親情。

或是為了拯救地球,全球的太空人慷慨宣誓,50歲以上隊員集體赴死,只為素未謀面之人的生命,這是超越一切的人間大義。

凡此種種成為影片最戳中你的淚點,這不是科幻,而是質樸的人間真情。當然,我們必須提及李雪健飾演的周喆直,一身筆挺的中山裝,滿頭白髮,面容慈祥又堅定,有著歲月的滄桑又不怒自威,周喆直是無數中國外交官的縮影,通過他的運籌帷幄,道出了中國人的世界視野。

以人為本,堅持不放棄每一個人類,團結互助,化解分歧實現世界大同,共同挺進人類的新家園,這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自然受到無視、打壓,我們面對的是一套弱肉強食的殖民話語,這與我們當今的處境何其相似,而看著電影的觀眾也會對片中人物的處境產生共情。

正如片中馬兆的一句話「沒有人類的文明毫無價值」,從個人到國家,《流浪地球2》沒有口號式的宣講,刻板化的描繪,以科幻為基底,但不放棄對「人」的深情,成就了一部擁有博大情懷的科幻片。

二、小破球必須二刷!「小破球」的野心真的太大了!

《流浪地球2》好像有一種魔力,不斷吸引觀眾二刷、三刷,而在《流浪地球》沒入坑現在才上車的觀眾,也會趕緊回去補票。

《流浪地球2》是「前傳」,意味著第一部建立的故事框架要推倒重來,但也承擔著承接第一部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充實科幻世界觀,為第三部做鋪墊。因此《流浪地球2》達到了173分鐘的時長,細節、信息量極其龐大,需要二刷、三刷。

《流浪地球》中劉培強是一個對孩子充滿愧疚的父親,對人類有著責任感的絡腮鬍子的大叔,《流浪地球2》則展現了劉培強的轉變,從一個中二青年,成為一個父親,一個丈夫,解開他拋開家人流浪太空的秘密,也會找到絡腮鬍的由來。

劉培強的角色變得更加豐滿,如果你再回首《流浪地球》你會對這位父親更加理解,最後毅然赴死,點燃木星的名場面也變得更加壯烈。你也會理解《流浪地球》中劉啟對父親的怨恨,解釋了父子間這種微妙的情感。

在看《流浪地球》時有不少觀眾對moss這個人工智慧十分不解,但看了《流浪地球2》才細思極恐, moss是《流浪地球2》的550w,而從片尾的彩蛋我們得知,從炸太空電梯,到月球危機,再到第一部中的木星危機,都是由它策劃的,moss才是貫穿兩部作品的大反派,也許也是未來第三部要面對的真正對手,原來是在下一盤大棋啊!

《流浪地球2》讓「流浪地球」的世界設定更為完善,將「流浪地球計劃」的前身「移山計劃」和盤托出,暗線則有「數字生命計劃」為《流浪地球3》做出鋪墊,也解答了《流浪地球》的諸多疑問。在彩蛋中提到了「四次危機」,而2078年太陽氦閃危機相信會是《流浪地球3》的主要故事,終於要拍太陽啦!想想都興奮。

《流浪地球2》還致敬了吳孟達,在劉培強和韓朵朵的婚禮上《流浪地球2》用CG技術還原了達叔的形象,看過第一部的觀眾相信會瞬間淚目,片尾的那行:謹以此片獻給吳孟達先生,所有情感都在這一句話中了。

三、中國科幻又進一步,《流浪地球2》不止好一點點

在《流浪地球》上映後郭帆導演就坦言《流浪地球》落後美國25年,這當然是自謙但的確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差距。中國科幻電影起步晚,基礎弱,中國觀眾習慣了好萊塢的科幻大片對中國科幻片的要求也在提高。

郭帆在《流浪地球2》要做的不僅是提升,更是追趕,他曾說想在《流浪地球2》追趕上好萊塢的差距,從最後的成片來看,它真的做到了。

《流浪地球2》比第一部好的真不是一點點,《流浪地球》重特效,但有大量的室內場景,包括地下城和太空艙,但到了《流浪地球2》基本處處都是特效,從地球上山洪、隕石、冰凍的各種特效場面,到視效炸裂的空戰場面,太空電梯,還有深空的月球場景,水下場景,一幀一畫幾乎都是特效完成,這不僅比《流浪地球》好,甚至許多好萊塢A級製作都做不到。

特效場面可以天馬行空,但對於科幻片來說,堅實的科學基礎往往更加重要,主創沙溢就形容「本以為科幻片有很多特效,沒想到許多東西都是真實的,包括機器人」。電影也聘請了眾多科學家為電影提供堅實的科學證明,上映前還專門組織了一場主創對話中科院院士的發布會,片中的所有情節幾乎都能得到科學的驗證。

在上映前,許多網友發現了預告片里的不合理之處,在微博上指出,郭帆導演看到了立刻在原片中修改不少網友對此稱讚道:「有這種態度才會有好電影」。

如果想深入了解《流浪地球2》的細節,可以到它的官微瞅瞅,裡面各種模型、機器人、外骨骼、機動裝置、運輸車輛會讓你應接不暇,電影中一閃而過的鏡頭都有凝結著創作者的心血,這才是科幻電影!《球2》比《球1》就是強在無數的細節,這些細節組成了新的科幻觀,組成了一個世界。

這不由的讓我想到了,詹姆斯·卡梅隆締造的《阿凡達》中「潘多拉星球」,為了拍攝電影卡梅隆創造了一個世界,構建起潘多拉星球的生態系統,每一株植物,每一個動物,每一片雲彩,星球上所有地形都重新創造,甚至還創作了一種阿凡達的語言。正因為創造了一個世界,他才有如此野心規劃出六部曲的宏大故事。

在我看來,《流浪地球2》不僅是一部電影更傳達了中國人的價值觀,構建了中國人的科幻世界,在「流浪地球」的世界中有無數可能性,不僅是一部電影那麼簡單,未來會有《球3》《球4》,甚至會有外傳,或許會成為《星球大戰》那樣的世界。

《流浪地球》播種下的科幻種子,如今已開花結果,《流浪地球2》的成功定能激勵一代電影人,繼續向著未知的領域探索,創造中國人的科幻世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32e849d7a82e8251fd9a65aaa4c78b94.html